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设计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菊花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成哪几个阶段

火烧 2022-01-20 17:11:10 1036
菊花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成哪几个阶段 根据经典的记载,中国栽培菊花历史已有3000多年。最早的记载见之于《周官》、《埠雅》。《礼记·月令篇》:“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说明菊花是秋月开花,当时都是

菊花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成哪几个阶段  

根据经典的记载,中国栽培菊花历史已有3000多年。

最早的记载见之于《周官》、《埠雅》。

《礼记·月令篇》:“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说明菊花是秋月开花,当时都是野生种,花是黄色的。

从周朝至春秋战国时代的《诗经》和屈原的《离骚》中都有菊花的记载。

《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

说明菊花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早就结下不解之缘,在秦朝的首都咸阳,曾出现过菊花展销的盛大市场,可见当时栽培菊花之盛了。

汉朝《神农本草经》记载:“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

《西京杂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当时帝宫后妃皆称之为“长寿酒”,把它当作滋补药品,相互馈赠。

设计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菊花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成哪几个阶段

这种习俗一直流行到三国时代。

“蜀人多种菊,以苗可入莱,花可入药,园圃悉植之,郊野火采野菊供药肆”。

从这些记载看来,中国栽培菊花最初是以食用和药用为目的的。

晋朝陶渊明(355-417年)爱菊成癖,曾广为为流传。

他写过不少咏菊诗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更露摄其英”等名句,至今仍烩炙人口。

当时上大夫慕其高风亮节,亦多种菊自赏,并夸赞菊花是“芳熏百草,色艳群英”。

南北朝的陶弘景(452-536年)将菊花分为“真菊”和“苦薏”两种。

茎紫、气香而味甘,叶可作羹食者为真菊;青紫而大,作蒿艾气,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非真菊也。

这对菊花的认识又进了一步。

唐朝(618-907年)菊花的栽培已很普遍,栽培技术也进一步提高,采用嫁接法繁殖菊花;并且出现了紫色和白色的品种。

如李商隐诗:“暗暗淡淡紫,融融冶治黄”。

白居易诗:“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等就是明证。

这时,菊花从中国传到日本,得到日本人民的赞赏。

之后他们将菊花与日本若干野菊进行杂交,而形成了日本栽培菊系统。

宋朝栽培菊花更盛,随着培养及选择技术的提高,菊花品种也大量增加,这是从药用而转为园林观赏的重要时期。

在此期间的菊谱,对所栽的品种即以花色归类,并对花形也有较详细的记载。

刘蒙的《菊谱》(1104年)是最早记载观赏菊花的一本专著,记有菊花品种26个。

范成大菊谱(1018)记载有35个品种,其中的“合蝉”、“红二色”是管瓣出现的最早记载。

其后,花色又出现了绿色的“绿芙蓉”和黑色的“墨菊”。

在栽培上对菊花的整形摘心、养护管理和利用种子繁殖获得新品种等都有了进一步的经验。

《致富广集五记》记载:“临安园子,每至重九,各出奇花比胜,谓之开菊会”。

《杭州府志》中记载:“临安有花市,菊花时制为花塔”。

可见南宋时的首都临安有了花市、花会。

流传至今的菊花会是在南宋时杭州开始的。

宋未史铸的《百菊集谱》记载有131个菊花品种。

明朝栽菊技术又进一步提高,菊花品种又有所增加,菊谱也多了起来。

如黄省曾、马伯州、周履臣、高濂、乐休园等人都著,有《菊话》。

在黄省曾的《菊谱》中记载了220个菊花品种。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80年)和王象晋的《群芳谱》(1630年)对菊花都有较多记载。

《群芳谱》对菊花品种作了综合性研究,记有黄色92个品种,白色73个品种,紫色32个品种,红色35个品种,粉红22个品种,异品17个品种,共6类、271个品种;至少有16种花型。

清朝的菊花专著更多,有陈昊子《花镜》、刘灏《广群芳谱》、许兆熊《东篱中正》、陆延灿《艺菊志》、闽延楷《养菊法》、徐京《艺菊简易》、颜禄《艺菊须知》、计楠《菊说》、陈谋善《艺菊琐言》、吴仪一《徐园秋花谱》等等。

《花镜》一书记载当时菊花有黄色的54种,白色的32种,红色的41种,紫色27种,共计154个品种。

计楠的《菊说》载有菊花品种233个,其中新培育的品种有100多个,并提出了菊花育种的方法。

清朝菊花品种日益增多,在乾隆年间还有人向清帝献各色奇菊,乾隆曾召集当时花卉画家邹一注进宫作画,并装订成册。

在文人中画菊题诗,也蔚然成风。

中国菊花传入欧洲,约在明未清初开始,1688年荷兰商人从中国引种菊花到欧洲栽培,1689年荷兰作家白里尼曾有《伟大的东方名花——菊花》一书。

18世纪中叶,法国路易·比尔塔又将中国的大花菊花品种带到法国。

19世纪英国植物学家福穷(Fortune)曾先后在中国浙江省舟山群岛和日本引入菊种,并进行杂交育种,而形成英国菊花各色类型。

不久,又由英国传至美国。

从此,这一名花遍植于世界各地。

中国的栽培菊花也就成为今天西洋菊花的重要亲本。

民国以来,菊花品种大批失散,已无正式文献可查。

解放后,随着园艺事业的发展,菊花也经历了曲折历程而日益发展壮大。

菊花的栽培历史,是中国花卉园艺发展的一部分。

近年来,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高栽培技术,采用杂交育种、辐射诱变、组织培养等新技术,不仅提高了菊花的生产质量,并使品种数量剧增,据不完全统计已经达7000个品种以上。

大立菊一株可开花5000朵以上,案头菊、盆景菊的发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