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关于耳的典故 忠言逆耳成语故事_成语“忠言逆耳”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火烧 2021-11-04 23:23:37 1029
忠言逆耳成语故事_成语“忠言逆耳”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忠言逆耳成语故事_成语“忠言逆耳”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释义】  逆耳:不顺耳,不中听。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忠告的话往往因不合自己

忠言逆耳成语故事_成语“忠言逆耳”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忠言逆耳成语故事_成语“忠言逆耳”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释义】

  逆耳:不顺耳,不中听。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忠告的话往往因不合自己的想法,而听不进去。

  【用法】

  用来形容规谏的话刺耳,不易被人接受。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成语故事】

关于耳的典故 忠言逆耳成语故事_成语“忠言逆耳”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占咸阳后,进秦宫察看。秦宫内宝物无数,美女如云,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新奇与满足,产生了想好好地享用这一切的念头。樊哙是刘邦的部下,他看出刘邦的心思,就问他是要做一个富豪,还是要统领天下。刘邦说:“当然是统领天下。”樊哙说:“秦宫里珍宝无数,美女众多,这些都是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请速返回灞上,千万不能留在宫中。”刘邦根本听不进樊哙所言。谋士张良知道后,对刘邦说:“秦王昏庸无道,百姓才起来造反,您才得到了这一切。您替天下百姓除掉暴君,更应该维护形象,节俭度日。现在刚到秦宫就想享乐,怎么能行呢?忠诚正直的话不顺耳,但对行动有利;好药一般都很苦,但却能治病。望主公听从樊哙之言!”刘邦心想,拥有天下之后,美女、富贵迟早都会享受得到,于是听从了樊哙、张良的劝告,马上下令封库,关上宫门,返回灞上。

  西汉名将樊哙

  樊哙,西汉开国功臣,汉高祖刘邦的心腹,以勇敢著称。樊哙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为业。他与刘邦的交往甚密,曾与萧何、曹参共同拥戴刘邦起兵反秦。待刘邦做了沛公,樊哙便做了他的随从副官,跟随刘邦征战,屡建战功,并被赐贤成君的封号,后又有多次加封。樊哙一直跟随刘邦左右,是刘邦的爱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