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天天想念吴宪 吴文英《江神子·送桂花吴宪时已有检详之命未赴阙》原文及翻译赏析

火烧 2021-11-17 01:40:50 1050
吴文英《江神子·送桂花吴宪时已有检详之命未赴阙》原文及翻译赏析 江神子·送桂花吴宪时已有检详之命未赴阙原文:天街如水翠尘空。建章宫。月明中。人未归来,玉树起秋风。宝粟万钉花露重,催赐带,过垂虹。夜凉沈
天天想念吴宪 吴文英《江神子·送桂花吴宪时已有检详之命未赴阙》原文及翻译赏析

吴文英《江神子·送桂花吴宪时已有检详之命未赴阙》原文及翻译赏析  

江神子·送桂花吴宪时已有检详之命未赴阙原文:

天街如水翠尘空。建章宫。月明中。人未归来,玉树起秋风。宝粟万钉花露重,催赐带,过垂虹。夜凉沈水绣帘栊。酒香浓。雾濛濛。钗列吴娃,腰褭带金虫。三十六宫蟾观冷,留不住,佩丁东。

江神子·送桂花吴宪时已有检详之命未赴阙注释

1江神子:词牌名。一作「江城子」。单调,三十五字,五平韵。结有增一字,变三言两句为七言一句者。宋人多依原曲重增一片,如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词,及《梦窗词集》中诸词,即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各八句五平韵。2吴宪:即吴潜,时在绍兴任上,词人入其幕矣,所以称潜「吴宪」。检详:官名,即枢密院检详,掌朝廷机要文书。未赴阙:是言吴潜还没有从绍兴去临安。

江神子·送桂花吴宪时已有检详之命未赴阙创作背景

  公元1249年(淳祐九年)旧历十二月,朝廷诏吴潜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并于第二年赴阙。根据词题,此词作于朝廷下诏之后,吴潜赴阙之前。

江神子·送桂花吴宪时已有检详之命未赴阙鉴赏

  「天街」三句,言京城临安的接官街道已经洒扫清净,明月掩映下的皇宫里,皇上也在等候着吴潜尽快来京任职。「天街」,即京城街道;「建章宫」,本汉宫殿名,这里泛指皇宫。「人未归来」,两句,言吴潜的人还没有抵达京城,但他能干的声名早已名闻京师。「玉树」句,「玉树」美材之喻,如《世说·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兼葭倚玉树」。又杜甫《饮中八仙歌》赞萧宗之云:「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上述是其出典处。「宝粟」三句,言用片片宝玉拼镶成的宝粟灯一盏盏高悬在宫阙前,在秋风中闪烁。皇上派使者送来官带赐给吴潜,催促他从速经水路赴京城到任。当时,吴潜正在绍兴任上。  

  「夜凉」三句,转而写送别夜宴。言秋夜沉沉,虽然凉意不断透过门帘袭向宴会中人,但是宴席正趋在高潮中,大家酒杯交觞,频频向吴大人祝贺,酒酣耳热之时,从词人的醉眼中环视四周景物,都已处在雾濛濛一片模糊之中。「钗列」两句。「腰褭」,即要褭。《汉书·武帝本纪》应劭曰:「古有骏马名要褭(音袅),赤喙黑身,一日行万五千里。」「金虫」,指金龟。据《旧唐书·舆服志》云:「三品以上龟袋以金饰,四品以银饰,五品以铜饰。」李商隐《为有》诗中有:「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即指身穿官服的夫婿。此处即是以金龟指代官服。此言酒宴上虽有成群姣娘侍立一旁侑酒助兴,但吴潜入朝用的官服与马匹都已准备妥当,随时在催促吴大人赶路。真是「世无不散之筵」也。「三十六宫」三句,承前感叹语。此处是说:皇宫肃穆壮严,现在同样都沉浸在秋夜融融的月色之中,这送别的盛宴虽情深意厚,终究留不住吴大人遵诏命身穿官服入朝为官去啊。

诗词作品:江神子·送桂花吴宪时已有检详之命未赴阙诗词作者:【宋代吴文英诗词归类:【宴饮】、【送别】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