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形容气急败坏的成语 气急败坏
气急败坏 【成语名字】气急败坏 gt 【汉语拼音】qì jí ài huài gt 【成语解释】 gt 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的样子。形容十分慌张的样子。语或出《水浒传.第五回》。后亦用“气急败坏”形

气急败坏
【成语名字】气急败坏>【汉语拼音】qì jí bài huài>【成语解释】> 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的样子。形容十分慌张的样子。语或出《水浒传.第五回》。后亦用“气急败坏”形容恼怒的样子。>【成语典故】> 《水浒传.第五回》> 且说这桃花山大头领坐在寨里,正欲差人下山来探听做女婿的二头领如何,只见数个小喽啰,气急败坏,走到山寨里叫道:“苦也!苦也!”大头领连忙问道:“有甚么事慌做一团?”小喽啰道:“二哥哥吃打坏了。”大头领大惊,正问备细,只见报道:“二哥哥来了。”大头领看时,只见二头领红巾也没了,身上绿袍扯得粉碎。下得马,倒在厅前,口里说道:“哥哥救我一救!”大头领问道:“怎么来?”二头领道:“兄弟下得山,到他庄上,入进房里去。尀耐那老驴把女儿藏过了,却教一个胖和尚躲在他女儿床上。我却不堤防,揭起帐子摸一摸,吃那厮揪住,一顿拳头脚尖,打得一身伤损。那厮见众人入来救应,放了手,提起禅杖,打将出去。因此我得脱了身,拾得性命。哥哥与我做主报仇。”大头领道:“原来恁地。你去房中将息,我与你去拏那贼秃来。”喝叫左右:“快备我的马来。众小喽啰都去。”大头领上了马,绰鎗在手,尽数引了小喽啰,一齐纳喊下山去了。>【成语注解】> 1、寨:盗寇聚集的地方。> 2、小喽啰:强盗的部下。>【成语出处】> 1、《水浒传.第五回》:“只见数个小喽啰,气急败坏,走到山寨里叫道:『苦也!苦也!』”(源)> 2、《水浒传.第六七回》:“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众人看时,却是金毛犬叚景住。”> 3、《精忠岳传.第七一回》:“正在盼望,忽见那些逃回军士,气急败坏,跑回营来。”>【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形容恼怒的样子。> 使用类别 用在“激愤恼怒”的表述上。>【气急败坏造句】 > 1、他气急败坏,一进门就摔东西出气。> 2、看他那气急败坏的样子,想必事情相当严重。> 3、等主人气急败坏地赶来时,小偷们早已跑远了。> 4、他前来请求帮助,不料被拒,于是气急败坏地掉头就走。> 5、“这么恶劣的事到底是谁做的?”小明气急败坏地问旁人。>【近义词】大发雷霆,暴跳如雷>【反义词】气定神闲>【气急败坏的】> “气急败坏”是指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非常狼狈的样子。这个成语在小说中常被使用。如《水浒传.第五回》记述鲁智深投宿在刘家庄院,接受刘太公的款待,正巧当时山贼前来强娶太公的女儿,鲁智深借机报恩,把山贼打得落荒而逃。山贼头领安坐寨中,本来预期看到下山娶亲的伙伴凯旋归来,不料却望见“数个小喽啰,气急败坏”,状甚狼狈地跑回山寨。另外如《水浒传.第六七回》:“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 《精忠岳传.第七一回》:“正在盼望,忽见那些逃回军士,气急败坏,跑回营来。” 在这几个例证中,“气急败坏”都是用来形容狼狈慌张的样子,但今人在使用这个成语时,亦有用于形容恼怒的样子,如:“他前来请求帮助,不料被拒,于是气急败坏地走了。”就是这个意思。 很赞哦! (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