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实张三丰 张三丰简介
张三丰简介
目录
生平
元明道士。名全一,一名君宝,号三丰。约活动于元延祐(1314-1320年)到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间。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人。
传说
张三丰以其不修边幅,又名「张邋遢」。传说他「姿态魁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唯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读书经目不忘,有学识,能诗书。洒脱不羁,颇具神仙风度。其身世出处,颇多传说,「或言三丰金时人」。传说宋末,时乱,宋徽宗召之,三丰曾单拳击杀贼百人。亦传其能辟谷神行,死而复生。一生不慕荣利,遁世清修。据其自述,他曾任县令,后弃官出家为全真道士。曾于终南山遇火龙真人传以丹诀。游武当山,与其徒在该山「去荆榛、群瓦砾」,创草庐以修道。预言「此山异日必大兴」,嘱其弟子「善守香火」。不久离开武当山,云游至四川,在青城山和鹤鸣山访真揽胜。首创太极拳注以为修道健身之用,今日大行于世。
「隐仙」
张三丰一生漫游天下,行踪莫测,以「隐」名著,号称「隐仙」。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派张宇初到处寻访他,竟毫无踪影。明成祖永乐年间数次遣使寻访,亦未得见,遂大修武当山宫观,使三丰「异日必大兴」的预言应验。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年)封为「通微显化真人」。宪宗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封其为「韬光尚志真仙」。天启三年(1623年)熹宗称三丰降坛显灵,封其为「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明代诸帝的慕求与褒封,道门的神化,使张三丰的神仙传说历久不衰,托称曾遇张三丰传道之说直到清代仍时有所闻。
思想和著述
张三丰的思想具有元明时代道教思想的普遍特征,即高倡三教同源一致。他认为儒、释、道三教虽创始人不同,但都「修己利人,其趋一也。」因此,「牟尼、孔、老皆名曰道」。他在《大道论》中说:「儒也者行道济世者也,佛也者悟道觉世者也,仙也者藏道度人也。」他主张修道就是修「阴、阳、性命」之道,「三教圣人皆本此道而立其教也。」他主张「玄学以功德为体,金丹为用,而后可以成仙」。其著作较多,清人李西月编有《张三丰先生全集》,收入《道藏辑要》。

《明史》卷299《张三丰传》 《中国道教史》第三卷 《中国道教》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