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包拯是历史当中什么死的 历史上是怎么记载包拯怎么死的

火烧 2021-11-23 12:30:37 1057
历史上是怎么记载包拯怎么死的 正史上记载是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四岁。朝廷赠他为礼部尚书,谥号为“孝肃”。但最近一些网站上刊载这样一则文章: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安徽省博物馆等单位的一项合作研究,发现

历史上是怎么记载包拯怎么死的  

正史上记载是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朝廷赠他为礼部尚书,谥号为“孝肃”。

但最近一些网站上刊载这样一则文章: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安徽省博物馆等单位的一项合作研究,发现包公遗骨中的毒性元素———汞含量比常人高,不过分析结果仍支持包公属正常死亡的结论。

由于包公为人敢于直言,不畏权贵,得罪人不少,且其墓志中有一句“上遣使赐良药”的话,让人们开始猜测包公究竟是死于中毒还是正常病故。

包公遗骨汞含量高?  一些网站上刊载文章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安徽省博物馆等单位合作,利用正负电子对撞机产生的同步辐射,对包公遗骨进行了研究,发现包公遗骨中钙、铁、汞元素比现代人骨中的含量高,而砷和铅的含量均比现代人骨中的含量低或相近。

包拯是历史当中什么死的 历史上是怎么记载包拯怎么死的

文章认为,古代的毒药主要有砒霜(砷)、朱砂(汞)等。

包公遗骨中砷含量较现代人低,可以初步排除包拯服用含砒霜药物的可能性。

至于汞含量高,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古人为保存尸体,在棺木中放入朱砂,由于朱砂对骨头的侵蚀和污染引起汞含量增高;另一种可能是包拯生前曾服用小剂量含汞的药或食品。

虽然此次研究的分析结果支持包拯属正常死亡的结论,但因其遗骨中汞含量高,让人们仍然对包公的死因产生想象和猜测。

记者就此采访了省博物馆长胡欣民和副馆长黄秀英,他们都说,在上世纪70年代时,曾委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过包公遗骨身份。

但利用正负电子对撞机产生的同步辐射对包公遗骨进行研究,他们都表示没有听说过此事。

包公究竟因何而死?  关于包公逝世的情况,包公墓志上记载:“七年(1062年)五月己未(5月12日),方视事,疾作以归。

上遣使赐良药。

辛未(5月24日),遂以不起闻。

”  从记载中可知,包公从发病到亡故仅13天,期间还服用了皇上赐予的“良药”。

由于包公生前敢于谏言,不畏权贵,执法不徇私情,受到贪官污吏的仇视,现在这样突然去世,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包公死因的怀疑,即包公究竟是病死?还是被毒死的?  全程参与包公墓园发掘的合肥市包公研究会副会长、文史专家程如峰告诉记者,他此前没有听说过关于包公遗骨含毒性元素的鉴定。

他认为,包公应是因突发疾病去世,很有可能是心脏病、脑溢血、中风等疾病,来得比较突然,死亡也比较快,因为此前没有关于包公患有慢性病的记载。

另外,宋代除了岳飞,少有皇帝诛杀大臣的记载,且根据包公墓志记载,皇帝对包公非常“倚重”,“体念备至”,因此皇帝遣使赐毒药的可能性很小。

包公遗骨今安在?  1973年,有关部门对位于合肥市大兴集的包公家族墓园进行抢救式发掘时,发掘出一具楠木棺材,内有少数头骨和四肢骨。

后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并结合墓穴中的包公墓志,确定为包公遗骨。

据程如峰介绍,当年与包公遗骨同时发掘出来的其他墓穴里的遗骨,去向至今仍是个谜。

但幸运的是,为了辨别包公遗骨确切身份,考古人员将从包拯夫妇迁葬墓中挑出的34块遗骨(其中一块断裂,因此又称35块),送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之后这些遗骨又被寄回省博物馆。

后来,合肥市在包河南畔筹建新包拯墓园,其中20块遗骨被埋葬于包公墓中,其余15块仍被珍藏于省博物馆。

据省博物馆副馆长黄秀英介绍,留在省博物馆里的15块包公遗骨,得到了较好保管,如今已是文物。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