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纯元皇后是谁 雍正的后宫真的如甄嬛传上的这么勾心斗角
雍正的后宫真的如甄嬛传上的这么勾心斗角
有过之而无不及
孝圣宪皇后即钮祜禄氏熹贵妃也就是甄嬛在电视里的原型,还珠格格里的老佛爷,她13岁入侍雍正府,名号为格格(也就是地位较低的侍妾)。
1711年(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下后来的乾隆。
1722年(雍正元年二月),册封为熹妃;1730年(雍正八年),进熹贵妃;1735年(雍正十三年)九月,弘历即位,尊封为崇庆皇太后,这是她的后宫的大致经历。
那么我们再来看其她几个在她通往太后道路上的几个对手就会发现问题了。
第一个年妃,雍正帝在藩邸时年氏为侧福晋,康熙五十四年,生皇四女。
康熙五十九年,生皇子福宜康熙六十年,生皇子福慧(即怀亲王)。
雍正元年五月,生皇子福沛她在怀皇九子福沛时,正好是康熙的大丧。
这时候举哀磕头行礼之事,数不胜数,以她怀孕之身,不免动了胎气。
导致难产,福沛生下后就死了或者就是一个死胎。
她自己的身体也是一落千丈。
雍正元年十二月,册封贵妃,雍正三年乙巳十一月,病亟,晋皇贵妃年妃死后,留下皇子福惠。
雍正对此子十分宠爱,甚过别的皇子。
雍正六年,8岁的福惠也去世了。
这是钮祜禄氏熹贵妃在通往太后之路的踢开的第一个绊脚石,其结果年妃死,他2儿子都夭折。
第二个皇后,初为侧福晋,雍正元年,册为皇后。
在掌管六宫时,和嫔妃、宫娥之间关系也很好。
这是因为那拉氏为人孝顺恭敬,无论在藩邸的年月还是被封为皇后以后,她始终如一。
她曾为雍正生下长子弘晖,长到八岁,不幸夭折了。
雍正元年,册为皇后。
九年九月己丑,崩。
这是钮祜禄氏熹贵妃在通往太后之路最大的障碍,其结果是皇后死,嫡长子夭折。
第三个是齐妃,李氏。

康熙时为藩邸侧福晋。
雍正元年封齐妃。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六月初二日子时生皇子弘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八月初七日酉时生皇二子弘昀,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二月十三日子时生皇三子弘时,但男孩中只有弘时活了下来。
但后来弘时得罪雍正,在雍正三年逐出宫廷,令为允禩之子,四年二月黜宗室,交与允裪养赡。
雍正把皇位传给皇四子宝亲王弘历,即乾隆。
命皇三子弘时自毙。
李氏却被儿子连累仅仅封为齐妃而已。
乾隆二年丁巳四月初七日薨。
其结果3个儿子2夭折1个被废,齐妃被儿子连累失宠。
(应该说齐妃虽不如年妃得宠,也不如皇后有地位,但是和熹妃相比她在王府时地位高于熹妃,儿子排序也高于弘历。
所以也是通往太后之路的一个障碍。
)
到雍正八年时,年妃以死,齐妃失宠,在后宫中除了皇后就是熹妃地位最高的情况下进封熹贵妃,到了雍正九年皇后死,她以熹贵妃身份摄六宫事物,雍正十三年乾隆即位,她当上了太后。
根据上边的介绍我们可以算一下,雍正这在王府3个侧福晋共生了6个儿子,其中5个夭折,一个被废。
那么得利的是谁呢? 自然是熹妃儿子乾隆。
在看地位高于她的雍正皇后和妃嫔,2个死,一个因儿子被废失宠。
母亲也是儿子是否得宠的一个原因。
而同时皇后的死她就成为了名正言顺的唯一的太后。
可以琢磨琢磨,是不是这里边问题很大,可见真实的雍正也不比甄嬛传里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