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什么时候出现在历史上 贵州有那些历史人物
贵州有那些历史人物
王若飞
邓恩铭
龙永图
王阳明
王若飞
永远的丰碑
王若飞:一切要为人民打算
王若飞是我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王若飞生于1896年10月,贵州安顺人。
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革命,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1922年6月参与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积极从事马列主义的宣传。
1923年4月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并转为中共党员。
1926年下半年到1927年初,参与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一、第三次武装暴动。

1927年起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农民部部长和宣传部部长。
1928年6月赴苏联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后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
1931年回国,任中共西北特委特派员,后在内蒙古包头因叛徒出卖被捕。
在长达5年零7个月的监狱生活中,他坚贞不屈。
1937年获释后,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抗战爆发后,1938年起任中共中央华中工作委员会兼中共中央华北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兼任八路军副参谋长。
1945年6月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同年8月与md、ze一起作为中共代表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
1946年1月代表中共方面出席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4月8日在由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于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
王若飞以自己的生命,实践了他“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诺言,成为共产党人学习的楷模。
邓恩铭
永远的丰碑
邓恩铭:中共一大代表
1931年4月5日,在响亮的“gcdzg万岁”口号声和悲壮的国际歌声中,一位著名的共产党人在济南纬八路英勇就义。
这位烈士便是gcdzg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邓恩铭。
邓恩铭,又名恩明,字仲尧,贵州荔波人,1901年生,水族。
1918年,倚靠在山东的亲戚资助,邓恩铭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
五四运动爆发后,邓恩铭积极参加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选为学生自治会领导人兼出版部部长,主编校报,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
1920年11月,他与王尽美等组织励新学会,介绍俄国十月革命,抨击社会现状。
1921年春,邓恩铭参与发起建立济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同年7月,邓恩铭与王尽美代表山东共产党早期组织,赴上海出席gcdzg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后回济南建立中共山东区支部,任支部委员。
1922年1月,邓恩铭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
同年底,邓恩铭赴青岛,创建党组织,先后任中共直属青岛支部书记、中共青岛市委书记。
大革命时期,邓恩铭先后领导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和青岛全市工人大罢工,组织成立青岛市各界联合会和市总工会。
1927年4月,邓恩铭赴武汉出席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回山东后,任中共山东省执行委员会书记。
大革命失败后,邓恩铭辗转山东各地,领导党组织开展斗争。
1928年12月,邓恩铭在济南被捕。
在监狱中,邓恩铭领导其他党员组织越狱斗争。
反动派对他恨之入骨,残酷地将他杀害。
姓 名:邓恩铭
性 别:男
民 族:水族
籍 贯:贵州荔波
出生年月:1901年
牺牲日期:1931年04月05日 6岁上私塾,10岁入荔泉书院读书。
1917年秋毕业后,到山东投奔当县官的二叔。
并由二叔供给进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读书。
在“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下,他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并在斗争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他在校被选为学生自治会的领导人兼出版部部长,主编校刊。
在共同的斗争中,他同省立第一师范学生王尽美结成了亲密战友。
他与王尽美组织学生抵制日货,反对卖国条约,积极参加宣传、演讲、罢课、游行等活动。
他们联络进步青年学生,组织了进步团体“励新学会”,邓恩铭被选为学会领导成员之一。
他经常在该会创办的《励新》半月刊上发表文章,揭露社会黑暗,抨击旧礼教、旧教育。
1920年底,他同王尽美发起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经常在一起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和介绍苏维埃俄国的书刊。
1921年初,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基础上成立了济南共产主义小组,邓恩铭和王尽美是小组的负责人。
1921年7月,gcdzg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邓恩铭同王尽美代表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出席了会议,与其他代表共同创建了gcdzg。
之后,在中共中央代表的帮助下,成立了中共中央直属的山东区支部。
邓恩铭在山东区支部的领导下,积极从事党的组织、宣传工作和工运工作。
1922年1月,他以中共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等一次代表大会。
是年6月,他从苏联回到山东后,一方面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一方面仍然致力于党组织的发展和山东工人运动的发动。
他的叔父发现他参加革命活动,既惊又怕,极力阻挠,要他安分守己,求取功名。
他父母在家乡给他定了亲,来信催逼他回家结婚,想以此来拖住他。
邓恩铭都拒绝了。
他在给父母的信中说:“……儿主张既定,决不更改。”表达了他在革命道路上义无反顾的崇高精神。
中学毕业后,他就坚定地当了一名职业革命家。
中共“二大”以后,遵照党中央会议精神和党组织的决定,山东党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工人运动。
邓恩铭在淄博煤矿区住了下来,亲自调查了解矿工的劳动生活状况,向工人介绍世界各国及中国各地工人运动形势,教育工人认识本阶级的力量,组织起来同资本家作斗争。
在他的领导下,矿区工人很快组织起“矿区工会淄博部”,并建立了淄博矿区第一个党支部 洪山矿区党支部,使淄博矿区的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1923年1月,日本归还青岛后,邓恩铭又被派往青岛工作。
他以东镇小学教员为公开职业,秘密进行宣传工作和组织发展工作。
年底,建立了青岛第一个党支部。
1924年春,中共青岛支部改为中共青岛市地方执行委员会,邓恩铭任书记。
他参与领导了1925年2月举行的胶济铁路全线和四方机厂的工人大罢工,充分发挥了他的组织和领导才能,使罢工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1925年8月,他调到中共山东地区委员会任书记。
同年11月,山东地区委员会机关被敌人破坏,他被捕入狱,经党组织多方营救,得以保外就医。
1926年夏,他又秘密到了青岛,主持市委工作。
1927年上半年,他到武汉向中央汇报工作,并到md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讲课,介绍山东工运,农运情况。
8月,返回山东担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
1928年12月,因叛徒告密,省委机关遭破坏,邓恩铭第二次被捕。
他在法庭上和监狱里同敌人作了英勇的斗争,并组织领导了两次越狱斗争,使部分同志得以脱险。
但他因受刑过重,体弱多病未能逃脱。
1931年4月5日,被国民党山东当局杀害于济南纬八路刑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