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3ce彩妆官网中文官网 彩妝品牌「3CE」遭域名擅用,挑戰與機遇並行
彩妝品牌「3CE」遭域名擅用,挑戰與機遇並行 近日,「3CE」商標所有權人萊雅公司(L‵OREAL SOCIETE ANONYME)以侵犯其商標權為由,將域名註冊機構北京新網數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訴至法
彩妝品牌「3CE」遭域名擅用,挑戰與機遇並行

近日,「3CE」商標所有權人萊雅公司(L‵OREAL SOCIETE ANONYME)以侵犯其商標權為由,將域名註冊機構北京新網數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訴至法院,要求北京新網數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向其書面披露「3ce.cc」域名註冊人主體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名稱、證件號碼、地址、聯繫方式等)。
原告萊雅公司認為,該網站展示推廣的產品多為化妝品,爭議域名3ce.cc的主要識別部分「3CE」及其解析網站的商戶突出使用「3CE」標識,已經構成相同或類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標,足以造成相關公眾的誤認,構成對3CE商標權的侵權。目前,海淀法院已受理此案。
從「3ce.cc」到「3 CONCEPT EYES」
工信部域名信息備案管理系統顯示,「3ce.cc」域名的主辦單位名稱顯示為「武漢蘭達化妝品有限公司」,審核通過時間是2019年12月23日。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武漢蘭達化妝品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為吳麗莉,其又是上海芬嵐化妝品有限公司的股東。
而爭議域名3ce.cc頁面上的「廣州玫柯菲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與武漢蘭達化妝品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上海芬嵐化妝品有限公司的股東之一名字一致。
經查詢,武漢蘭達化妝品有限公司和吳麗莉名下有多件「3 CONCEPT EYES」註冊商標。最早的一件第10724305號商標申請於2012年4月5日,授權於2013年6月14日。正是這個商標的註冊,引發了一系列「3 CONCEPT EYES」商標之戰。也正是這個商標的註冊,才誕生了「3CE」商標。
從「3 CONCEPT EYES」到「3 CE」
3CE創始人金素熙於2004年在韓國創立了自己的服裝品牌「STYLENANDA」,2009年創立了彩妝品牌「3 CE」。確切地說,那時候的彩妝品牌的logo並不是「3 CE」而是「3 CONCEPT EYES」
2012年,吳麗莉搶先在中國註冊了「3 CONCEPT EYES」商標,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第10724305號註冊商標。這個商標無論是文字還是設計都與金素熙的「3 CONCEPT EYES」如出一轍。
無奈之下,金素熙重新設計並在2012年4月26日申請註冊了帶有三角形的3CE商標,兩標前後的申請日僅相差21天。
2015年,金素熙又相繼申請註冊了多件「3CE STYLENANDA」、「3CE 三熹玉」等3CE系列商標,並統一更換了全球品牌logo,還以「3CE 三熹玉」品牌入駐到中國絲芙蘭。
2018年,萊雅公司收購了金素熙旗下的3CE系列商標,成為3CE系列商標的新權利人。
2019年1月11日,韓國STYLENANDA 3CE中國官方微信發布消息稱,3CE正式登陸中國。3CE天貓唯一官方旗艦店也正式開業,並在北京三里屯開了國內首家旗艦店。
也就是說,2019年以前在國內多家商場看到的3 CONCEPT EYES專櫃是地地道道的本土品牌。所以,除了多年的商標之爭外,兩個品牌的經營者毫無關聯,相信多數消費者仍然混淆不清。
由於錯失在先註冊的時機,儘管「3 CONCEPT EYES」的原創始人多次採取法律手段,但最終仍未拿回自己的商標。這次,武漢蘭達化妝品有限公司又搶先一步將「3CE」註冊為域名,萊雅公司能否以3CE系列商標的商標權為武器打一場勝仗?
關於「域名」與「商標權」衝突
基於原告萊雅公司的訴訟請求,爭議域名3ce.cc是否構成對3CE商標權的侵權將成為本案的爭議焦點。
目前,我國法院在認定域名註冊或使用行為是否構成商標侵權適用的主要法律依據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三款之規定,即「將與他人註冊商標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註冊為域名,並且通過該域名進行相關商品交易的電子商務,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的行為屬於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商標法》(2019)第五十七條第(七)項)規定的給他人註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
根據上述《商標侵權司法解釋》,判斷域名是否侵犯商標權需要同時滿足以下三個要件:1.域名與他人註冊商標的文字是否構成相同/相似;2. 是否有通過該域名進行相關商品交易的電子商務;3. 是否引起公眾混淆誤認。
在海瀾之家服飾有限公司訴東營區海瀾賓館侵害商標權糾紛案二審中,山東省高院援引《商標侵權司法解釋》第一條第三款之規定,認為在涉案hlan網站,「hlan」並非作為商標使用,系作為域名使用,在涉案網站上也沒有使用「hlan」進行推廣宣傳的情形;其次,海瀾服飾公司未能提交證據證明hlan域名註冊人是被上訴人,也未對涉案網站不能顯示是東營區海瀾賓館通過涉案域名進行電子商務提出異議,因此,海瀾服飾公司主張東營區海瀾賓館註冊使用涉案域名侵害其對涉案HLAN商標享有的商標權的主張不能成立。
除了上述《商標法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域名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也做了相應規定,但調整對象更加寬泛。根據《網路域名司法解釋》第四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域名糾紛案件,對符合以下各項條件的,應當認定被告註冊、使用域名等行為構成侵權或者不正當競爭:(一)原告請求保護的民事權益合法有效;(二)被告域名或其主要部分構成對原告馳名商標的複製、模仿、翻譯或音譯;或者與原告的註冊商標、域名等相同或近似,足以造成相關公眾的誤認;(三)被告對該域名或其主要部分不享有權益,也無註冊、使用該域名的正當理由;(四)被告對該域名的註冊、使用具有惡意。」
在武漢東道廣告有限公司訴東道品牌創意集團有限公司(原北京東道形象設計製作有限責任公司)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二審中,湖北省高院援引了《網路域名司法解釋》第四條之規定,認為北京東道公司的頂級域名.NET以及武漢東道公司的頂級域名.COM均屬於廣泛使用的頂級域名,其本身並不具有作為商業標識的顯著識別性,而二級域名作為域名註冊人的網上名稱,具有商業標識意義上的可識別性。就本案而言,北京東道公司二級域名dongdao依法註冊,其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該域名與北京東道公司企業字型大小及兩個商標中文文字部分的讀音相同,且與北京東道公司兩個商標的漢語拼音部分字母相同,因此具有較強的搜索、訪問網站的指引功能,這是其一;其二,武漢東道公司註冊使用的二級域名dongdaoad只是在北京東道公司二級域名dongdao後增加了「ad」兩個字母,在整體上與北京東道公司的域名構成近似。同時,該域名主體部分「dongdao」的讀音與北京東道公司兩個商標的讀音相同,主體部分的字母與北京東道公司兩個商標中的拼音一致,此外,「ad」二字可以解讀為廣告的英文advertisement的縮寫,「dongdaoad」相應地可以識別為「東道廣告」,極易造成相關公眾的誤認;其三,如前所述,武漢東道公司使用帶有「東道」字型大小的企業名稱不合法,其使用與企業字型大小「東道」讀音基本相同的域名「dongdaoad」相應地也不具有法律依據;其四,從本案二審查明的事實來看,北京東道公司請求保護的註冊商標、企業名稱及域名的註冊時間均早於武漢東道公司註冊使用被控域名的時間,北京東道公司請求保護的商業標識均享有在先權利,並經過多年持續經營使用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在此情況下,武漢東道公司仍然註冊使用域名「dongdaoad」,且其在二審庭審中對於註冊使用該域名的原因也不能作出合理解釋。基於上述四點理由,本案可以認定,武漢東道公司對「dongdaoad」域名的主要部分即「dongdao」不享有權益,也沒有註冊使用該域名的正當理由。該公司將與北京東道公司註冊商標近似的英文註冊為域名,並通過該域名進行商業活動,容易導致相關公眾誤認,其行為屬於給他人註冊商標專用權造成損害的行為,侵害了北京東道公司的註冊商標專用權。
從這兩個案例可以看出,《商標法司法解釋》在認定域名侵犯商標權時以相關公眾的混淆可能性為判斷依據,而《網路域名司法解釋》更側重域名註冊或使用的正當性。兩個司法解釋在不同層次上為互聯網環境下的域名侵權提供了司法救濟途徑。
「3 CE」對決「3ce.cc」
回到本案,中國商標網顯示,原告萊雅公司名下有多件指定在第3類商品和第35類服務上的包含「3CE」字樣的商標,多數處於有效狀態,且均早於爭議域名註冊日。
武漢蘭達化妝品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吳麗莉名下有9件包含「3CE」字樣的商標,一部分因駁回失效,另一部分處於被異議狀態。
那麼,爭議域名「3ce.cc」與原告的3CE商標是否構成近似並引起混淆,被告是否通過該域名網站進行3CE相關產品的電子商務交易,被告對爭議域名的註冊或使用是否正當都將是本案的爭議焦點。
對於侵權賠償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域名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之規定:「人民法院認定域名註冊、使用等行為構成侵權或者不正當競爭的,可以判令被告停止侵權、註銷域名,或者依原告的請求判令由原告註冊使用該域名;給權利人造成實際損害的,可以判令被告賠償損失。」
根據《商標法》第六十三條之規定,「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商標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對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情節嚴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確定數額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確定賠償數額。 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註冊商標許可使用費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這次,享有在先註冊商標權的萊雅公司能否成功扳回一局?讓我們繼續關注法院裁判的進展。
無論是商標還是域名,其價值都是市場賦予的。搶佔先機固然重要,但一味地複製模仿,最終只會窮途末路。只有持續不斷地塑造自身品牌文化,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體驗,贏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才是知識產權布局的意義所在。
*別忘了關注我哦!
溫馨提示:
文章文字部分自創,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屬於原作者,如有任何不妥,請留言告知,將立即刪除。
很赞哦!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