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如果成功了 荆珂刺秦王的疑问:太子丹送别荆轲难免节外生枝
荆珂刺秦王的疑问:太子丹送别荆轲难免节外生枝
荆珂刺秦王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没几个人不知道。然则看到一本书,当中写古人重义轻死,并以荆珂为例,咱却突然觉得哪里不对。
于是翻看《史记》。
《刺客列传》,记曹沫、记专诸、记豫让、记聂政、记荆珂,其中以荆珂着墨着重,差不多占了篇幅的一半。足见司马迁对荆珂的重视。当然,亦有可能,是荆珂之事,距汉武时甚近,因而有很多资料可供参考,因而能写出更多细节。
但,这却是个有漏洞的故事。

不消说刺秦王乃是极机密之事,亦可从太子丹与田光的对话中看得出来。当田光告知自己已不复当年之勇,无法完成那等重任时,太子丹“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原先生勿泄也’”。所谓戒曰,就是特别叮嘱,国之大事,不要泄露。田光也是个直人,既不可泄,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肉体消失。加之又欲激将荆珂,于是自刎,如此一来,就无泄密可能了。
之后,荆珂几句话使得樊于期甘愿奉上首级;再之后,“求天下之利匕首”――这动作很大,派出去的人肯定不少,有没有派人到秦国去求呢?会不会传到秦王耳朵里呢?完全有可能。要利匕首何用?肯定不是为了佩戴好看啊,明眼人都知道是为了杀人啊――刺杀这件十分机密的事,不就出了些风声吗?
最后,他们送行之时,虽然只是太子丹以及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去了,但穿白衣戴白帽。咱不知道他们平时穿什么,但此种装扮,肯定特别。高渐离击筑,荆珂和歌,唱得是慷慨激昂。还唱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哪是正常的出使,明明就没打算回来吗――难道,秦国没有间谍在燕国吗?难道太子丹没被他们盯着吗?易水送别,他们的本意都唱出来了,秦国间谍们会不会知道?会不会快马加鞭,早将消息送回去了?
当然,从后面刺秦王的过程中,我们看不到这种猜测的证据,但我终究觉得,司马迁还是没将这个故事编圆。
相关文章
- 荆轲刺秦王如果成功了 荆轲刺秦王:督亢图穷匕首见 秦王绕殿呼且逃
- 史记 刺客列传节选 荆轲 荆轲为什么愿冒死去刺秦王?解读《史记》中的「 ”士为知己者死”
- 荆轲刺秦王如果成功了 荆轲刺秦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 荆轲再刺秦王剧本凶手 荆轲其实是个武林“水货”:刺秦王显露六大问题
- 荆轲再刺秦王剧本凶手 荆轲为何要去刺秦王:荆轲刺秦王燕王喜知情吗?
- 荆轲再刺秦王剧本凶手 荆轲那么厉害,为什么刺秦王失败了?
- 荆轲刺秦王如果成功了 荆珂刺秦王的疑问:太子丹送别荆轲难免节外生枝
- 荆轲刺秦王的小故事 历史故事荆轲刺秦王始末
- 荆轲再刺秦王剧本凶手 荆轲其实是个武林「水货」:刺秦王显露六大问题
- 荆轲刺秦王如果成功了 荆轲刺秦为何会失败 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