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没有好皇帝 令欧洲害怕的一位中国皇帝,他不死疆域必达欧洲,不是成吉思汗
令欧洲害怕的一位中国皇帝,他不死疆域必达欧洲,不是成吉思汗
古代欧洲与古代中国同属两个社会,中国强大时,欧洲并没象人们想象的那样强大。欧洲人对中国印象主要源于匈奴入侵、成吉思汗的西征,带给欧洲是恐惧,因为成吉思汗的屠城方式,让欧洲无法想象。其实,在欧洲人眼里,还有一人他们既怕又服的皇帝。这个皇帝的兵锋虽然没有深入欧洲,但却被欧洲人奉为神。
1
这位被欧洲奉为神的皇帝,就是建立西辽的耶律大石。耶律大石是辽末进士,辽太祖的八世孙。他在辽国为官时,正是辽国衰弱金国崛起之时。后来天祚帝跑掉后,耶律大石就在北京立耶律淳为帝,这就引起天祚帝不满。耶律大石认为辽国寿命已尽,再跟着天祚帝就是死跑一条,于是就带200多人向西逃去。
耶律大石之所以西逃,主要还是西北地区作为辽国的疆域,并没有因为金辽之争受到影响,金辽之争主要还是在燕赵及北部地区。而辽国的体制健全,边防没有皇帝指令不允许随便调动,所以这一点救了耶律大石。他一路向西获得了大量兵马,使得他的实力不强增强。
耶律大石在西北先采取休养生息的方式,等势力强大后,他采取先西后东方式,进行了帝国扩张。凡是反抗他的部落及小国,他一律用兵。契丹兵在耶律大石的带领下,又重新焕发战斗力。经过耶律大石征伐,他很快建立了一个强大西辽帝国,在众人拥护下,耶律大石登基为帝,继续为辽国续命。
2
耶律大石在巩固西辽的统治时,他并没有像成吉思汗家族那样粗放式的统治。成吉思汗攻一城屠一城,然后把蒙古人留下,也就算是统治了,但实际上留下的蒙古人并不会治理国家。
而耶律大石在征伐中,采取的是刚柔并用政策,对于反抗的他会集中兵力灭之,而对于主动投降的,他也会安抚他们。他攻下的土地,采用以夷制夷的方式统治,除了借鉴中原及辽国的统治方式外,他注重按照当地的生活方式顺势治理。那时耶律大石攻下城池后,选定一个当地人为首领,并发放一个银牌,就证明是西辽官员了。
耶律大石对西辽的民族宗教也很宽松,并不是一味采取同化政策,也放任民众信奉各类宗教。所以耶律大石的统治得到民众的拥护。当时穆斯林史学家称赞耶律大石是一位“公正的君主,正因为公正才受到人们的尊敬”,就连成吉思汗手下大臣耶律楚材看到井井有条西辽后,他对成吉思汗说:“颇尚文教,西域人至今思之”,表达了对耶律大石治理国家的敬佩。这一点成吉思汗做不到。

3
耶律大石在征伐过程中,也有过失败,但他能迅速从失败中站起并取得胜利,也正是契丹人那种不服输的精神。耶律大石在征伐中,无论突厥人还是阿拉伯人,都是他手下败军。当时阿拉伯人把耶律大石视为异教,但在与耶律大石的较量中他们才领教了耶律大石的厉害。
随着金国的壮大,耶律大石也逐渐从东征改为西征,使西辽帝国的疆域达到了里海,囊括了中亚地区,甚至与欧洲接壤。
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帝国威名也传到了欧洲,因为辽国时,“契丹”发音是中国,所以俄罗斯就一直把辽国当成中国。但西辽继续对外称“中国”,也使得欧洲对西辽有所了解。但这种了解也只限于听说而已,没有真正领略到耶律大石厉害。耶律大石西征与欧洲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时间相同。因为耶律大石宽松的宗教政策,所以欧洲把耶律大石视为基督的捍卫者。他们对耶律大石的西征既服又怕,认为耶律大石不可阻挡。
相关文章
- 明朝为什么没有好皇帝 皇帝也爱音乐:唐朝皇帝中都有哪些音乐发烧友?
- 唐朝历代皇帝 清朝皇帝为什么半数子女养不活?死亡率为何这么高?
-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豆瓣 15世纪中西方的转折点:明朝火器的由盛转衰
- 明朝为什么没有好皇帝 春分是個好日子:清朝皇帝在這天當一天農民下田耕種
- 朱元璋如果在明末 如果将崇祯换成朱元璋,明朝的危机能解决吗?
- 朱元璋之后都有哪些皇帝 明朝最擅长帝王之术的皇帝,不是朱元璋,更不是朱棣,而是此人
- 历史上最伟大皇帝 中国最伟大的三个皇帝,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皇帝是谁?
- 明朝的皇帝都是奇葩 历史上哪个皇帝的嗜好最奇葩?
- 唐朝历代皇帝 唐哀帝:唐朝最后一位皇帝是怎样断送唐朝的?
- 明朝为什么没有好皇帝 中国历代哪一位皇帝所建立的功绩最大?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