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父孙中山简历 民國建立後選首都,孫中山有很多方案,為什麼定到了南京呢?
民國建立後選首都,孫中山有很多方案,為什麼定到了南京呢? 武昌起義後,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各省紛紛響應,一時間全國各地大部分地區走向了獨立。儘管清廷還在,但對於南方革命黨來說,建立一個統一的臨時政府已經
民國建立後選首都,孫中山有很多方案,為什麼定到了南京呢?

武昌起義後,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各省紛紛響應,一時間全國各地大部分地區走向了獨立。儘管清廷還在,但對於南方革命黨來說,建立一個統一的臨時政府已經是迫在眉睫。畢竟當時形勢不容樂觀,各省一盤散沙,無力應對北方的威脅。尤其是袁世凱,手裡掌握著北洋軍,在當時這是一支非常強大的軍隊。
鑒於當時的形勢,各省代表漢口召開了會議,商討組建臨時政府的相關事宜。在會上通過了一系列決議,還決定在臨時政府成立之前,由湖北軍政府代行中央政府職權。代表會議還決定臨時政府設在南京,在南京召開大總統選舉。
但其實早在1887 年,孫中山就對中國首都的選擇有過縝密的考慮,他曾主張「一都四京」,除了首都之外還提出了四個京城,東西南北各一個。北面就是今天的北京;南方就定為廣州;西京就定為今天的重慶;東京就定為今天的南京。當然除了這個構想之外,孫中山還曾將西北的伊犁作為了首都的選擇之一。
那麼孫中山有很多方案,為什麼定到了南京呢?
在孫中山的計劃里,一都就是武漢。而武漢又是第一個起義成功的地方,意義重大。本身武漢就地處中原腹地,乃九省通衢。況且在各省代表開會的時候,就決定了臨時政府建立前,由湖北軍政府代行中央政府職權,按說定都武漢是理所當然的事。
然而客觀現實不容許,這是因為當時的武漢面臨的威脅非常大,清軍屯兵江北,虎視江南,漢陽已經失守,武昌極度吃緊。
別說首都了,就是臨時首都也不再合適了。也就在這個時候,革命黨打下了南京,長江中下游連成一片了。所以大部分代表決定定到南京。
其他的選擇,廣州以及重慶,雖然也有支持者,但在當時的環境下,確實不適合。北京更不可能,清廷還在,總不能兩個政權一個首都吧。
至於伊犁,其實這只不過是孫中山的一個夢而已,實現的可能性根本就沒有。雖然民國建立了,但不代表國家已經走上了富強,國家還受制於外國列強。
而孫中山還遠在國外,雖然他被選為了臨時大總統,但其實當時各省的都督也並非一條心,到了要分蛋糕的時候,誰不想多分一些。革命黨在辛亥革命中雖然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其實並非主力軍,也沒有多少話語權。等到孫中山回國後,已經木已成舟了。
況且當時是戰爭年代,北方的威脅還在,孫中山也正在和袁世凱議和,所以也沒有那個時間和精力去考慮國家的首都選擇問題。
總之,在當時的情況下,南京已經是擇優而定了。
很赞哦! (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