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大婬戒释名】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火烧 2021-08-20 08:30:26 1044
【大婬戒释名】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亦名:婬戒释名, 子题:不净行戒、非梵行、婬戒 、戒婬、婬行,戒本疏‧四波罗夷法:「(一、引相传解)(一﹑释不净行戒)言不净行戒者,爱染污心,名为不净;随染境界,污

【大婬戒释名】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大婬戒释名】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亦名:婬戒释名, 子题:不净行戒、非梵行、婬戒 、戒婬、婬行,戒本疏‧四波罗夷法:「(一、引相传解)(一﹑释不净行戒)言不净行戒者,爱染污心,名为不净;随染境界,污净戒品,故名为行。行,即业也,谓所防之罪。戒者,能治之行。能所通举,故曰不净行戒。……(二﹑释非梵行戒)又戒亦名非梵行也。梵者,天音,唐言为净;净者,圣也。出家所为,求圣兴行,今污净戒,退失圣法,故云非梵行也。此与前解,言同义异,文中自列。(二、正明今解)上来相传师资如此。今约经律云婬戒。……(一﹑贴释戒名)言此比丘,性无正慧,随尘封附,迷著深结,名之为婬;圣知非法,制教防约,依教起行,无由可染,故名为戒。(二﹑会通语别)若作此解,不律仪也。何以知之?既言婬戒、盗戒,明知非善法也。然随俗相,语法不同。西梵所传,前列其境,后以心缘,如钟打、佛礼之类也。故使经律有斯例矣。若据东夏,先能后所,故应号之为戒婬耳。若谓婬戒,从本从义也;若谓戒婬,从末从时也。两通俱得,慎勿迷名。」(戒疏记卷五‧四○‧一),戒本疏‧四波罗夷法:「戒名大婬。婬名是一,而有小大之殊。如漏触语,同成婬行。此就触境有内外也,在内则夷,在外则残也。如尼两触,夷兰二结,相可知也。」,行宗记释云:「释名中,初标示通别。如下,引戒显相,初明通滥。此下,明所简。内局三道,外通一身。下引尼例,律制,腋已下,膝已上,腕已后,身分犯夷,余处犯兰。以尼内外俱重,与僧不同。然于外触,自分重轻,颇同上义。」(戒疏记卷五‧四七‧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