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区别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有什么区别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有什么区别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有什么区别
您好,会计包含了普通的核算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哦。不过现在普通的核算会计。记账员的工作现在是供过于求,而管理会计,管理型财务人员却是供不应求的。所以要加强自己的管理方面的技能。成为管理型财务人才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什么区别?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六大区别”。
1. 财务会计“向后看”,管理会计“向前看”
在任何一个时点上,我们要么“向前看”,要么“向后看”。所谓“向前看”就是展望未来,而“向后看”则是总结历史。财务会计(报表)只处理已发生的会计信息,因而它是一种“向后看”的思维方式。管理会计则是为了支持决策,而决策必定是面向未来的,“马后炮”是没有意义的,管理会计是“向前看”的思维方式。以下的两个例子可以具体说明“向前看”和“向后看”的思维差别。
1)财务会计(报表)和管理会计(报表)都需要通过比较来获得某些结论。财务会计(报表)是与过去作比较,比如将2014年的财务报表与2013和2012年度财务报表做比较。而管理会计则是先设定基于战略的目标或标准,然后再将实际结果与当初设定的目标或标准进行比较。
2)财务会计报表中只考虑显性成本(也称为会计成本),不考虑隐性成本(也称为机会成本)。而管理会计则既考虑显性成本,也考虑隐性成本。
“向前看”和“向后看”的区别是导致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存在本质区别的根本原因,财务人员必须首先学会在这两种思维方式之间进行切换,否则很容易造成思维混乱,用错误的方法解决问题。
2. 财务会计提供综合性信息,管理会计提供细节性信息
由于管理会计(报表)将成本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又可以进一步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变动成本一定是直接成本),因此它能够高度体现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种特性可以使管理会计(报表)展示单个产品、部门(甚至员工)或顾客的财务信息,并且可以用于模拟不同经营方案的财务结果(如本量利分析)。因此,管理会计(报表)可以帮助企业中、基层管理者进行日常经营活动的决策、计划和控制,它是内部管理者应该使用的管理工具。
由于财务会计(报表)只将成本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并要求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匹配所发生的收入与成本,因此它无法体现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财务会计(报表)只适合展示整个公司的综合性财务信息。它的使用者是外部的股东、债权人、供应商、股票分析师,以及公司高层管理者。它对企业中、基层管理者以及普通员工的价值非常有限。
3. 财务会计必须符合会计准则,管理会计必须符合逻辑
财务会计报表由企业管理者编制,而外部使用者一般不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在利益驱动下,企业管理者容易通过操纵财务会计报表,误导外部投资者。这样做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1929年发生的大股灾以及因此而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就是惨痛的教训。因此,美国国会在1934年通过了《证券交易法》,设立了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负责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会计准则。从此,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必须按照公认的会计准则进行编制。
管理会计报表的编制者和使用者都是企业管理者,由于这属于企业内部管理行为,因此不需要政府进行监管,也不需要符合公认的会计准则。管理会计强调的是符合逻辑关系,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支持管理活动。以下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4. 财务会计强调信息的准确性,管理会计强调信息的相关性。
财务信息的价值在于对决策有用,而有用的财务信息必须符合两个质量条件:准确性和相关性。应该说只准确但很不相关,或者只相关但很不准确的财务信息都会影响其对决策的有用性。但是,我们常常必须在信息的准确性和相关性之间进行权衡。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追求信息的更准确,则有可能损害信息的相关性;反之,如果我们追求信息的更相关,则有可能损害信息的准确性。例如,一个固定资产的历史价值更符合准确性,但很可能已经不够相关了;而它的公允价值则更符合相关性,但很可能不够准确。

财务会计(准则)往往更加注重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但也尽量保持一定的相关性。因此,财务会计(准则)更多地要求采用历史信息,以确保准确性,只有在保证一定准确性的前提下才允许使用公允价值。而管理会计更加注重信息的相关性,但也尽量保证合理的准确性。管理会计大量地运用预测财务数据来描述未来的经营情况,这样做对自然对决策更有意义。但管理者要认识到预测的财务数据或多或少是不准确的,自己应该不断提升预测能力,尽量保证信息的合理准确。
5. 财务会计与凭证打交道,管理会计与经营活动打交道。
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的人员并不需要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他们只要有能够反映经营活动的凭证就可以工作。这也就是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可以外包的原因。
因为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服务的,所以不了解经营活动的人员一定无法开展管理会计工作。这个问题在上一篇文章《现代管理会计是“三线合一”》中已经作了阐述。
6. 财务会计不涉及“人性”问题,管理会计涉及“人性”问题。
由于财务会计(报表)具有“向后看”特征,以及仅靠凭证就可以完成相关工作,因此它并不适用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财务会计的高度综合特征也使它无法用于衡量中、基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的工作绩效。可以说,财务会计(报表)是一种基本上“对事不对人”的财务工具,不用考虑对人的激励问题。
MACC管理会计跟财务会计有什么区别?
财务会计属于一种专业领域,主要功能是做记录的,目的是为了编制财务报表,它主要看已经发生的事情,而不会大量涉及管理的、董事会需要的很多功能等;管理会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制定决策,而决策是面向未来的,是针对还没有发生的事情,看未来三至五年甚至更长时期的战略发展。
请问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财务会计在成本上与管理会计的核算不同。
财务会计中的成本是按照完全成本法核算的
而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是按照性态划分、核算的。
但是它们的基础都是成本会计。
财务会计信息一般是对外的,而管理会计信息一般是对内的。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有什么区别?CPA属于哪种?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并列的的现代会计的 两大分支,简单地说一个是“内部报告会计”——管理会计,一个是“对外报告会计”——财务会计。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特征与区别是很大的:
1)财务会计服务的对象是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外部信息使用者,包括国家、投资者、债权人与潜在的投资人等,同时也向企业内部的管理部门提供有关的财务及其他经济信息。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内部的管理部门。
2)财务会计的加工对象是已经发生或者已完成的交易、事项所产生的财务数据。而管理会计的加工对象是预计未来的经济行为。由此可见,财务会计提供的主要是历史信息,管理会计提供的是未来的信息。
3)财务会计必须遵循企业会计准从、《企业会计制度》的规范要求,而管理会计则不受任何形式的规范约束。
4)财务会计是由固定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组成,而管理会计则无固定的程序。
5)财务会计报告必须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管理会计形成的信息则无需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
在学习方面,共同点是都要学财务会计的基础与相关理论,管理会计是建立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的,在之后的学习中后者偏重于对财务信息的分析与应用上。
如果你没有很高的学历,要求职与管理会计是有困难的,一般的企业不会单独设此岗位,更多地是由财务会计来兼任(当然大型企业另当别论,但会要求你有高的学历)。
注册会计师简称CPA(Certified Public Aount)是中国的一项执业资格考试。从1991年开始实行的注册会计全国统一考试制度,1993年起每年举行一次,已举办14次,11万多人取得全科合格的成绩,我国需要注册会计师约为35万人。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都可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说明:为境外专业人士参加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提供了便利,更为在全球范围内吸引行业专业人才加入中国注册会计师队伍,提升中国注册会计师整体服务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机制。目前,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首次在欧洲设立考区,此次考区是在中国境外设立,面向境外考生的中国注册会计师第一个境外考区,第一次考试将于2007年1月26日至28日举行,考点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考试大纲采用中国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发布的《2006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自1991年我国实行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制度以来,我国已经成功举办了16次注册会计师考试。截至2007年底,累计已有近14万名考生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
报名条件
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中国公民,可报名参加考试:
1、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的学历;
2、会计或者相关专业(相关专业是指审计、统计、经济。下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
考试范围在全国考试委员会发布的《考试大纲》中确定。
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客观性试题采用填涂答题卡方式解答;主观性试题采用书写文字方式解答。
考试通常于每年9月第二或第三个周末举行,会计考试时间为210分钟;审计、财务成本管理考试时间各为180分钟;经济法、税法考试时间各为150分钟。
注册会计师很难考滴!
加油啦。。。
会计与管理会计有什么区别呢?
会计与管理会计区别如下:
在企业会计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相互并列的两个分支。财务会计是指通过对企业已完成的资金运动全面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其沿用传统的会计模式,侧重于满足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决策需要,对外提供财务报告。
管理会计是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通过对财务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等职能,其重点在于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如果说财务会计是为企业“记录价值”,那管理会计就是为企业“创造价值”。
财务会计方向与管理会计方向有什么区别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如下:
一、财务会计“向后看”,管理会计“向前看”
在任何一个时点上,我们要么“向前看”,要么“向后看”。所谓“向前看”就是展望未来,而“向后看”则是总结过去。财务会计只处理已发生的会计信息,因而它是一种“向后看”的思维方式;管理会计则是为了支持决策,而决策必定是面向未来的,“马后炮”是没有意义的,所以,管理会计是“向前看”的思维方式。以下的两点可以具体说明“向前看”和“向后看”的思维差别:
(1)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需要通过比较来获得某些结论。
财务会计是与过去作比较,比如将2016年的财务报表与2015和2014年度财务报表做比较,而管理会计则是先设定基于战略的目标或标准,然后再将实际结果与当初设定的目标或标准进行比较。
(2)财务会计在报表中只考虑显性成本(也称为会计成本),不考虑隐性成本(也称为机会成本),而管理会计则既考虑显性成本,也考虑隐性成本。
“向前看”和“向后看”是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存在的本质区别,财务人员必须学会在这两种思维方式之间进行切换,否则很容易造成思维混乱,用错误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财务会计提供综合性信息,管理会计提供细节性信息
由于管理会计将成本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又可以进一步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变动成本一定是直接成本),因此它能够高度体现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种特性可以使管理会计展示单个产品、部门(甚至员工)或顾客的财务信息,并且可以用于模拟不同经营方案的财务结果(如本量利分析)。因此,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日常经营活动的决策、计划和控制,是内部管理者应该使用的管理工具。
由于财务会计只将成本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并要求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匹配所发生的收入与成本,因此它无法体现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财务会计只适合展示整个公司的综合性财务信息。它的使用者是外部的股东、债权人、供应商、股票分析师,以及公司高层管理者。它对企业中、基层管理者以及普通员工的价值非常有限。
三、财务会计强调信息准确性,管理会计强调信息相关性
财务信息的价值在于对决策有用,而有用的财务信息必须符合两个质量条件:准确性和相关性。应该说只准确但很不相关,或者只有相关但很不准确的财务信息都会影响其对决策的有用性。但是,企业管理者常常必须在信息的准确性和相关性之间进行权衡。也就是说,如果企业管理者追求信息更准确,则有可能损害信息的相关性;反之,如果企业管理者追求信息更相关,则有可能损害信息的准确性。例如,一个固定资产的历史价值更符合准确性的要求,但很可能已经不够相关了;而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则更符合相关性的要求,但很可能不够准确。
财务会计往往更加注重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但也尽量保持一定的相关性。因此,财务会计更多地要求采用历史信息,以确保准确性,只有在保证一定准确性的前提下才允许使用公允价值。而管理会计更加注重信息的相关性,但也尽量保证合理的准确性。管理会计大量地运用预测财务数据来描述未来的经营情况,这样做对自然对决策更有意义。但管理者要认识到预测的财务数据或多或少是不准确的,自己应该不断提升预测能力,尽量保证信息的合理准确。
四、财务会计必须符合会计准则,管理会计必须符合逻辑
财务会计报表由企业管理者编制,而外部使用者一般不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在利益驱动下,企业管理者容易通过操纵财务会计报表,误导外部投资者。这样做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1929年发生的大股灾以及因此而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就是惨痛的教训。因此,美国国会在1934年通过了《证券交易法》,设立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负责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会计准则。从此,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必须按照公认的会计准则进行编制。
管理会计报表的编制者和使用者都是企业内部管理者,而这属于企业内部管理行为,因此不需要政府进行监管,也不需要符合公认的会计准则。管理会计强调的是符合逻辑关系,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支持管理活动。以下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公认的会计准则要求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间接费用以及固定间接费用,这种会计方法称为“吸收成本法”。“吸收成本法”会导致一个会计期间内的营业收益同时受销售量与生产量的影响。这样就有可能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销售价格和成本都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销售量大的会计期间的营业收益反而会低于销售量小的会计期间的营业收益,这显然是不符合常理的,而且,这有可能导致管理者通过过度生产来操纵营业收益。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管理者可以使用一种称为“变动成本法”的会计方法。“变动成本法”与“吸收成本法”的区别在于将固定间接费用作为期间费用,而不是产品成本,这样,某个会计期间的营业收益就仅受销售量的影响,而不受生产量的影响,从而避免了上述问题。但是“变动成本法”并不符合公认的会计准则,企业不能用它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五、财务会计与凭证打交道,管理会计与经营打交道
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的人员并不需要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他们只要有能够反映经营活动的凭证就可以工作。这也是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可以外包的原因。
因为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服务的,所以不了解经营活动的人员一定无法开展管理会计工作。
六、财务会计不涉及“人性”问题,管理会计涉及“人性”问题
由于财务会计具有“向后看”的特征,仅靠凭证就可以完成相关工作,因此它并不适用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财务会计的高度综合特征也使它无法用于衡量中层、基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的工作绩效。可以说,财务会计是一种基本上“对事不对人”的财务工具,不需考虑对人的激励问题。
管理会计的工作涉及为管理者和普通员工设定目标和标准,并考核他们的工作绩效,这自然要涉及人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中、基层管理者与普通员工、各部门之间必须有充分的沟通,以协调大家的努力方向,促进目标一致。
(2)设定的目标和标准要切合实际,既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否则不利于对员工形成有效激励。
(3)让员工参与决策工作,这样既可以获得更加可靠的信息,提高决策的质量;同时也可以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实现目标。
由上可以看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不仅体现在工作目的和内容上,更体现在思维方式上。由于我国绝大部分的财务人士长期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因此当他们在从事管理会计工作时,必须注意并克服用财务会计的思维方式来进行管理会计工作。希望你在学习好基本的财务知识的时,希望能够帮助欲转型或已经转型为管理会计的财务人士转变思维方式,更有效地从事管理会计工作。当然对于你考证来说目前已经取消会计准入类的资格考试了,建议学习管理会计(当然管理会计是未来的趋势),在此同时多学习财务会计的基本知识,这样既能学习好基本知识,又能拓宽自己的视野,当然还有就是你的大学属于985、211况且专业师资力量非常好的话建议学习国际会计(但是一般不建议学习国际会计),根据目前的工作择业现状来说,大部分人会选择财务会计,很大一部分人是走不到高层管理者的,希望你能够学好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从现在开始利用空余时间到相关的企业进行实际账务处理的锻炼,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审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投行券商有什么区别
申请参加《高级会计实务》考试的人员,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博士学位,取得会计师、审计师、经济师、统计师或会计专业讲师资格后,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成本有什么区别?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成本概念的区别
成本管理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不同的成本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因而成本的涵义是由它所服务的管理目标决定的。财务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外部有关方面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所以在财务会计中,成本是根据财务报表的需要定义的,受到外部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由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来规范。财务会计的成本概念强调成本的计量属性,认为成本概念必须是可计量和可货币表示的。财务会计学认为成本是指取得资产的代价,或是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支出。财务会计的成本概念有以下缺陷:1、财务会计的成本概念是面向过去的,不能提供面向未来财务信息。2、财务会计主要从核算的角度来运用成本,强调将收入与其相应的成本相配比,一些不能在现阶段产生收益的成本研发成本、设计成本等这些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有关的成本都不能正确的核算。3、因为财务会计强调成本的可计量属性,许多不可计量的成本,如机会成本都不能包括在内。财务会计的成本概念主要是指产品成本,而管理会计的成本概念是多纬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