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啬园路9号 啬色园简介
啬色园简介
啬色园黄大仙祠是香港著名祠宇和旅游景点,游人如鲫,香火鼎盛。黄大仙祠位于狮子山南麓,面积达18万平方呎,祠内除恭奉黄大仙的大殿外,其他设施及建筑物均别具特色。
历史
1915年,广东西樵普庆坛梁仁庵道长及梁钧转道长把黄大仙画像带来香港,先后在乍畏街及大笪地开坛阐教,后来再于湾仔大道东设坛安奉黄大仙及开设药店,两年后该处被火烧毁,于是把坛迁移往湾仔海傍东。

1921 年,黄大仙降乩启示,命当时的道侣往九龙城一带相地建殿。道侣来到竹园村附近一山,见灵秀独钟,便请示仙师。仙师乩示「此乃凤翼吉地」,适合开坛阐教。于是,道侣便于现址建祠,安奉仙师宝像,并获赐园名「啬色」,坛号「普宜」。同年,管理庙宇的机构-「啬色园」正式成立。
啬色园成立之初,为私人潜修的道场,只有啬色园道侣及家属才可以入内参拜。及至1934年,经向政府申请,啬色园才获准许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开放大殿。1956年,政府欲收回啬色园土地,发展成为廉租屋村。当时的总理黄允畋道长得悉后,立即向政府请命,结果园地得以保存,并同时获得全面开放。啬色园则将公众人士入园缴交的一角收费全数拨充友好机构东华三院作属下学校之经费。自全面开放以来,啬色园事务日趋繁重。为方便行政和管理,啬色园在1965年向政府当局申请注册为慈善社团法人,并得豁免「有限公司」称号。
公益服务
啬色园以黄大仙宝训「普济劝善」为宗旨,积极拓展各项善业。在创立后的第3年起,即提供中医赠诊送药服务,自1965年注册为慈善社团法人后更大力发展其他公益服务。
在教育方面,于1961年成立「啬色园筹建学校委员会」,至1969年开办首间学校,现时办有4所资助中学、3所资助小学、1所连贯式中小学、7所非牟利幼稚园/幼儿中心,以及1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馆。学生人数逾万人,教职员亦达800多人。
在安老方面,为配合社会的需要于1970年代后期开始大力发展长者服务,为香港最早提供护理安老院服务的机构之一。1979年,首间安老院可敬护理安老院落成。其后,继续开办其他安老服务单位,现时办有5间护理安老院、8间耆英邻舍中心、1间耆英康乐中心、1间健康服务中心,以及2间耆英地区中心,以提供多元化服务,使长者发挥潜能及推广社区对老人福利的关注。
在医疗方面,为适应社会大众的需求,于1977年开始筹划扩建医药局大楼,并于1980年落成,增设西医诊症服务。至1980年代末期,又于黄大仙凤德道筹建社会服务大楼。除将祠内之西医诊所迁往社会服务大楼外,并加设牙医诊所及物理治疗中心。另于2009年与香港理工大学合办眼科视光检查中心,使医疗服务多元化发展。
啬色园
- 上一篇
歌词里有烦恼的歌 有一首歌,里面有一句歌词是。把所有烦恼统统抛脑后。是一个女的唱的、、哪位大侠知道告诉一下、跪求
有一首歌,里面有一句歌词是。把所有烦恼统统抛脑后。是一个女的唱的、、哪位大侠知道告诉一下、跪求 有一首歌,里面有一句歌词是。把所有烦恼统统抛脑后。是一个女的唱的、、哪位大侠知道告诉一下、跪求歌手:吉娜
- 下一篇
李世民刘文静 刘文静和李靖同为大唐开国功臣,最后的结局为何不同?!
刘文静和李靖同为大唐开国功臣,最后的结局为何不同? 做人的智慧在于韬光养晦,全身远祸。刘文静和李靖都是唐朝开国元勋,一文一武,首屈一指的大功臣,但二人的结局却迥然不同,一个惨遭杀身之祸,一个晚年安享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