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食不厌精的文言文翻译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火烧 2022-12-17 17:56:55 1052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成语名字】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gt 【汉语拼音】 hí ù yà jī g,kuài ù yà xì gt 【近义词】:精挑细选、粉妆玉砌 gt 【反义词】:粗制滥造 gt 【成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不厌精的文言文翻译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成语名字】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汉语拼音】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近义词】:精挑细选、粉妆玉砌>【反义词】:粗制滥造>【成语出处】《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成语解释】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造句】一个饥饿的人,赶紧吃上一顿肉就能活命,这时候你不可能也做不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只能端上一碗颤巍巍的红烧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 孔子的一生,仅只有三年做官,晚年受到了一些礼遇,而从总的来说,他的一生仍是一个“布衣”,一个虽不“贱”却比较“贫”的人。所以就孔子的政治地位和饮食生活当属“国人”,其大部分时间的饮食仅仅只能果腹而已。孔子生活的年代,在中国饮食文化发展中虽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堪称饮食文化的奠基期,但就其烹调工具、方法、食品结构、饮食习惯和风格来看,还是低级和粗糙的。不难看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真正涵义,主要是指在做祭祀用的饮食时,应选用上好的原料,加工时要尽可能精细,这样才能达到尽“仁”尽“礼”的意愿。可见,孔子的饮食思想是与祭祀相联系的,是建立在“礼”、“仁”的崇儒重道基础之上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