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金骏眉历史起源于典故 沁水的传说故事典故历史

火烧 2021-08-12 13:03:43 1069
沁水的传说故事典故历史 秦汉时置端氏县。北齐时,改为永宁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称沁水县,《水经·沁水注》:“沁水又迳沁水县故城北,盖藉水以名县矣。”是沁水县以沁水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沁水县

沁水的传说故事典故历史  

秦汉时置端氏县。

北齐时,改为永宁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称沁水县,《水经·沁水注》:“沁水又迳沁水县故城北,盖藉水以名县矣。”是沁水县以沁水而得名。

新中国成立后,沁水县先后隶属于晋东南地区。

1985年晋东南地区撤销,沁水县直隶于晋城市。

著名景点 柳氏民居:位于沁水县城西南25公里处历山脚下的土沃乡西文兴村,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为河东解州镇(今运城永济县解州镇)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史称“永州司马”的柳宗元后裔的宅第。

1942年,在沁南抗日县政府领导下,西文兴

金骏眉历史起源于典故 沁水的传说故事典故历史

秦汉时置端氏县。

北齐时,改为永宁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称沁水县,《水经·沁水注》:“沁水又迳沁水县故城北,盖藉水以名县矣。”是沁水县以沁水而得名。

新中国成立后,沁水县先后隶属于晋东南地区。

1985年晋东南地区撤销,沁水县直隶于晋城市。

著名景点

柳氏民居:位于沁水县城西南25公里处历山脚下的土沃乡西文兴村,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为河东解州镇(今运城永济县解州镇)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史称“永州司马”的柳宗元后裔的宅第。

1942年,在沁南抗日县政府领导下,西文兴村的世袭柳府始变为民宅至今,故称为柳氏民居。

历山自然风景区:历山,位于山西省南端沁水、垣曲、翼城三县交界处,面积 150平方公里,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历山是华北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森林风景区,素有“五绝、十胜、百景”之称,被誉为“天然大公园”。

三都古城:“湘峪古堡”位于沁水县东南58公里处的郑村镇境内的湘峪村。

湘峪村因明朝户部尚书孙居湘(万历20年进士)、御史都堂孙可湘、四部首司孙鼎湘三兄弟同朝为官而闻名,其古堡历史上民间俗称“三都堂”。

“湘峪古堡”建成于崇祯七年(1634),至今已有374年的历史,是一座典型的防御性城堡,占地面积3.25万平方米。

郭壁古镇:位于沁水县东部的沁河西岸,古代,这里曾是沁河渡口之一。

由于村子地处滩涂戈壁,故名郭壁。

赵树理故居:位于沁水县加丰镇尉迟村。

故居内存有赵树理生前书籍、柳制箱、皮箱和生活用品等遗物。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