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空城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家喻户晓,这其实是一个千古骗局!真正实施的其实是此人
诸葛亮草船借箭家喻户晓,这其实是一个千古骗局!真正实施的其实是此人
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在演义里,也是非常有名的一段,周瑜的忌才、鲁肃的老实、孔明的神机妙算,写得那叫一个活灵活现。
但读演义要非常小心的是,这毕竟是一本小说,不是史书,罗贯中为了神化诸葛亮的形象,连带把周瑜、鲁肃都给丑化了,他还捏造了很多没有发生过的桥段以增加精彩的程度,其中草船借箭就是。
汉献帝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赤壁大战之后五年,曹操率兵攻打孙权在长江所建立的军事要塞“濡须”。曹操的水军驾驶油船,半夜渡江抵达沙洲上。孙权率领水军围攻曹军,双方发生接触战,孙权军俘虏曹操军三千多人,但自己阵亡的也有好几千人。接着双方就在此形成对峙的局面。孙权好几次对曹操发动挑战,曹操只是在阵地坚守,不肯出来决战。
有一次孙权自己出马,带着一批吨位很轻的快艇舰队,从濡须口进逼到曹操阵地之前,曹营几个大将想要出来决战,曹操就说:“这一定是孙权想要亲自见识我们的部队,那就让他来看。”于是下令军中加强戒备,弓箭没有命令不得发射,展现精实的军容。孙权看曹操没有攻击,就率舰队从曹营面前晃过去,船走了五六里后,还故意绕回来,叫乐队击鼓奏乐示威。曹操看到孙权的水军训练有素,军容壮盛,叹了一口气说:“生儿子就该像孙权这么优秀,如果是像刘表的儿子,简直是猪狗一般!”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这事源于五年前赤壁大战前夕,荆州刘表的小儿子刘琮听说曹操要来攻打,立刻未战先降。
双方在濡须对峙了一个多月,彼此都没有讨到什么便宜,孙权就写了一封信给曹操说:“春天来了,这一带会淹大水,建议曹公最好赶快撤退吧。”信中有另外附了一张小便条纸说:“阁下一天不死,我就一天睡不安稳。”这两句实在很经典,一方面给足了曹操面子,承认怕了他,但作为一国之主,字里行间却也没有任何示弱。曹操觉得很满意,就把便条展示给他手下诸位大将看,说:“孙权对我还挺老实的。”于是就撤兵回家。
以上这一段是南朝宋的裴松之为三国志写注释,引用吴历而写出来的。而孙权率舰队向曹操示威那部分,裴松之同时引用魏略另一段记载供大家参考:话说孙权率领水军到曹营面前探勘兼示威,曹操下令全军以弓箭狂射吴军舰队,无数的箭枝嵌在孙权的船的其中一边,导致船的重心不平衡,快要翻船的时候,孙权下令把船调头让曹军射,船的两侧都插满了箭枝,于是又平衡回来,然后孙权才撤退。
虽然两段记载好像有冲突,不过双方对峙一个多月,也是有可能两事件都发生过。各位请注意,第二段正是罗贯中写草船借箭的灵感与参考,如果你硬要去翻遍三国志在建安十三年赤壁大战前夕的所有记载,是绝对找不到诸葛亮他草船借箭这故事的。这本来应该是在展现孙权的勇敢与机智的,在罗贯中笔下却成了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手段。
以上就是今天的“中华五千年历史”知识分享,欢迎大家在文章下方留言评论多多交流,我们下期再会。
(图文来自网络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诸葛亮草船借箭在什么时候 三国草船借箭故事概况 诸葛亮用什么借曹操的箭
- 三国诸葛亮水淹曹军第几集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军为何不适用带火的箭头?原因其实很简单
- 真实的诸葛亮 历史真相:在赤壁大战前,诸葛亮有没有“草船借箭”
- 草船借箭是谁和谁 史上“草船借箭”的真正主角不是诸葛亮,而是不怎么显眼的他!
- 草船借箭发生在火烧赤壁 诸葛亮草船借箭是真的吗?赤壁之战双方真实兵力是多少?
- 诸葛亮草船借箭是真的吗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多大的把握 曹操为什么不趁机放火箭
- 真实的诸葛亮 草船借箭真相揭秘 诸葛亮原来没这么神
- 诸葛亮在那里借的东风 诸葛亮借东风是真的吗?诸葛亮历史上喜欢故弄玄虚吗?
- 诸葛亮草船借箭在什么时候 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什么曹操不用火攻 主要有三点原因要考虑
- 草船借箭是诸葛亮向谁借箭 三国中诸葛亮真的会草船借箭吗?原来真实情况竟是这样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