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道光帝后面的皇帝是谁 同治皇帝有后吗,同治帝后面的皇帝

火烧 2022-05-05 14:02:53 1054
同治皇帝有后吗,同治帝后面的皇帝 同治帝后面的皇帝同治后面是光绪,光绪后面是溥仪(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扩展资料:光绪:爱新觉罗·载湉,清德宗光绪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岁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

同治皇帝有后吗,同治帝后面的皇帝  

同治帝后面的皇帝

同治后面是光绪,光绪后面是溥仪(清朝最后一个皇帝)。

扩展资料:

光绪:

爱新觉罗·载湉,清德宗光绪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岁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慈安崩逝后由慈禧一宫独裁,直至光绪帝十八岁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光绪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后的挟制,未曾掌握实权。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光绪帝打算依靠袁世凯囚禁慈禧,但反被袁世凯出卖,从此被慈禧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因砒霜中毒而暴崩,享年38岁,葬于清西陵的崇陵。

溥仪:

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即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醇亲王载沣之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即皇帝位。1924年11月5日,被冯玉祥驱逐出宫。辛亥革命以后,宣布退位。抗战时由于充当日本扶持的伪满洲国傀儡皇帝,被定为战犯,后被md特赦,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普通公民,1967年在北京死去。其为清朝皇帝在位时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1909年-1912年,1917年7月1日—12日)。其在伪满洲国皇帝位时年号“康德”,(1934年—1945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君主

同治皇帝后面的皇帝是谁

同治皇帝后面是光绪帝。

同治十二年(1873年)同治帝亲政,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公历1875年1月12日)崩于北京紫禁城养心殿,终年19岁。两宫太后召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载湉入承大统,为嗣皇帝。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冬,载湉病重,慈禧太后下令将溥仪养育在宫中。溥仪是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的乳母王焦氏抱着溥仪一起进宫。十一月十四日酉正二刻三分,载湉身故,终年38岁。

扩展资料

光绪帝在位三十四年。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光绪十五年(1889年),载湉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在载湉亲政后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帝极力主战,反对妥协,但终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痛定思痛,他极力支持维新派变法以图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

光绪帝打算依靠袁世凯牵制住以慈禧太后为首的这一股势力,但反被袁世凯出卖,从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政变后大权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对外宣称光绪帝罹病不能理事,实将他幽禁于西苑瀛台,成为无枷之囚。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暴崩,享年38岁,庙号德宗,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葬于清西陵之崇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载湉

清朝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是什么关系?

1、同治帝和光绪帝是堂兄弟。光绪帝的生父醇亲王奕譞是宣宗成皇帝(道光帝)第七子,也就是同治帝的父亲文宗显皇帝(咸丰帝)的七弟。

2、同治帝和光绪帝是表兄弟。光绪帝的生母、醇亲王奕譞嫡福晋叶赫那拉氏是同治帝的母亲慈禧太后的胞妹。

3、同治帝和光绪帝是亲兄弟。光绪帝继位的官方表述是:大行皇帝龙驭上宾,未有储贰,不得已以醇亲王之子,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因此,光绪帝在宗法上是咸丰帝的儿子,所以和同治帝也有亲兄弟的关系。

扩展资料

同治去世光绪即位:

同治皇帝去世后,慈禧等人拥立了光绪作为大清王朝的继承人。1874年,年仅十九岁的同治皇帝去世,同治皇帝生前没有留下子嗣。

于是两宫皇太后就商议立储君一事,参加大会的都是同治皇帝的叔叔们,除此之外还有清朝廷的大臣。

在选帝一事中,慈禧太后和军机大臣们发生了很大的争议,慈禧太后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权,便决定立醇亲王和自己亲妹妹的儿子,就是年仅四岁的载湉为皇帝。

慈禧太后,决定将载湉过继给咸丰帝,那么载湉就是同治皇帝的弟弟,这样一来,朝廷的统治权还是把握在慈禧太后手上。

醇亲王知道载湉被立为皇帝时,顿时大哭,但是没有办法,四岁的载湉就这样被拉上了政治舞台。

载湉被接入皇宫,成为了大清王朝第11位皇帝,在他6岁的时候就已经读书,当时夏同善为载湉的老师之一,叫他礼乐骑射。载湉读书十分刻苦,父亲醇亲王就在毓庆宫照顾他。

载湉当上皇帝之后,慈禧太后以他年幼为理由,开始了垂帘听政。1887年,光绪皇帝开始了亲政,但是慈禧太后仍要过问国事,大小事情都要给她报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同治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光绪帝

有同治皇帝电视剧吗

影视形象

1987年《两宫皇太后》(王志文饰 同治)

道光帝后面的皇帝是谁 同治皇帝有后吗,同治帝后面的皇帝

1989年《一代妖后》(陈道明饰 同治)

1990年《满清十三皇朝之血染紫禁城》(梁思浩饰 同治)

1993年《戏说慈禧》(李承泰饰 同治)

1994年《满清禁宫奇案》(宋本中饰 同治)

1999年《状王宋世杰Ⅱ》(邓一君饰 同治)

2005年《一生为奴》(谷洋饰 同治)

2008年《台湾一八九五》(蓝天 饰 同治)

2012年《大太监》(梁烈唯饰 同治)

同治皇帝是昏君吗

  清朝后期皇帝,

  道光是想励精图治的,但水平不行;   咸丰也曾想力挽狂澜,但临阵脱逃;   同治几乎没有表现,仅亲政一年毫无建树;   光绪是个有雄心又有本事的皇帝,但还是斗不过慈禧,又错信了人,最终无力回天;   宣统太小,自然不用提。   同治十二年,这一年他才18岁,亲政了,本来顺治是14岁亲政,康熙也是14岁亲政,按照清朝祖宗的惯例,同治应该14岁亲政,但是慈禧她不放心,她要垂帘所以把同治的大婚和亲政的时间都推后了,推到18岁不能再推了,所以同治12年,18岁,这一年他亲政了。同治亲政,太后就退帘,你就不能垂帘听政了,这一年慈禧才39岁,还很年轻,那她做什么呢?她就想到当年她在圆明园的生活了,所以她想退帘之后,和两宫太后还住圆明园,但是圆明园这个“天地一家春”被英法联军给烧毁了,同治既为了孝敬他这个皇太后,又为了自己想做一点事情,所以同治12年亲政之后,他就决定要重修圆明园,圆明园经过英法联军的焚毁,大部分建筑被烧了,可以说,成为一片焦土,那圆明园的恢复,银子不是三十万、五十万,也不是三百万、五百万,要数以千万计的银子才可以恢复圆明园。这个时候没有钱呢,太平天国事情刚刚结束,捻军的事情也刚刚平定,又办洋务,建工厂,开矿山,买军舰,制枪炮,都需要钱,还有赔款啊,给西方殖民者赔款,所以朝臣里就有议论。   同治说修,发了一个上谕,说要重修圆明园,让京城内外大小官员“量力助修”,捐钱,说得好听,“量力助修”,那不捐行吗!奕欣呢,本来就不大赞成,皇帝说了,两宫太后也暗示要修,所以奕欣就先捐了银子,两万两,奕欣又指示户部拨库银两万两,各地的大小官员也捐吧,捐了三十万两银子,这点银子对修圆明园来说可谓是杯水车薪,我看康熙乾隆的时候,皇宫修一座宫殿,那还是翻修,大约需要银子五十万两,就是一个宫殿要五十万两,那同治这时候修了圆明园,需要多少呢,他们粗算了一下,大约需要三千多间房子。这样有一个官员、一个御史就上了奏章,说经济比较拮据,暂缓修园,同治火了就把他给罢官了,还有一个御史叫游百川,他也上了奏章,建议缓修圆明园,同治看了这个奏章之后,生气了,罢官,把这个官也罢了,那别人就不敢出面了。   奕欣看着这个问题的严重,奕欣就联合了十个人,三个王,三个大学士,三个军机大臣,加上皇帝的老师,十个人联衔上书。前面说点冠冕堂皇的话了,总的意思就是暂时缓修圆明园,大家注意,三个王,三个大学士,三个军机大臣,还加上皇帝的老师,非同小可,同治是刚亲政,还有点孩子气,要把这十个大臣全革职,这个事情就到了两宫太后那儿,两宫太后一看这事情麻烦了,皇帝和十个大臣僵起来了,两宫太后就出面了,出面了呢,就把大臣和同治召在一起,让同治跪下,两宫太后,主要是慈禧,一面哭,一面说,说十年以来,全仗着恭亲王,挽救这个局面,没有恭亲王有我们孤儿寡母的今天这个局面吗?你怎么能下令把这些恭亲王、醇亲王这些大臣都革职了呢!皇上啊,你要收回成命,让同治跪着一面哭一面说。   满洲的王爷、大学士、军机大臣、皇帝的老师等等都在场,同治就说了一句话,我不修了还不行吗,就是同治罢免这十个大员的谕旨没有下发,宣布停止圆明园的重修,那也得给皇帝一个台阶下,改成修理三海,就是中南海,西苑,那工程就很小了,这件事情前后闹腾了一年,同治亲政之后我算了算,零碎事情不算,主要事情就这一件,还没有做成,同治个性很强,可能像他妈妈慈禧,窝了一肚子火,其他事情又不愉快,有人说他就是微服出行,第二年,就是同治13年,同治得病就死了。

同治皇帝死后,他那些妃子都弄那里了

既没有殉葬,也没有出宫。晚清后宫没那么多人,供养起来也没什么。

孝哲毅皇后不堪忍受慈禧皇太后的折磨自杀了。 淑慎皇贵妃很得慈禧皇太后喜欢,所以生活不错。 庄和皇贵妃,敬懿皇贵妃,荣惠皇贵妃。这三个人是孤独终老了。只不过,光绪帝和宣统帝给了他们很高的待遇。

同治皇帝后面是谁?

是光绪和宣统

光绪皇帝 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1871—1908年),清朝入关后第九位皇帝。醇亲王奕譞之子,因其冲龄践祚,导致慈禧太后第二次垂帘听政。在其亲政期间,甲午之战中他力主反击,大力支持维新变法,但因变法失败而遭幽禁,直至去世。 宣统皇帝 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醇亲王载沣之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即皇帝位。1911年2月12日,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退位。此后,以逊帝身份居住在皇宫。1924年11月5日,被冯玉祥驱逐出宫。

为什么同治、光绪、宣统三朝皇帝无后呢?

同治帝:早逝无后 同治帝比咸丰还糟糕,19岁就去世了。他的死因众说纷纭:有说是死于梅毒,有说是死于天花。不管怎样,同治帝是死于某种传染病。 本来,19岁的年龄应该是生命力最强盛的时候。而且,同治帝17岁就大婚了,有那么多的妃嫔,他是有充分的时间和条件生下一群孩子的。但是,他没有留下一个孩子。据说,他去世时皇后怀中有了身孕,后来自杀了。但这种说法因无法考证而不能采信。而且,同治帝那么多的妃嫔贵人,一个也没有怀孕的迹象。很可能不育的原因在同治,而非宫中众多的嫔妃。 光绪帝:婚后无子 同治皇帝死后,慈禧太后只得抱了个妹妹生的4岁的孩子载恬当皇帝,这个小皇帝就是光绪帝。光绪的青年时代就十分虚弱,寿命也不长,活了三十八岁。他也没有生下自己的后代。 光绪18岁大婚,有一后两妃。他与皇后(慈禧侄女)感情不和谐,迫于慈禧的压力,也去皇后的宫中过夜,但皇后没有生下一男半女。光绪与珍妃关系融洽,珍妃13岁为妃,被赐死时25岁,这么长的时间两人也没有生下一点骨血。这说明,光绪的生育能力是有问题的。 宣统帝:无性无后 光绪离世以后,慈禧又抱了个年幼的孩子溥仪做皇帝。这就是后来的宣统皇帝。宣统似乎更加糟糕,不仅没有生下一男半女,而且似乎连夫妻生活也无法正常地进行。 他的皇后婉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但是新婚之夜,皇后独守空房,皇上竟没有与皇后住在一起。致使婉容红杏出墙,与一个侍卫偷情,并生下了一个孩子,后溥仪在他的回忆录中称将孩子处死了。婉容后来因情人离散,骨肉分离,精神上不能忍受,终于成了疯女,年纪轻轻就命丧黄泉。 傅仪的妃子文绣后来提出了与皇帝离婚,这曾经是轰动民国的一件案子。文绣离婚,固然有不满意皇家生活的因素,也与丈夫的性无能有一定关系。末代皇帝娶过好几个女子,不仅有中国女子,也有日本女子。但是,没有一个妻子为他生下儿女。

皇帝(411)同治(43)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