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物品 古代出家人身必十八物件
古代出家人身必十八物件
>
佛陀弟子托乞食(片源:料片)
>
突吉,是中垢。(片源:料片)
>
步行振出,以警示路上的。(片源:料片)
大乘比丘游行方,托乞食之,身上常十八物件“十八物”。不,在原始佛教教中,僧人所有物只有六,又“六物”。“六物”和“十八物”具都有什?

六物指比丘不可身的六具,又“比丘六物”,包括:
一、僧伽梨,又大衣或者重衣,也就是九衣。
二、郁多僧,又上衣,也就是七衣。
三、安陀,又衣,也就是五衣。
以上三者合“三衣”,又支伐或袈裟。
四、波,指用於食的盂。
五、尼但那,坐具。
六、哩哩伐,指漉水囊。
十八物指古代大乘比丘身的十八物,《梵》:“菩行陀及游方,行百千,此十八物常其身。”是哪十八物呢?具如下――
一、枝:又叫木,是用清除口臭的木片。
二、澡豆:指由大豆、小豆、豌豆等磨成的粉末,用沐浴、洗。
三、三衣:指僧伽梨、郁多僧、安陀三衣。
四、瓶:又叫“持”,就是水瓶,盛水供洗或水之用。
五、:又“量器”,盛食物的用具。
六、坐具:坐之,敷於地上或床上的布。
七、杖:部的杖,步行振出,以警示路上的,或行乞起人家注意。
八、香:用香招佛。
九、漉水囊:又漉囊、漉袋或水,用於水中之。
十、手巾:拭手的布,包括拭面巾、拭身巾、拭巾等。
十一、刀子:用截衣、剃、截爪。
十二、火燧:打火器具。
十三、子:用拔鼻毛或拔刺。
十四、床:用制作的床,便於安坐禅。
十五、:佛所的典。
十六、律:戒本。
十七、佛像:供而身。
十八、菩像:供而身。
十八物都是大乘比丘所持,缺少其中一就犯下垢罪。其中,又分重、中、三品:三衣,是重垢;突吉,是中垢;其余物,是垢。小乘比丘用其中六,即三衣、盂、坐具、漉水囊,通“比丘六物”(如前“六物”所)。
於十八物的具名目,不同著作也有出入,如智《菩戒疏》卷下就是上列十八物;《梵菩戒本述》三衣三,合律、佛像菩像各一物;寂《梵菩戒本疏》除去枝和澡豆,又三衣三,成十八。
看到,你是否得很不可思?原古代出家人在外游化,竟然要身多西,不“犯罪”,真是不可思!不十八物中我也可以看出,出家人考事件真可面面俱到、融,值得世生用心,想不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