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李商隐的经典诗 李商隐《富平少侯》原文及翻译赏析

火烧 2021-06-28 03:29:40 1042
李商隐《富平少侯》原文及翻译赏析 富平少侯原文: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彩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回枕玉雕锼。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富平少侯翻译及注释翻译张

李商隐《富平少侯》原文及翻译赏析  

富平少侯原文:

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彩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回枕玉雕锼。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富平少侯翻译及注释

翻译张放十三岁就世袭得了富平侯的爵位,他年幼无知,根本考虑不到局势不稳、七国叛乱、边患不断、匈奴南犯的事情。他不识金弹的贵重,把它弹落在林子里不知道收回,倒翩翩中意起井上的辘轳架来了,对它偏有几分爱惜,真无知啊。华丽的灯柱上转动着明亮的灯烛,灯烛像明珠一样交相辉映,精致美丽。精美的檀木枕刻镂精巧,像玉一样莹润精美。在侯王府的早晨,守门人不再按照常规给来客通报,因为少侯新得了一名叫莫愁的佳人,值此良辰美景,不敢打扰他。

注释1富平少侯:西汉景帝时张安世被封为富平侯,他的孙子张放十三岁就继承爵位,史称「富平少侯」。2七国:汉景帝时的七个同姓诸侯国:吴、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川。他们曾联合发动叛乱。此处用以喻指藩镇叛乱。三边:战国时期燕赵秦与匈奴接壤,后来便以燕赵秦所在地为三边,即幽州、并州、凉州。未到忧:不知道忧虑。3十三身袭富平侯:指张放十三岁就继承富平侯爵位。按:清冯浩云:「放之嗣爵,《汉书》不书其年,此云十三何据?《孔子家语》里说周成王十三岁就被立为嗣,这里可能是借指。」4不收金弹抛林外:用韩嫣事。典出《西京杂记》:韩嫣好弹,以金作弹丸,所失者日有十余。儿童闻嫣出弹,常随之拾取弹丸。5银床:井上的辘轳架,不一定用银作成。6彩树:华丽的灯柱。珠错落:环绕在华丽灯柱上的灯烛像明珠一样交相辉映。7玉雕锼(sōu搜):形容檀木枕刻镂精巧,像玉一样莹润精美。8当关:守门人。侵晨客:清早来访的客人。9莫愁:女子名,《旧唐书·音乐志》说她是洛阳石城人,善歌谣。

富平少侯鉴赏

  此诗首联:「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七国」喻藩镇割据?叛乱,「三边」指边患,「未到忧」即未知忧。指出其不知国家忧患为何物,次句再点醒「十三」袭位,这就有力地显示出童昏无知与身居尊位的尖锐矛盾。如果先说少年袭位,再说不恤国事,内容虽完全相同,却平直无奇,突现不出上述矛盾。这种着意作势的写法与作者所要突出强调的意旨密切相关。

  颔联:「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写少侯的豪侈游乐。「不收金弹」用韩嫣事,典出《西京杂记》。上句说他只求玩得尽兴,贵重的金弹可以任其抛于林外,不去拾取。可见他的豪侈。下句则又写他对放在井上未必贵重的辘轳架(即所谓「银床」,其实不一定用银作成)倒颇有几分爱惜。这就从鲜明对照中写出了他的无知。黄彻说:「二句曲尽贵公子憨态。」这确是很符合对像特点的传神描写,讽刺中流露出耐人寻味的幽默。

  颈联:「彩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回枕玉雕锼。」续写其室内陈设的华侈。「彩树」指华丽的灯柱,「绣檀」指精美的檀枕。锼,是刻镂的意思。两句意谓:华丽的灯柱上环绕着层层灯烛,像明珠交相辉耀;檀木的枕头回环镂空,就像精美的玉雕。上一联在「不收」、「却惜」之中还可以感到作者的讽刺揶揄之意,这一联则纯用客观描写,讽刺之意全寓言外。「灯」、「枕」暗渡到尾联,针线细密,不著痕迹。

  尾联:「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是说,守门人不给清晨到来的客人通报,因为少侯新得了一位佳人名叫莫愁。莫愁,传为洛阳人,嫁卢家为妇。这里特借「莫愁」的字面关合首句「未到忧」,以讽刺少侯沉湎女色,不忧国事;言外又暗讽其有愁而不知愁,势必带来更大的忧愁;今日的「莫愁」,即孕育著将来的深愁。诗人的这种思想感情倾向,不直接说出,而是自然融合在貌似不动声色的客观叙述之中,尖刻冷峭,耐人寻味。

  此诗塑造了一个荒淫奢侈、醉生梦死的贵族公子形象,把他不知内忧外患,只顾挥霍浪费,荒淫好色的丑恶行径同晚唐危机四伏的社会环境形成鲜明的对照,也暗示了让这种纨裤子弟身居高位,正是当时政治腐败的表现,是国运不振的重要根源。

  清代注家徐逢源推断此诗系借讽唐敬宗,其说颇可信。因为所讽对像如为一般贵显少年,则他们所关心的本来就是声色狗马,责备他们不忧「七国三边」之事,未免无的放矢。必须是居其位当忧而不忧的,才以「未到忧」责之。所以首句即已暗露消息,所谓少侯,实即少帝。末句以「莫愁」暗讽其终将有愁,和《陈后宫?》结句「天子正无愁」如出一辙,也暗示所讽者并非无知贵介,而是「无愁天子」一流。不过李商隐托古讽时、有特定讽刺对象的咏史诗,题目与内容往往若即若离,用事也古今驳杂,再说托古讽时之作,所托之「古」与所讽之「今」但求大体相似,不能一一相符。

李商隐的经典诗 李商隐《富平少侯》原文及翻译赏析

富平少侯创作背景

  汉张安世封富平侯,他的孙子张放幼年继承爵位。但这首诗所咏内容却不切张放行事,可见诗中的「富平少侯」不过是个假托性的人物。从诗题和首尾两联看,诗中的「富平少侯」似乎不像一般贵族少年,而可能另有具体寓托。这虽是个假托性的人物,清代注家徐逢源?根据唐敬宗?少年继位、好奢喜猎、宴游无度、尤爱纂组雕镂之物及视朝每晏等情事,和汉成帝每自称富平侯家人之事,推断此诗系借讽唐敬宗。 诗词作品:富平少侯诗词作者:【唐代李商隐诗词归类:【咏史怀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