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围城中的区肇新 《十月围城》中的李重光里上真有其人吗
《十月围城》中的李重光里上真有其人吗
电影、电视剧都有原型,原型是李自重,原名李炳星。
1、电视剧的人物角色设定:
牛津大学留学归来的革命义士,李家二公子(其父李玉堂),因做孙中山替身命丧朝廷鹰犬铁山之手,死在阿四的黄包车上。
而后李家为瞒天过海逃避追查李玉堂只得以长相酷似儿子的车夫阿四顶替重光,开始新的生活。
2、电影的人物角色设定:
17岁,受陈少白影响极深,虽然仍有着年轻的稚嫩与天真,却拥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也因此和父亲王学圻产生矛盾。
当他毅然选择成为“保镖”之一,并被授命去执行最困难危险的任务时,他终于向所有人包括父亲证明了他真正的成长与决心。
扩展资料
李自重(1883-1971),李煌堂之哲嗣。
少时研习国学,造诣颇深,後旅日留学。
在日留学期间结识冯自由。
1901年,因听闻清政府有割让广东给法国之说法,偕冯斯欒、王崇惠、冯自由等在横滨发起广东独立协会。
1903年秋,受训於孙中山与日本武官日野熊藏在日本东京青山的革命军事学校,成为当时革命军事学校14位学生之一;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後奉孙中山命,与冯自由广泛联络港澳粤三地同志,负责入会主盟事宜:在香港,设立同盟会香港分会、设光汉学校。
在澳门,设立同盟会澳门分会,设「乐群书室」为革命活动基地;1908-1911年在广州学医。
1912年後,逐渐淡出政界,任商办广东银行副经理。
李自重办学堂注重军事体育训练
1905年奉孙总理命,李自重和冯自由从日本回国,广泛联络港澳粤三地同志,并任入会主盟事宜,在澳门以「乐群书室」为基地进行革命活动。
李自重当时为雪「东亚病夫」之耻,专门在九龙开设了一所光汉学校,教材注重军事训练,同时推进体育运动。
他当时的想法是先由学界入手,希望按步施展,然後在工商各界推广。
李自重的这一理念一经推广便受到有识之士的赞赏,「皆认为先生此举为自强自存之道」。
於是,当时有体育学校和一些组织请李自重授课,他总是有求必应。
正当办学前途一片光明时,清政府害怕生事,加之粤督也有微言,港府阻止他继续办学。
在镇南关起义时,孙中山先生乘法国邮船经香港,去越南河内时,李自重与胡毅生登轮晋见孙中山,要求参加革命,孙中山指示他们继续联络省、港、澳革命同志进行革命活动。
对李自重则指示他入博济医学院学医(即现在中山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孙先生认为革命工作也需要医学人才以担任受伤同志的救护医疗工作。
同时还指示他在广州以学医来掩护及加强与广州的革命同志联络。
那时李自重在广州的住所经常有革命同志聚集,俨如革命机关,1911年,他在博济医学院毕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重光(电视剧《十月围城》中角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自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重光(电影《十月围城》中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