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墓被盗 康熙陵墓被盗现场图片,康熙的景陵在1945年被盗了,但现在地宫里面到
康熙陵墓被盗现场图片,康熙的景陵在1945年被盗了,但现在地宫里面到
康熙的景陵在1945年被盗了,但现在地宫里面到底怎样?地宫里的人尸体怎样?
景陵随葬珍宝全部盗走,康熙皇帝及四后一皇贵妃的骸骨散落在地宫之中,一片狼藉惨不忍睹。
景陵地宫的盗口一直没有被封,直到1952年清东陵文物保管所成立才封住盗口。为保护遭受过盗墓厄运的景陵地宫与其内康熙皇帝的骨骸,有关部门在清理地宫后,决定暂时对游人不予开放景陵地宫。
1995年到1996年,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对景陵的地面建筑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修缮,使景陵的地面建筑基本上已经恢复历史原貌。
扩展资料
皇陵概括
民间在历史上能称为“大帝”的,康熙皇帝算一位。
康熙皇帝可以说是清朝入关后文治武功最为厉害的一位。他在位61年,在位期间就为自己选择并建造了陵墓。
康熙皇帝死后葬于河北遵化的清东陵。
这处皇家陵园有顺治皇帝的孝陵、孝庄太后的昭西陵,还有康熙后世子孙乾隆皇帝的裕陵、咸丰皇帝定陵、同治皇帝惠陵。
康熙皇帝的陵莫叫景陵。
康熙陵墓挺有特点,空中看整个景陵是一个半圆状。在景陵高低错落有致的建筑看,地位高的皇陵居中,而地位低的妃子则在康熙陵墓的后面。
景陵的地宫中,除了康熙的灵柩外,还有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及敬敏皇贵妃。景陵中还有48位妃嫔,外加康熙皇子第18个儿子胤衸。
陪葬康熙皇帝的妃嫔主要是温僖贵妃加上11个妃子,她们分别是慧妃、惠妃、宜妃、荣妃、平妃、良妃、宣妃、成妃、顺懿密妃、纯裕勤妃、定妃;
还有8个嫔,10个贵人,9个常在,9个答应。
康熙大部分后妃都陪葬他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景陵
康熙的陵墓被盗掘了吗?
景陵被盗案
康熙帝在位61年,活了69岁,开创了康乾盛世,为清王朝积攒了大量珍宝。而且,康熙帝首开皇帝不火化实行土葬的先河(棺葬可以随葬大量珍宝以填补棺缝)。这就给那些贪心的盗墓贼留下了幻想,认为景陵地宫中一定葬有大量珍宝,于是,发生了景陵盗案。 在惊人动魄的1928年7月那场东陵大盗案期间,景陵地面建筑就已残缺不全,一些木件多有盗损。据后来负责重殓的宗室载泽等记忆,景陵小碑亭周围柁云均失,天花板丢失3块,神厨库门窗均失,枋檩柱有失落,东西朝房门窗坎框枋全失,东西班房木架全失,墙坍塌,隆恩门匾额失,门扇上门钉全失,枋子天花板全无,隆恩殿石栏有毁,隔扇、坎框、窗棂、天花板全失,神龛全失,佛楼隔扇丢失4件,琉璃门坎框全失,铜缸仅存有1件,宝城明楼的门窗隔扇天花板全失,枋子不全。尽管如此,由于当时的民风还比较纯朴,景陵地宫还未发生像慈禧、乾隆那样的发棺场尸大案。 可是,到1945年日本投降,国共正处在开战前夕,时局动荡,东陵一带沉寂了多年的盗匪便又开始活跃起来。这样,景陵地宫便遭到了灭顶之灾。 景陵的地宫同已开放的裕陵地宫一样,为9券4门式结构,异常坚固,要想盗掘进去谈何容易!但清附地宫同明陵地宫相比,却又显得十分简单,即地宫入口明显,就在月牙城内,琉璃照壁下线正中处。 1945年8月,当地人张某带许多人来到景陵,在陵院内拆了一大堆砖,也未能进入,于是派出不少人站岗,让精明强干的人整整刨了一夜,才得以进入地宫之中。由于正处雨季,地宫内积水很多,当盗匪们来到金券中时,看到许多棺椁。盗贼急切地用斧劈棺时,棺内突然冒出火来,当场烧伤了2个人,吓得匪徒们四散而去。过了一会儿,看看没什么支静,盗匪才再次进入地宫之中。 从景陵盗走的珍宝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康熙帝的殉品“九龙玉杯”了。九龙玉杯为玉质,长方形,高3公分,宽4公分,长6公分,有盖。玉杯4角各有二龙戏珠,共8条龙,把手为1条龙,合计9条龙。这件十分名贵的酒杯,只要盛满洒,就可以从杯里看到9条翻转的蛟龙,似在翻腾的大海中追逐嬉闹。传说康熙年间,杨香武曾3盗九龙玉杯而未果。康熙帝死后,将这件名贵的酒杯带入棺中。这件珍品后来落入当地一名盗墓者手中,经多方努力工作,这名盗墓者交出了九龙玉杯。可是,时光流转,九龙玉杯现已不知下落。景陵这次被盗开后,由于一直未封住地宫入口,加之无人管理,以后又多次被“扫仓”,珍贵文物已荡然无存。 为了打击盗陵犯,震慑犯罪,我党和政府极为重视这次盗陵事件,派出专门干部处理此案。那些盗陵案犯纷纷落网,其中,有6名重犯被游行于市之后,押往景陵大碑楼,执行枪决。 虽然这些犯罪分子被正法了,可那些珍贵的文物却流落各地.......康熙的陵墓被盗掘过吗?
康熙的陵墓被盗掘过。第一次盗墓行为发生在1928年,由孙殿英领兵盗掘景陵;第二次则发生在1945年,由不知名的土匪领兵盗掘景陵。
1928年夏,孙殿英率部驻扎蓟县马伸桥,随后,军阀孙殿英在河北省遵化县成功的完成了盗陵。
1945年日本投降后,清东陵附近的一些土匪掀起了第二次盗掘清东陵文物的狂潮。同年9月当地一个姓张的人纠集约300余人对景陵展开了大规模的盗掘,将尘封了200余年的景陵地宫打开把随葬珍宝全部盗走。

扩展资料:
康熙的陵墓历经风雨
景陵发生过两次重大火灾,分别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和1952年。光绪年间的那场大火烧毁了隆恩殿,直至宣统年间才完成重建,着火原因至今未知,怀疑是由于守陵大臣玩忽职守,误使火种进入以木制为主的宫殿而引起的。而1952年的那次则是由于接触雷电引起的。另外还有多次火灾。
景陵地宫的盗口一直“对外开放”了7年,直到1952年清东陵景陵被雷火烧毁的大碑楼成立了文物保管所,当时的工作人员,把景陵的盗洞口密封起来,但是对地宫里面没有做任何清理。
1995年到1996年,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对景陵的地面建筑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修缮,使景陵的地面建筑基本上已经恢复历史原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景陵
地宫(20)的人(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