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举殿试第四名叫什么 他科舉只考了第三名,皇帝閱卷:字寫這麼好,狀元歸你了
他科舉只考了第三名,皇帝閱卷:字寫這麼好,狀元歸你了 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練過字,無論是硬筆書法,還是毛筆字。但是在今天這個手機電腦盛行的時代,很多人為了方便快捷都會選擇用打字的方式進行溝通,或者是進

他科舉只考了第三名,皇帝閱卷:字寫這麼好,狀元歸你了
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練過字,無論是硬筆書法,還是毛筆字。但是在今天這個手機電腦盛行的時代,很多人為了方便快捷都會選擇用打字的方式進行溝通,或者是進行工作。雖說手機電腦都能夠打字,但是慢慢的人們就開始遺忘了漢字,甚至在近幾年裡都出現了提筆忘字的情形,有的字明明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用的也比較多,但是在書寫的時候卻是不知道該如何下筆了,更不要說練一手好字了。
所以前兩年也湧現出了幾個比較火熱的電視節目,比如河南衛視的《漢字英雄》。
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一個憑藉一手好字奪得狀元的故事,在清朝時期,考試的時候都是舉人們用毛筆寫字答卷。
有這麼一個學子,在參加科舉考試的時候,雖然他的文章寫的不如前兩名,只是得了一個第三名,但是機緣巧合,這次的試卷是由當時的皇帝親自批閱的,這下中狀元可就不簡單的看文章質量了,看的更是皇帝閱卷時的心情或者是特殊的癖好。
這個學子就是因為當時皇帝看到他試卷上的字寫的比較漂亮,所以就把這屆的狀元給了他,他就是史大成。
史大成雖然是出生在一個農民的家庭,但是這並沒有阻擋他學習的熱情,因為他的父親也是一個略懂文墨的人,所以從小耳濡目染,他從小就刻苦讀書,並且十分注重寫字的練習。
在沒有做官之前是一個比較孝順的人,無論對父親還是母親都是恭敬有加,有一次他的母親生病了,拜訪了很多名醫,吃了很多葯,都不見好轉,他就十分地著急。
由於從小就飽讀詩書,所以他就學習古人,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來給母親用來配藥,希望母親能夠很快好起來。這件事被人們知道後,傳到了當地官府,知道這件事之後,官府的人馬上就上報朝廷,並且得到了表彰和資助。
在後來清朝入關一統天下,當時的朝廷急需人才來發展社會,在得知史大成的才華之後,就多次派人請他去朝廷里做官,但是沒有想到的是,無論朝廷多麼誠心誠意的邀請,他都沒有同意。後來天下大勢逐漸趨穩,很多人開始通過科舉考試進入新的朝廷做官,史大成的父母也開始催促他,希望他能夠進入朝廷做官,無奈之下,史大成只能遵從父母的意願參加科舉考試。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史大成是前朝的遺民,在新的朝廷里是不承認他舊時的舉子的身份的,所以史大成只能再次參加鄉試,在鄉試之後,史大成憑藉自己的才華再次成功考上貢士,也成功取得了參加殿試的機會。在殿試中,主考官把他的試卷排在了第三名,呈遞給當時的順治皇帝之後,順治皇帝被他那一手漂亮的字體所折服,就把他列為了狀元,結果就是史大成取得殿試的第一名。
史大成在擔任官職的時候深受皇帝的喜愛和信任,正在他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時候,他不得不讓皇帝請假回家,因為當時他收到了家鄉父親的一封信和一幅畫像,他才得知此時的父親已經身患重病,在收到信和畫像之後,史大成是寢食難安,糾結了一段時間,最終決定回家。
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所以他決定辭去官職,回鄉盡孝。歸心似箭的他在回家的時候日夜兼程,不幸的是,在他趕回家的途中就收到了父親病逝的噩耗。對於孝順的他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以至於讓他病倒在了途中。回家後的史大成上書請求守孝三年,後來又見母親年邁,又再次上書,這次他在家便待了十年之久。
史大成能以一手漂亮的好字被皇帝看中,他是非常幸運的,在入仕之後更是憑藉自己的才華贏得了皇帝的信任,他是有實力的。作為一名官員,他上沒有愧對朝廷,下沒有辜負百姓,更難能可貴的是,他作為一個兒子,為了能夠盡孝,不惜放棄自己多年打拚的功名。放眼史大成這一生,雖說不上輝煌,但也不算庸碌,不愧當一回狀元。
很赞哦! (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