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咸丰帝死因 咸丰皇帝死因,咸丰皇帝的死因究竟是什么?

火烧 2021-12-20 21:48:33 1046
咸丰皇帝死因,咸丰皇帝的死因究竟是什么? 咸丰皇帝的死因究竟是什么?咸丰执政,多事之秋,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鸦片战争,圆明园被焚,北京条约的签定都给咸丰以沉重的打击,他所患的肺病愈来愈重,热河行

咸丰皇帝死因,咸丰皇帝的死因究竟是什么?  

咸丰皇帝的死因究竟是什么?

咸丰执政,多事之秋,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鸦片战争,圆明园被焚,北京条约的签定都给咸丰以沉重的打击,他所患的肺病愈来愈重,热河行宫不断传出他病危的消息,咳嗽带血益发严重,于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久患虚劳的咸丰终于死在避暑山庄内的“烟波致爽”殿寝宫,终年31岁。

咸丰帝奕宁,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在位11年。 咸丰即位时,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起义在广西紫荆山前金田村爆发。接踵而来的又有英法联军之役,迫使咸丰逃往热河承德。咸丰在位11年,民怨沸腾,并不任战,“大局糜烂,不可收拾”,他往往中夜彷徨,一筹莫展,于是沉湎于声色,纵欲自戕,临死前两天还传谕“如意洲花唱照旧”。

咸丰皇帝为什么死得那么早,只活了三十岁.

常看史料上说,咸丰皇帝因荒淫过度而吐血身亡,但没有想到的是,这位贵为九五之尊的大清天子却死在一个漂亮的小脚寡妇的石榴裙下。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一位山西籍的曹姓寡妇“色颇姝丽”,其脚尤其纤小,“仅及三寸”,真是名副其实的三寸金莲。她的鞋“以菜玉为底,衬以香屑”,更显得与众不同,“咸丰帝尤眷之”。

  其实,咸丰皇帝继位之初,与许多刚登大宝的皇帝一样曾有过励精图治、中兴祖业的政治抱负,下过诏,求过言,惩处过因循敷衍的官员。但是,咸丰皇帝既没有先祖康熙帝那样雄才大略的英武,也没有乾隆帝坐享先帝之成的福气,自登基之日起,即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双重危机,未得一日之安稳。   以太平天国为代表的国内起义,英法联军的外国军队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愈来愈坏的吏治官风,很快磨灭了咸丰帝发奋图强、振兴大清的锐气,转而开始穷奢极欲,迷恋于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生活,“以醇酒妇人自戕”。   咸丰皇帝沉溺酒色之中,无论是贤德宽厚的皇后,还是妒忌争宠的懿贵妃,也就是后来的慈禧,心中自然都不会舒畅。特别是懿贵妃,多次以保护皇上身体为重、国家政务为重的堂皇理由,鼓动皇后对咸丰皇帝进行规劝。咸丰皇帝对于位居中宫的皇后,一向尊重有加,对于皇后的“婉言规谏”,最初也能接受,凡有外省军报及朝廷大臣奏疏送到,只要皇后稍有提醒劝说,未尝不立即批阅处理。   但是未过多久,咸丰皇帝又是故态复萌,仍是我行我素。究其原因,一是每个人都是有惰性的,咸丰皇帝追求声色的本性更是难改难移;二是国内外形势与朝政国政不但未见好转,反而越来越坏,几乎无可救药,实在看不到致治中兴的希望。既然如此,不如以歪就歪,及时行乐更为现实一些。   咸丰皇帝“声色之好,本突过前朝”,且周围不乏貌美的嫔妃。仅有档案可查的皇妃即有最初的嫡皇后萨克达氏、后来晋封的皇后钮祜禄氏、懿贵妃那拉氏、丽妃他他拉氏及婉嫔、玫嫔、祺嫔、吉贵人、璷(fū)贵人、禧贵人、庆贵人、容贵人、玉贵人、璹(shú)贵人等嫔妃。咸丰皇帝大概是看得久了,接触多了,因而产生了“视觉疲劳”与“审美麻痹”,满族嫔妃已使他兴味索然,很难刺激起对于声色的兴趣。 这满清皇帝对汉族女子产生极大的兴趣,似乎还属正常,但对缠足的汉族女子,特别是缠足寡妇产生极大的兴趣,似乎并非是“赶时髦”或“媚俗”所能解释的,似乎处于性变态的心理。《清朝野史大观》记载的那位山西籍漂亮的曹姓寡妇就是咸丰皇帝最为喜欢的女人。   早在清王朝入主中原之初,任性的顺治皇帝曾纳汉族女子石氏、陈氏、唐氏、杨氏。其母孝庄皇太后担心顺治帝尚未成年,必将因过早迷恋女色而伤身,但更为主要的是为了保证皇子、皇孙皆为纯正的满蒙血统,曾在清宫神武门内悬挂谕旨:“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   既然皇宫之内宫禁森严,难近汉族女色,那就常住于圆明园吧!反正皇帝驻跸圆明园也是祖制。许指严在《十叶野闻》中,即指出了咸丰帝常住圆明园的真意所在:“文宗厌宫禁之严守祖制,不得纵情声色,用托言因疾颐养,多延园居时日。”   咸丰五年年初,清政府彻底镇压了太平天国的北伐军。同年春天,咸丰皇帝即欲前往圆明园游憩,福建道监察御史薛鸣皋上奏谏止。咸丰皇帝恼羞成怒,不但拒谏饰非,命将薛鸣皋交部议处,而且特别为此颁谕称:清朝皇帝在圆明园办事,本系祖制,近年来因军务未竣,故朕从未临幸园内,“朕兢业之心,中外臣民所共喻”。   此外,咸丰皇帝还颇有些强词夺理地申辩说,自己若是为了贪图安逸,即使燕处宫中亦同样可以自耽逸乐,何必临幸御园才萌生怠荒的念头呢?自己无论在皇宫之内,还是在圆明园之内,是“同一敬畏,同一忧勤”。   当时有奸侫之臣察知咸丰帝如此热衷于汉族女子后,于是不惜重金从江苏、浙江一带购买数十名妙龄美女,献与咸丰皇帝。更有大臣曲意献媚说:现在天下多乱,而圆明园又地处郊外,应加强警戒,可令这些女子每三个人为一拨,每晚在皇帝的寝宫周围打更巡逻。咸丰皇帝自然懂得其中的奥妙,得此方便条件,可以随时将这些“值勤警戒”的美女召入殿内,随意召幸。 后来,咸丰皇帝干脆“金屋藏娇”,将其中四位特别美丽漂亮的女子加以位号,被称为“四春”,即牡丹春、杏花春、武陵春、海棠春。这四春佳丽分别居住于圆明园内的“镂月开云”、“杏花春馆”、“武陵春色”和“绮吟堂”。   圆明园的“四春”皆是“纤步金莲”小脚美女,足见咸丰皇帝对于小脚女子的酷爱了。大概自咸丰五年至十年这一期间,咸丰帝可谓“尽显风流矣”。   然而,懿贵妃却对于咸丰皇帝贪恋沉迷于其他女色,特别是圆明园四春及汉族的小脚女子,不禁醋意大发,但又不敢直接规劝咸丰皇帝,只好不断地向皇后诉说这种情况。但是,此时的皇后也已对咸丰帝失去了规劝的信心,反而无可奈何地劝说那拉氏接受这一现实。 咸丰皇帝贪恋沉迷于其他女色,特别是圆明园四春及汉族的小脚女子   咸丰皇帝面对如此众多的娇媚女子,性生活无所节制,“旦旦戕伐,身体久虚”,头昏眼花、腰疼腿软、浑身无力,开始步入了风流鬼的危险之途。每逢天坛、地坛、社稷坛或太庙大祭之时,咸丰帝常常因担心腿脚无力,于升降宝辇,或上下台阶时跌倒而失仪,不敢亲临,只能派恭亲王代劳。后来,内忧外患交相而至,身体愈坏,患上了吐血之症。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英法联军的枪炮之声,终于惊醒了咸丰皇帝温柔乡中的一场“春梦”。   虽然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但是此时的咸丰皇帝只有当和尚之心,而无撞钟之意。到达热河以后,他终日闷闷不乐,无聊之极,心烦至极,遂亲笔御书“且乐道人”条幅,命人悬挂殿中。其中或许是出于无所作为的自我解嘲,但也由此可见其精神之颓废颓丧。皇后钮祜禄氏认为这将大大有损于皇帝盛德,一面对其进行规劝,一面亲自督促从人把条幅去掉。   咸丰皇帝带领群臣逃到热河以后,很快就进入了寒冷的冬季。虽然有肃顺等一般群臣笑脸奉迎,但他的心情与天气一样的阴冷。   咸丰十一年三月,咸丰帝更是咳嗽不止,红痰屡见,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咸丰帝虽然仍在不时地传戏,直到其崩逝的前两天还在传命“如意洲花唱照旧”,但是,显然他已经感到自己的百年大限就要来临了。

在承德死去的皇帝?具体有哪几个?

在承德死去的皇帝有两位,具体是爱新觉罗·颙琰、爱新觉罗·奕詝。

爱新觉罗·颙琰: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十八日,颙琰自圆明园起程,前往避暑山庄。一周后,到达山庄。二十五日(1820年9月2日)颙琰在承德避暑山庄突然病死,终年61岁。

咸丰帝死因 咸丰皇帝死因,咸丰皇帝的死因究竟是什么?

爱新觉罗·奕詝: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五日,咸丰帝在热河行宫病重。十六日,咸丰帝在烟波致爽殿寝宫,召见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

而咸丰帝此时已经病重,不能握管,遂命廷臣承写朱谕。咸丰在病逝前,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印章(由懿贵妃掌管)。十七日清晨,咸丰帝病逝。

扩展资料:

承德避暑山庄是古代帝王宫苑: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始建于一七零三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八十九年建成,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政府为加强对蒙古地方的管理,巩固北部边防,在距北京350多公里的蒙古草原建立了木兰围场。

每年秋天,皇帝都会带领成千上万的人,包括王子和大臣,八旗部队,甚至嫔妃和皇族后裔,到木兰围场狩猎,以达到训练军队和守卫边境的目的。为了给皇帝提供食物和住所,在北京和木兰围场之间,相继修建21座行宫,热河行宫—避暑山庄就是其中之一。

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

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一百余处。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

1961年,国务院将普宁寺、普乐寺、普陀山寺、徐密福寿寺等避暑胜地及其周边寺庙列为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1976年到2006年,国务院已批准的实施三个度假村外八庙改造规划的十年”,明确表示“救援和翻新”为主的保护原则,州和地方政府投资数亿元的维护,因此景观改造、专项资金和花很多钱文物保护区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颙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奕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承德避暑山庄 (旅游景区)

咸丰是得什么病死的?

咸丰帝 目录[隐藏]人物简介 执政经历 执政败笔 后妃子女 相关史料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咸丰帝奕詝,爱新觉罗氏,满族,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道光帝第四子也,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道光二十六年,道光帝用立储家法,书名缄藏。道光三十年正月丁未,道光帝不豫,宣召大臣示朱笔,立其为皇太子。宣宗逝世后,己未,咸丰帝即位,颁诏覃恩,以第二年为咸丰元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在位11年。卒谥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庙号文宗。葬河北遵化的清东陵之定陵。 [编辑本段]执政经历  奕詝即位后,面临内忧外患的统治危机。其时,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于广西,不久,进军湖南、湖北,咸丰三年 (1853年)三月攻克南京建都,与清政府分庭抗礼。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名,准备对中国发动新的侵略战争。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兴师动兵,强占中国黑龙江以北大片领土。   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他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依靠其训练指挥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同时,他罢斥了道光朝任军机大臣二十余年、贪位保荣、妨贤病国的穆彰阿,处决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主持和局、臭名昭著的投降派官员耆英。   咸丰六年(1856年),英法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攻占广州。咸丰八年(1858年),英法舰队攻陷大沽炮台,进迫天津。咸丰派桂良、花沙纳往天津议和,与英、美、法、俄分别签订《中英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和《中俄天津条约》。列强不满足于《天津条约》规定的权利,蓄意重新挑起战争。咸丰帝命清军加强大沽口防务。   咸丰九年(1859年),在英国蓄意挑起的大沽口冲突中,英法侵略军被击败。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两国再次组成侵华联军,大举入侵。英法联军进攻北塘,咸丰帝在清军与英法联军激战之时,竟令清军统帅离营撤退,大沽再次沦陷。英法联军攻占天津,随即向北京进犯。咸丰帝派遣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荫为钦差大臣,往通州与英、法议和。英法联军以和谈为掩护,继续组织对北京的进攻,在通州八里桥击败清军后,进攻北京,圆明园、清漪园等处被焚掠。咸丰帝自圆明园仓皇逃亡热河(今承德市),命恭亲王奕欣留京议和。奕欣代表清政府与英、法、俄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并批准了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在《中俄北京条约》中,承认了咸丰八年(1858年)沙俄迫使清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的《瑷珲条约》。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皇帝病死于热河。卒谥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庙号文宗。葬河北遵化清东陵之定陵。 [编辑本段]执政败笔  第一,咸丰没有下诏决战。他没有作战决心,也没有周密部署。起初,英军18000余人,法军7000余人,陆续开赴中国。咸丰皇帝没有发布诏书,动员军民,积极抵抗;也没有派军队守住天津塘沽海口。却在圆明园庆祝他的30寿辰,在正大光明殿接受百官朝贺,并在同乐园连演四天庆寿大戏。咸丰和王公大臣沉醉在园内的听戏欢乐中,英法联军却加紧了军事进攻。一个大清帝国,数以百万计官兵,难道还不如埃塞俄比亚的11万军队吗?而且,意大利到埃塞俄比亚很近,不像英、法到清朝那么远;埃塞俄比亚是个小国,不像清朝那么地大、物博、人众、兵多!   第二,咸丰没有政治韬略。咸丰战和不决,小胜即骄。打了败仗,签订《天津条约》;略获小胜,又撕毁《天津条约》;再打败仗,又拒绝妥协;施展猫伶狗俐小技,使得事态不断扩大。没有使天津谈判就地解决,而支持肃顺、载垣、穆荫一伙,将英使巴夏礼等诱擒到北京,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咸丰帝没有韬略,没有格局,耍小把戏,玩小权术,使主动局面变成被动局面,又使被动局面更加被动。   第三,咸丰没有身守社稷。面对英法联军6000余人犯八里桥,咸丰没有动员兵民“勤王”,全力守卫京师,而是准备逃跑。当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原因之一是“天子守国门”,抵御入侵。明朝的崇祯皇帝,在社稷危难之时,既不迁都逃跑,也不巡狩围猎,而是发出“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的哀叹,登上煤山,自缢而死。可是,咸丰皇帝在大敌侵入之时,不尽职守,不守国门,却带领老婆儿子、军机大臣、王公贵族,逃之夭夭,美其名曰“巡狩”。咸丰皇帝铸成了历史之大错、特错!   咸丰皇帝逃到承德避暑山庄做了些什么?是设法挽救国家危亡,还是关怀黎民涂炭?都不是。咸丰皇帝在避暑山庄里贪女色、贪丝竹、贪美酒、贪鸦片!   一贪女色。有书记载:奕置兵败于不顾,携妃嫔游行园中,寄情于声色既聊以自娱,又自我麻醉。他有所谓汉女“四春”:牡丹春、海棠春、杏花春、陀罗春。此外还眷爱“天地一家春”,就是慈禧。还有野史说咸丰养着一位民间寡妇。《野史叟闻》记载:咸丰钟情于一位寡妇曹氏,山西人,长得秀美妖艳,妩媚动人。入宫以后,帝最眷之。野史类似的记载还有:“山西籍孀妇曹氏,风流姝(shū)丽,脚甚纤小,喜欢在鞋履上缀以明珠。咸丰帝召入宫中,最为眷爱。”   二贪丝竹。咸丰爱看戏,爱唱戏,有时粉墨登场。在热河行宫,他都经常点戏、看戏。他有时指导太监演戏,如《教子》、《八扯》等戏,还演唱过《朱仙镇》、《青石山》、《平安如意》等戏。他在热河逃难,更醉心于戏剧。他把升平署(宫廷戏班)招到承德行宫承差,亲点戏目,钦定角色。他在避暑山庄的烟波致爽殿听戏,几乎每天都要戏班承应,有时上午刚听过花唱,中午还要传旨清唱。天暖之后,有时在“如意洲”看戏。“如意洲”有水上戏台,凭水看戏,别有情趣。薛福成《庸盦笔记》记载:咸丰帝在热河不但围猎,而且观剧。“和议刚成,即召京师升平署人员,到热河行在唱戏,使咸丰帝乐不思蜀”。   三贪美酒。咸丰贪杯,一饮即醉,一醉便闹,大耍酒风。野史记载:“文宗嗜饮,每醉必盛怒。每怒必有一二内侍或宫女遭殃,其甚则虽所宠爱者,亦遭戮辱。幸免于死者,及醒而悔,必宠爱有加,多所赏赐,以偿其苦痛。然未几而醉,则故态复萌矣。”   四贪鸦片。咸丰继位不久,违背祖训,吸上鸦片,并美其名曰“益寿如意膏”。咸丰北狩热河后,京师被英法联军侵占。他不亲率军民抗击外敌侵略,却以吸食鸦片来刺激自己、麻醉自己。   咸丰帝,与其他的一些封建帝王一样,在一生中有败笔也有功劳,但是作为《北京条约》的直接签订责任人,他应该刻在中华民族的耻辱柱上,让那些赔款割地者引以为鉴! [编辑本段]后妃子女  皇后   孝德显皇后 萨克达氏   孝贞显皇后 钮祜禄氏 慈安太后   孝钦显皇后 叶赫那拉氏 慈禧太后   妃嫔   庄静皇贵妃 他他拉氏 丽妃   端恪皇贵妃 佟佳氏   玫贵妃 徐佳氏   婉贵妃 索绰络氏   璷妃 那拉氏   禧妃 察哈拉氏   吉妃 王氏   庆妃 索绰罗氏   云嫔 武佳氏   容嫔 伊尔根觉罗氏   璹嫔 那拉氏   瑃常在 名氏未知   鑫常在 名氏未知   玶常在 伊尔根觉罗氏   子女   长女 荣安固伦公主(庄静皇贵妃出)   长子 同治帝载淳(孝钦显皇后出)   次子 悯郡王(玫贵妃徐佳氏出) [编辑本段]相关史料  《清史稿 本纪二十》

咸丰帝纵情声色,为何死因是肺结核?

因为咸丰帝爱喝酒,而且对于自己的病情没有很认真的控制,觉得自己不会死。

咸丰死的时候慈禧多大

27岁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1836~1908年),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台惠征女。 1851年以秀女被选入宫,号懿贵人, 因得咸丰皇帝宠幸,1854年进封懿嫔。 1856年生子载淳。 1857年进位为“储秀宫懿贵妃”。 1861年8月,咸丰帝病死热河。 咸丰(89)死因(9)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