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皇太极后面有哪些皇帝 皇太极后面是哪位皇上,皇太极之后的皇帝都有谁?

火烧 2023-01-20 04:09:37 1050
皇太极后面是哪位皇上,皇太极之后的皇帝都有谁? 皇太极之后的皇帝都有谁?顺治: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6岁即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

皇太极后面是哪位皇上,皇太极之后的皇帝都有谁?  

皇太极之后的皇帝都有谁?

顺治: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6岁即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

4.康熙: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5.雍正: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 6.乾隆: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 7.嘉庆: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 (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时年27岁。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在位25年。 8.道光: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为道光元年,时年29岁。在位30年。 9.咸丰: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即位,以次年为咸丰元年,时年20岁。在位11年。 10.同治: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清朝入关后第八位皇帝。5岁即帝位,终身成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傀儡。 11.光绪: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1871—1908年),清朝入关后第九位皇帝。醇亲王奕譞之子,因其冲龄践祚,导致慈禧太后第二次垂帘听政。在其亲政期间,甲午之战中他力主反击,大力支持维新变法,但因变法失败而遭幽禁,直至去世。 12.宣统: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醇亲王载沣之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即皇帝位。1911年2月12日,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退位。此后,以逊帝身份居住在皇宫。1924年11月5日,被冯玉祥驱逐出宫

历史上的皇太极是哪位皇帝?在位时间是多少?

姓名:爱新觉罗

历史上的皇太极是哪位皇帝?在位时间是多少?

皇太极是清朝的清太宗,在位17年。

皇太极出生于明万历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1592年11月28日)申时,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从小就受到努尔哈赤的喜爱。皇太极自小跟随父兄,满族及先世女真人素以尚武著称,皇太极向他父亲学习本民族的传统风俗,从小就参加打猎,练得勇力过人,步射骑射,矢不虚发。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因宁远之战失败抑郁而逝,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改次年为天聪元年。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并且迫使李氏朝鲜臣服于清朝。在崇德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生俘洪承畴,自此明朝关外精锐丧失殆尽,宁锦防线彻底崩溃,清军入关已成必然之势。

崇德八年(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极猝死于盛京后宫,年52岁。谥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文皇帝,后累加谥为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沈阳昭陵,死后其第九子福临即位。

扩展资料:

皇太极是继努尔哈赤之后又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为大清皇朝定鼎燕京,统一华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皇太极在继位后的数年里,先后纠正了先父努尔哈赤的错误政策,完善了后金的政府体制,加强了君主专制集权。他确定统一华夏的宏伟目标,为大清建国史上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改族名女真为满洲,另一件是改国号大金为大清。

然而皇太极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带着两个遗憾离开了人间:

第一个遗憾是储位未定,皇太极白天还在处理政事,夜里突然就死了,没有来得及处理后事,没有顾得上定立储君,这是他的第一个遗憾。

第二个遗憾是大勋未集,就是皇太极要迁都北京、统一中原,这个宏伟的志愿在他死前未能实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皇太极

清朝各皇帝,从第一位到最后一位分别是谁

清朝总共有十二个皇帝,清朝的皇帝列表分别是(括弧内是年号):努尔哈赤(后金天命汗);皇太极(后金天聪汗,改元为清后年号崇德)、福临(顺治);玄烨(康熙)、胤禛(雍正)、弘历(乾隆)、顒琰(嘉庆)、旻宁(道光)、奕詝(咸丰)、载淳(同治)、 载湉(光绪)、溥仪(宣统)。

1、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1626年):明建州左卫都指挥使爱新觉罗·塔克世之子,其祖父和父亲死后,袭任建州左卫指挥使,后累加官至建州左卫都督佥事,龙虎将军,五次入京觐见,获赐龙虎宝剑和蟒袍玉带。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年号天命。万历四十六年四月(1618年)即后金天命三年四月,正式起兵反明。其称汗10年,死后葬于福陵(今沈阳东陵),庙号“太祖”。 2、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643年):努尔哈赤第八子,原名不详,后定名为皇太极。天命十一年九月(1626年9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十年五月(1636年5月)在盛京(沈阳)称帝,建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改族名为满洲。崇德八年八月(1643年8月)猝死,葬于昭陵(今沈阳北陵),庙号“太宗”。 3、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皇太极猝死后,满洲贵族内部爆发了激烈的斗争,最终推出年仅六岁的福临继承帝位,由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共同辅政,次年改元顺治。 顺治十八年正月(1661年)年仅24岁的福临得天花病死,葬于清东陵之孝陵,庙号“世祖”。 4、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1722年):福临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福临病逝后,其生母布木布泰(谥号:孝庄文皇后)以遗诏的形式册立玄烨为皇太子,并继位为帝,次年改元康熙。 其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六十一年冬(1722年)其病死于畅春园,庙号“圣祖”,葬于景陵。 5、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735年):玄烨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其经过激烈的储位斗争,在玄烨死后得以胜出继位,次年改元雍正。雍正十三年八月(1735年)突然驾崩,葬于清西陵之泰陵,庙号“世宗”。 6、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1799年):胤禛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 雍正元年八月(1723年8月),胤禛亲书立储密旨,立弘历为继承人,藏于鐍匣,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雍正十三年九月(1735年),弘历即皇帝位,以明年为乾隆元年。乾隆六十年九月(1795年),弘历宣示建储密旨,立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定明年归政,改为嘉庆元年。嘉庆四年正月(1799年),弘历于养心殿逝世,葬于裕陵,庙号“高宗”。 7、爱新觉罗·顒琰(1760年-1820年):原名永琰,弘历十五子,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在永琏、永琮相继死去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密建为皇储。乾隆六十年九月(1795年)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1820年)在承德避暑山庄病死,葬于清西陵之昌陵,庙号“仁宗”。 8、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1850年):原名绵宁,顒琰次子,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二十五年七月,顒琰病重后,众大臣当众开启乾清宫的鐍匣,宣布嘉庆四年的诏书,立旻宁为皇太子。顒琰病逝后,众人当日就护送其灵柩回北京。八月,旻宁登基,次年改元道光。道光三十年正月(1850年),旻宁病重,召众大臣公启秘匣,宣示御书“皇四子立为皇太子,封皇六子奕欣为恭亲王”。二月病逝,葬于慕陵,庙号“宣宗”。 9、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1861年):旻宁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即位,以次年为咸丰元年。咸丰十年九月(1860年)英法联军逼近北京,奕詝携亲眷逃往承德避暑山庄。咸丰十一年七月(1861年)病逝,葬于清东陵定陵,庙号“文宗”。 10、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1875年):奕詝长子,清朝入关后第八位皇帝。咸丰十一年七月(1861年)奕詝病重,召见众大臣“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载淳时年5岁,其生母叶赫那拉氏(即慈禧太后)联合皇后钮祜禄氏(即慈安太后)以及恭亲王奕䜣等人发动事变后,垂帘听政,改年号“祺祥”为“同治”。同治十三年,载淳病逝,葬于清东陵惠陵,庙号“穆宗”。 11、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1908年):醇亲王奕譞次子,清朝入关后第九位皇帝。因载淳病逝后无子,慈禧太后将其妹妹和奕譞的儿子——四岁的载湉,过继给奕詝,并登基为帝,次年改元光绪。光绪三十四年冬(1908年),载湉病逝,葬于清西陵崇陵,庙号“德宗”。 12、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1967年):第二代醇亲王载沣长子,清朝末代皇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载湉病重,慈禧太后下令将溥仪养育在宫中,11月载湉去世,慈禧太后命溥仪继承皇统,过继给载淳,同时兼承载湉之祧,次年改元宣统。宣统三年十月(1911年10月)爆发了武昌起义,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带着年仅6岁的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祚终。

清朝的开朝皇帝是哪位?皇太极还是顺治?

1、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于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是清朝的奠基人和实际缔造者,被追尊为清太祖。

2、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第八子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于1636年改国号为清,是清朝的开国皇帝。 3、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第九子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于1644年统一全国,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

沈阳北陵葬的是哪位皇帝

是清朝的皇太极。

清昭陵,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的陵墓,位于沈阳(盛京)古城北约十华里,因此也称"北陵"。

陵园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的平面布局遵循“前朝后寝”的陵寝原则,自南向北由前、中、后三个部分组成,其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两侧对称排列,系仿自明朝皇陵而又具有满族陵寝的特点。

清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还葬有麟趾宫贵妃、洐庆宫淑妃等一批后妃佳丽,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

扩展资料: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又译黄台吉 、洪太主。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第二位大汗、清朝开国皇帝。

皇太极自少年起常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改次年为天聪元年。

皇太极即位之后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在战略上定先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后顾之忧的战略方针。对明则采纳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削弱明朝实力,志在入关夺取全国政权。

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并且迫使李氏朝鲜臣服于清朝。在崇德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生俘洪承畴,自此明朝关外精锐丧失殆尽,宁锦防线彻底崩溃,清军入关已成必然之势 。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他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葬于沈阳昭陵,死后其第九子福临即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昭陵

请问康熙后面是哪一个皇帝……还有清朝的皇帝的顺序是?

康熙后面的皇帝是雍正皇帝。

清朝皇帝的顺序是: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皇帝、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嘉庆皇帝、道光皇帝、咸丰皇帝、同治皇帝、光绪皇帝、宣统皇帝。

雍正皇帝1678年的12月13日在北京紫禁城永和宫出生,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也是清王朝入主北京以后的第三位皇帝,蒙古人尊称其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

是康熙帝皇帝的第四个儿子,母亲是孝恭仁皇后,在1698年,雍正皇帝胤禛被封为贝勒,后来因为康熙皇帝赏识他的才干,在1709年的时候又加封为和硕雍亲王。

在康熙皇帝第二次废掉了太子胤扔以后,胤禛积极的经营着秘密夺储行动,并且成功的在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病逝畅春园以后,继承了皇位,在继承皇位第二年的时候胤禛改国号为雍正。

扩展资料:

1、皇太极:在皇太极在位期间,虽然说并没有做出什么重大贡献,但是如果说没有他一系列的政策和改革的话,后来清朝的政治根基也不会如此稳定。由此可见,对于清朝来讲,皇太极在这其中,应该是一个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的角色了。

2、雍正皇帝:在清朝几百年的历史当中,雍正是最具有争议性的一个皇帝。首先,对于雍正皇帝登上皇位的合理性,就一直都是历史学家们所疑惑的问题,毕竟在他还是皇子的阶段当中。

他并不是众多子嗣当中最优秀的那个。而后更是历经九子夺嫡后,才顺利继承皇位。但是不管怎样,虽然说雍正皇帝在位的时间比较短暂。

但是他所建立起来的军机处,却成为了清朝后续政治的一个改革性存在。不仅如此,就在他在位的短短十年时间当中,他可谓是把清朝的国库填得满满的。

3、乾隆皇帝:在他执政期间,可以说清朝时处于一个盛世状态当中。对于乾隆来说了,他从小就能够受到爷爷康熙皇帝的宠爱与培养。

甚至有的人认为,雍正皇帝之所以能够成功上位,也是因为康熙在内心当中希望自己的这个孙子,最终可以继承大统。

由此可见,乾隆应该是一个天赋出众的优秀皇帝了。虽然说在他晚年的过程当中,曾经将文字狱推向顶峰,晚年大兴土木享乐。

但是这并不能够成为否定他一生功绩的一个短板。也因此,乾隆皇帝,可谓是后世学者心中,满清名气最大的皇帝了。

皇太极后面有哪些皇帝 皇太极后面是哪位皇上,皇太极之后的皇帝都有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满清君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禛

太极(166)有谁(38)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