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全诗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南宋周紫芝《鹧鸪天》全文翻译赏析)

火烧 2022-03-28 00:23:44 1071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南宋周紫芝《鹧鸪天》全文翻译赏析)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出自南宋诗人周紫芝的《鹧鸪天》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全诗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南宋周紫芝《鹧鸪天》全文翻译赏析)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南宋周紫芝《鹧鸪天》全文翻译赏析)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出自南宋诗人周紫芝的《鹧鸪天》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赏析    孙竞称周紫芝的《竹坡词》「清丽婉曲」。这首《鹧鸪天》可以安得上这个评语。词中以今昔对比、悲喜交杂、委婉曲折而又缠绵含蓄的手法写雨夜怀人的别情。上片首两句写室内一灯荧荧,灯油将尽而灯光转为暗红,虽说是乍凉天气未寒时,但那凄清的气氛已充溢在画屏帏幕之间。这里从词人的视觉转到身上的感觉,将夜深、灯暗而又清冷的秋夜景况渲染托出。    「梧桐」二句,写出词人的听觉,点出「三更秋雨」这个特定环境;此系化用温庭筠《更漏子》下片词意:「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词直接写雨声,间接写人,这首词亦复如此。这秋夜无寐所感受到的别离之悲,以雨滴梧桐的音响来暗示,能使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感受更富感染力量。所谓「叶叶声声是别离」,与欧阳修的「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玉楼春》)异曲同工,都是借情感对声音的反应表达由此构成的心理影响。那「空阶滴到明」和「叶叶声声是别离」,同样都是为了更深入地刻绘出别离所带来的悲苦心情。    换头「调宝瑟」三句展开回忆,犹记当年两人相对而坐,伊人轻轻调弄絃索,自己则拨动着金猊炉中的香灰。两人低声唱起那首鹧鸪词,乐声悦耳,歌声赏心;这恐怕是聚首期间最难忘的一幕了。联系著这段美妙往事的纽带是这支鹧鸪词,仍然是音响,不过这是回忆中的歌声和乐曲声,并非现实中的秋雨声。下片回忆中的欢乐之音与上片离别后的凄凉雨声,构成昔欢今悲的鲜明对照,真是袅袅余音只能引起悠悠长恨了。    结末「如今」两句,是使词意转折而又深化的着力之笔。「如今」两字,由「那时」折回眼前。那时同唱小调,如今却独居西楼,唯闻风声萧萧,雨声滴滴;「不听清歌也泪垂」,以未定语气呼应上片末句,显示了词人心头的波涛起伏;自从别离以后,经常闻歌而引起怀人的伤感,记忆中的美妙歌声无时不萦回耳际,而在今夜那风雨凄凄、「万叶千声皆是恨」的情况下,即使不听清歌也就足以使人泪下而不能自止了。这里转折词意,也是为深化词意,暗示出从曲终人不见、闻歌倍怀人到不听清歌亦伤神的内心感情变化,以悬念方式道出对伊人的情之深,思之切。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