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孔子的弟子以孝出名的是谁 孔子弟子中最孝順的是誰?蘇軾兄弟惟一合作為他勒碑刻銘
孔子弟子中最孝順的是誰?蘇軾兄弟惟一合作為他勒碑刻銘 文 百川閔子騫,男,漢族,公元前536年生,壽命50歲。屬相虎,星座約為巨蟹座,山東濟南人。孔子弟子中最孝順的是誰?蘇軾兄弟惟一合作為他勒碑刻銘。
孔子弟子中最孝順的是誰?蘇軾兄弟惟一合作為他勒碑刻銘

文 | 百川
閔子騫,男,漢族,公元前536年生,壽命50歲。屬相虎,星座約為巨蟹座,山東濟南人。孔子弟子中最孝順的是誰?蘇軾兄弟惟一合作為他勒碑刻銘。
《論語·先進篇》有言:「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孔子說:「孝順啊閔子騫!他父母兄弟誇他
別人都不懷疑。 」
元代郭居敬編的《二十四孝》第五篇《蘆衣順母》記載「周閔損,字子騫,早年喪母。父娶後母,生二子,衣以錦絮;妒損,衣以蘆花。」
東周春秋時期的魯國人閔子騫,是孔門十哲之一。其中,以德行著稱的有: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特長的是:宰我,子貢。擅長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大咖:子游,子夏。
閔子騫早年母親去世,親父娶了繼母,生了兩個兒子。他們穿的冬衣,都是華麗的錦緞和上好的棉絮。繼母妒恨閔子騫,給他做的棉衣,裡面裝的卻是蘆葦花。
「父令損御車,體寒,手無法握住韁繩。父查知故,欲出後母。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母聞,悔改。」
這一年的寒冬臘月,父親讓閔子騫駕車出去辦事。閔子騫凍得夠嗆,手根本沒辦法握住韁繩。結果出了車禍,父親從車裡掉出來,被摔傷了。父親一怒之下,拿起鞭子就抽打閔子騫。
結果這一抽露了餡,閔子騫的棉衣被打破了,裡面露出來的不是棉花是蘆花!父親看此情景大驚,回到家裡後,就寫了一封休書,要把後妻攆出家門。
閔子騫急忙跪在父親面前求情,說:「繼母在只有您一個兒子受寒,繼母走了您三個兒子都孤單了。」繼母聽到這句話,也深受感動,當即表示悔改。一家人從此和諧相處。
約1500年之後的北宋時期,山東濟南秘書長蘇轍,撰文了一篇《齊州閔子祠堂記》,他的哥哥蘇軾親自用書法把它寫了出來,這是歷史可查的惟一一篇蘇軾兄弟二人合作的作品。
「歷城之東五里有丘焉,曰閔子之墓。墳而不廟,秩祀不至,邦人不寧,守土之吏將有舉焉而不克者。」
濟南歷城區往東五里,有一座墳丘,就是閔子騫的墓地。有墳無廟,沒法按例去祭祀,那一帶的人總感到不大安穩。地方官也想舉行一系列紀念活動,但終因無廟而不能實現。
公元1075年,當地的名望老人,找到濟南市長李公來,提議建閔子祠,得到市長的贊同,立即備齊人工,開始大規模修建。祠堂建好後,達到「百年之廢一日而舉」的良好效果。
同時舉行的祭祀活動,也非常正規和隆重:獻酒三次。用高檔的竹器和木製器皿盛裝祭品,司禮儐相也十分專業合規。「學士大夫觀禮祠下,咨嗟涕洟。」參與的學生官員都激動得落淚。
「有言者曰:惟夫子生於亂世,周流齊魯宋衛之間,無所不仕。其弟子之高第亦咸仕於諸國。」
有的人說,孔子生於亂世,周遊流浪在齊、魯、宋、衛諸國,並沒有說不出仕為官。他的學生中才高的人,也都去當官了。子貢、冉有、子游在魯國做官;子夏在魏國做官。
但孔門弟子,以德行著稱的四個人,只有仲弓一個人當過魯國權貴季康子的官,其他三人都沒做或不肯做官,季康子想請閔子騫任費城縣長,閔子騫卻說:「你再強迫我為官,我就到汶上去隱居。」
孔子是聖人,還不把做官當成骯髒的事,閔子騫等三人,卻不肯當官,這是為什麼呢?
「言未卒,有應者曰:子獨不見夫適東海者乎?」他的話沒完,有人便立即辨白:你沒見到東海去的人嗎?那海面遼闊,見不到邊; 海水很深,測不出它的深度。
因此,航海的船隻像山那樣大,船帆像天空的碩大雲朵。這種船才能衝破風濤而不翻覆。如果用江河上航行的船隻去渡東海,那麼,走十里就會因頂不住風浪而返回,航行百里就會沉沒。
春秋時期,周王朝衰弱,禮樂廢弛,天下混亂,想挽救那危局,比挽救航海帆船更加危險。孔子不顧風險而出仕,那是他的船大足堪憑藉。
子貢、冉有等積極出仕而忘返,他們之中,有的人所駕的只是條破船,不過試試而已,也是儘力而為的意思。閔子騫等三人不肯出仕,那是因為他們想像孔子那樣據有大船,卻力量、才能達不到。
國學名篇《千字文》有言「孝當竭力」,直譯為盡孝要竭盡全力。閔子騫深知「進則達濟天下,退則獨善其身」的道理,如果不能忠則盡命,那就做一位孝當竭力的孝聖吧。
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北宋)蘇轍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
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
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
船上載涼州。
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綺裘。
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
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驛,
依舊照離憂。
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
很赞哦! (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