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上有名的哈巴狗人物 和狗有关的历史人物

火烧 2022-12-05 04:18:04 1099
和狗有关的历史人物 1.中国历史上与狗有关的历史名人署名陶潜的《续搜神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晋代有个姓杨的后生,养了一条狗,他与这狗出入相随,形影不离。一次,他喝醉了酒,路过一片沼泽地,躺到草地上就睡

和狗有关的历史人物  

1.中国历史上与狗有关的历史名人

署名陶潜的《续搜神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晋代有个姓杨的后生,养了一条狗,他与这狗出入相随,形影不离。一次,他喝醉了酒,路过一片沼泽地,躺到草地上就睡着了。时逢野火燎原,风势正盛。狗惊恐大叫,可是这后生酣睡不起。狗情急生智,跳到了水里,带上一身水,洒在了后生所卧的草地上。这样反复多次,周围的草变得湿漉漉,这后生也避免了一场灾祸,而狗却因之累死了。

唐人《集异记》亦云:有个叫柳超的朝官,因犯了王法,被贬到了江水,随从只有二奴一狗。两个奴才图谋不轨,想谋害主人,窃资逃走。狗得知内情,便咬死了两个奴才,保全了主人。

在满族的传说中,狗曾救过少年努尔哈赤的命:明军追杀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又饥又渴,昏倒在草野。明军放火想烧死他,而狗却蘸水灭了火,救了努尔哈赤。

《晋书·陆机传》载:陆机羁寓京师,与家人久无书信来往,他思家心切,请求自己驯养的一条名叫黄耳的狗帮忙。狗摇尾允肯,遂修书系于狗项。狗寻路南走,将书信送回家,随后又带回了家里的消息。此后即因以为常。像类似的动人故事实在是太多了。从这些记载者与传说者那欣赏的笔触中,我们看到了人们对狗品格的褒扬。

希望对你有帮助

2.中国历史上与狗有关的历史名人

署名陶潜的《续搜神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晋代有个姓杨的后生,养了一条狗,他与这狗出入相随,形影不离。

一次,他喝醉了酒,路过一片沼泽地,躺到草地上就睡着了。时逢野火燎原,风势正盛。

狗惊恐大叫,可是这后生酣睡不起。狗情急生智,跳到了水里,带上一身水,洒在了后生所卧的草地上。

这样反复多次,周围的草变得湿漉漉,这后生也避免了一场灾祸,而狗却因之累死了。 唐人《集异记》亦云:有个叫柳超的朝官,因犯了王法,被贬到了江水,随从只有二奴一狗。

两个奴才图谋不轨,想谋害主人,窃资逃走。狗得知内情,便咬死了两个奴才,保全了主人。

在满族的传说中,狗曾救过少年努尔哈赤的命:明军追杀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又饥又渴,昏倒在草野。明军放火想烧死他,而狗却蘸水灭了火,救了努尔哈赤。

《晋书·陆机传》载:陆机羁寓京师,与家人久无书信来往,他思家心切,请求自己驯养的一条名叫黄耳的狗帮忙。狗摇尾允肯,遂修书系于狗项。

狗寻路南走,将书信送回家,随后又带回了家里的消息。此后即因以为常。

像类似的动人故事实在是太多了。从这些记载者与传说者那欣赏的笔触中,我们看到了人们对狗品格的褒扬。

希望对你有帮助。

3.与鸡鸟狗盗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孟尝君

故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成语“鸡呜狗盗”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的人。 战国时候,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客,号称宾客三千。他对宾客是来者不拒,有才能的让他们各尽其能,没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

有一次,孟尝君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秦昭王将他留下,想让他当相国。孟尝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来。不久,大臣们劝秦王说:“留下孟尝君对秦国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齐国有封地,有家人,怎么会真心为秦国办事呢?”秦昭王觉得有理,便改变了主意,把孟尝君和他的手下人软禁起来,只等找个借口杀掉。

泰昭王有个最受宠爱的妃子,只要妃子说一,昭王绝不说二。孟尝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应了,条件是拿齐国那一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报酬。这可叫孟尝君作难了,因为刚到秦国,他便把这件狐白裘献给了秦昭王。就在这时候,有一个门说:“我能把狐白裘找来!”说完就走了。

原来这个门客最善于钻狗洞偷东西。他先摸清情况,知道昭王特别喜爱那件狐裘,一时舍不得穿,放在宫中的精品贮藏室里。他便借着月光,逃过巡逻人的眼睛,轻易地钻进贮藏室把狐裘偷出来。妃子见到狐白裘高兴极了,想方设法说服秦昭王放弃了杀孟尝君的念头,并准备过两天为他饯行,送他回齐国。

孟尝君可不敢再等过两天,立即率领手下人连夜偷偷骑马向东快奔。到了函谷关(在现在河南省灵宝县,当时是秦国的东大门)正是半夜。按秦国法规,函谷关每天鸡叫才开门,半夜时候,鸡可怎么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时,只听见几声“喔,喔,喔”的雄鸡啼鸣,接着,城关外的雄鸡都打鸣了。原来,孟尝君的另一个门客会学鸡叫,而鸡是只要听到第一声啼叫就立刻会跟着叫起来的。怎么还没睡蹭实鸡就叫了呢?守关的士兵虽然觉得奇怪,但也只得起来打开关门,放他们出去。

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尝君一行已经逃走,立刻派出人马追赶。追到函谷关,人家已经出关多时了。

孟尝君靠着鸡鸣狗盗之士逃回了齐国。

4.与狗有关的历史故事

超感人的狗和主人的故事

一天,一个盲人带着他的导盲犬过街时,一辆大卡车失去控制,直冲过来,盲人当场被撞死,他的导盲犬为了守卫主人,也一起惨死在车轮底下。主人和狗一起到了天堂门前。 一个天使拦住他俩,为难地说:“对不起,现在天堂只剩下一个名额,你们两个必须有一个去地狱。” 主人一听,连忙问:“我的狗又不知道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能不能让我来决定谁去天堂呢?”天使鄙视地看了这个主人一眼,皱起了眉头,她想了想,说:“很抱歉,先生,每一个灵魂都是平等的,你们要通过比赛决定由谁上天堂。”主人失望地问:“哦,什么比赛呢?”天使说:“这个比赛很简单,就是赛跑,从这里跑到天堂的大门,谁先到达目的地,谁就可以上天堂。不过,你也别担心,因为你已经死了,所以不再是瞎子,而且灵魂的速度和肉体无关,越单纯善良的人速度越快。”主人想了想,同意了。天使让主人和狗准备好,就宣布比赛开始。她满心以为主人为了进天堂,会拼命往前奔,谁知主人一点也不忙,慢吞吞地往前走着。更令天使吃惊的是,那条寻盲犬也没有奔跑,它配合着主人的步调在旁边慢慢跟着,一步也不肯离开主人。天使恍然大悟:原来,多年来这条导盲犬已经养成了习惯,永远跟着主人行动,在主人的前方守护着他。可恶的主人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才胸有成竹,稳操胜券,他只要在天堂门口叫他的狗停下,就能轻轻松松赢得比赛。天使看着这条忠心耿耿的狗,心里很难过,她大声对狗说:“你已经为主人献出了生命,现在,你这个主人不再是瞎子,你也不用领着他走路了,你快跑进天堂吧!”可是,无论是主人还是他的狗,都像是没有听到天使的话一样,仍然慢吞吞往前走,好像在街上散步似的。果然,离终点还有几步的时候,主人发出一声口令,狗听话地坐下了,天使用鄙视的眼神看着魅恕? 这时,主人笑了,他扭过头对天使说:“我终于把我的狗送到天堂了,我最担心的就是它根本不想上天堂,只想跟我在一起……所以我才想帮它决定,请你照顾好它。”天使愣住了。

主人留恋地看着自己的狗,又说:“能够用比赛的方式决定真是太好了,只要我再让它往前走几步,它就可以上天堂了。不过它陪伴了我那么多年,这是我第一次可以用自己的眼睛看着它,所以我忍不住想要慢慢地走,多看它一会儿。如果可以的话,我真希望永远看着它走下去。不过天堂到了,那才是它该去的地方,请你照顾好它。”说完这些话,主人向狗发出了前进的命令,就在狗到达终点的那一刹那,主人像一片羽毛似的落向地狱的方向。他的狗见了,急忙掉转头,追着主人狂奔。满心懊悔的天使张开翅膀追过去,想要抓住导盲犬,不过那是世界是最纯洁善良的灵魂,速度远比天堂所有的天使都快。所以导盲犬又跟主人在一起了,即使是在地狱,导盲犬也永远守护着它的主人。天使久久地站在那里,喃喃说道:“我一开始就错了,这两个灵魂是一体的,他们不能分开……”

解读

动物们相对于万物之灵的人来说,也许少了一些人的灵性、智慧,但也少了许多人类的特质,包括自私、贪心、善变、邪恶等等。所以,很多时候,动物们相对的单纯,让我们人类感到动物实在要可爱得多。纷扰人世的尔虞我诈,已经在无形中将我们塑造成文中的“天使”。即便是天使,一旦戴上了有色眼睛,天堂也开始变得混沌。深深感动于盲人与导盲犬之间的那份真情中,“不怨不猜,不离不弃”,这种即便是人类也难以拥有的情感,却在一个盲人与一只狗的故事中得到真切的体现。我们是应该觉得悲哀,还是庆幸?最后想说的是,即使是天使,也难有世界上最纯洁善良的灵魂,自以为是天使的人,当有一天面对天堂和地狱两个选择时,还会是天使吗?

不知道算不算历史……

5.属狗的名人有哪些,盘点历史上属狗的名人

孔子(前551--479年)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吴大帝孙权(182--252年)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继承父兄业,坐领江东以抗曹刘。

前秦大帝苻坚(338--385年)十六国时期前秦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统帅。

唐高祖李渊(566--635年)唐朝开国皇帝,隋朝时封唐公,自太原起兵攻下长安,代隋而立。

唐三藏(602--664年)本名陈袆,法名玄奘,世称“唐僧”,唐代伟大的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

李淳风(602--670年)唐代天文学家、数学家,占卜大师。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书法家,画家,书法上自创“瘦金体”。政治昏庸,致使北宋被金灭。

朱熹(1130--1200年)南宋诗人、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海瑞(1514--1587年)明朝中期著名回族政治家。做官期间清廉自洁,甚得民心。

黄宗羲(1610--1695年)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史学家。

洪秀全(1814--1864年)太平天国起义军领袖,自封“天王”,后期昏庸,起义失败。

6.与鸡鸟狗盗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孟尝君 故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成语“鸡呜狗盗”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的人。 战国时候,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客,号称宾客三千。

历史上有名的哈巴狗人物 和狗有关的历史人物

他对宾客是来者不拒,有才能的让他们各尽其能,没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 有一次,孟尝君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

秦昭王将他留下,想让他当相国。孟尝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来。

不久,大臣们劝秦王说:“留下孟尝君对秦国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齐国有封地,有家人,怎么会真心为秦国办事呢?”秦昭王觉得有理,便改变了主意,把孟尝君和他的手下人软禁起来,只等找个借口杀掉。 泰昭王有个最受宠爱的妃子,只要妃子说一,昭王绝不说二。

孟尝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应了,条件是拿齐国那一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报酬。

这可叫孟尝君作难了,因为刚到秦国,他便把这件狐白裘献给了秦昭王。就在这时候,有一个门说:“我能把狐白裘找来!”说完就走了。

原来这个门客最善于钻狗洞偷东西。他先摸清情况,知道昭王特别喜爱那件狐裘,一时舍不得穿,放在宫中的精品贮藏室里。

他便借着月光,逃过巡逻人的眼睛,轻易地钻进贮藏室把狐裘偷出来。妃子见到狐白裘高兴极了,想方设法说服秦昭王放弃了杀孟尝君的念头,并准备过两天为他饯行,送他回齐国。

孟尝君可不敢再等过两天,立即率领手下人连夜偷偷骑马向东快奔。到了函谷关(在现在河南省灵宝县,当时是秦国的东大门)正是半夜。

按秦国法规,函谷关每天鸡叫才开门,半夜时候,鸡可怎么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时,只听见几声“喔,喔,喔”的雄鸡啼鸣,接着,城关外的雄鸡都打鸣了。原来,孟尝君的另一个门客会学鸡叫,而鸡是只要听到第一声啼叫就立刻会跟着叫起来的。

怎么还没睡蹭实鸡就叫了呢?守关的士兵虽然觉得奇怪,但也只得起来打开关门,放他们出去。 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尝君一行已经逃走,立刻派出人马追赶。

追到函谷关,人家已经出关多时了。 孟尝君靠着鸡鸣狗盗之士逃回了齐国。

7.狗的历史

狗以及被人类所用在4万年前~1.5万年前。

物种演化: 犬类祖先 没有人确切知道人与狼第一次互动发生在什么时候。有科学家认为可能是在5万年之前,因为至少要花这么久的时间野狼才能发展出如今的基因差异。

当时人与野狼分布在地球表面的许多地方,演化过程可能发生在好几个不同的地区。有些学者则认为狼在14000年前,甚至可能在16000年前的亚洲东南部,就已经被人类从野生狼驯化为家畜、即狗,用来玩、打猎、看家护院。

狗起源于狼,已经得到了共识,但围绕着具体的发源地和时间则是众说纷纭。最早的狗化石证据是来自于德国14000年前的一个下颌骨化石,这些考古学证据支持狗是起源于西南亚或者欧洲,而另一方面,狗的骨骼学鉴定特征提示狗可能起源于狼,由此提出了狗的东亚起源说。

此外,不同品种的狗在形态上极富多样性,似乎又倾向于狗起源于不同地理群体的狼的假说。仅靠考古学,是很难提供有关狗起源的可靠线索。

(续内容/点击: ) 驯化历程 人狗相处和谐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人员分别从比利时和西伯利亚地区出土的两个距今至少3.3万年前的狗头骨表明,狗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被人类的驯服。 研究人员称,这两只狗的鼻子较短、下颚较宽,而如狼一般的野生动物则需要用细长的鼻子和较窄的下颚捕捉猎物。

他们据此认为,这表明我们的祖先早就开始驯养狗,以抵御危险,排遣寂寞。研究人员还认为,狗可能是人类驯养的第一种动物,在时间上远远早于家畜。

(续内容/点击: ) 基因密码 狗的进化与淀粉消化有关:来自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比较狗和狼的全基因组,揭示了在野生犬进化为人类最好的朋友这一过程中发生了许多的改变。不出所料的是,这些差异性区域有许多都影响了大脑,这或许可以解释狼与狗之间的性情差异。

此外,这一比较研究还指出了几个与消化相关的区域,包括帮助分解淀粉的基因。 研究人员表示,通过找到人类,食用人类的剩饭剩菜,狗有可能进行了自我驯化。

以色列化石及遗传研究将狗的驯化时期确定为大约1万年前,与农业革命时期相吻合,那时人类从游牧狩猎者转变为在定居点耕作及生活。一些科学家们认为,狼被吸引到了这些早期定居点的垃圾场,以蔬菜和谷类植物剩饭菜为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