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太平军和湘军实力 湘军挫败太平军后,慈禧要过河拆桥,一个官员的死却让她认清事实

火烧 2021-12-19 20:13:06 1056
湘军挫败太平军后,慈禧要过河拆桥,一个官员的死却让她认清事实 晚清时期,清政府面对太平军作乱十分慌张,一向衣食无忧的清兵被太平军打的面目全非。为了镇压起义,慈禧只能寄希望于曾国藩的湘军,经历多年的鏖战

湘军挫败太平军后,慈禧要过河拆桥,一个官员的死却让她认清事实  

晚清时期,清政府面对太平军作乱十分慌张,一向衣食无忧的清兵被太平军打的面目全非。为了镇压起义,慈禧只能寄希望于曾国藩的湘军,经历多年的鏖战太平军被斩杀殆尽,但是慈禧又犯了疑心病的毛病。她担心湘军难以控制,于是暗示曾国藩裁撤军队又将他调离江南。慈禧以为只要把曾国藩调走,换谁来做两江总督都能安稳太平,自从一个官员被杀后,慈禧才认识到曾国藩的无可替代。

湘军是由曾国藩创建,他在自己的老家借助同学、老乡的帮助慢慢吸收乡勇,然后自己亲力亲为去指导练兵,在他的高能训练下,湘军成了晚清最具战斗力的军队。这支为镇压太平军而组建的军队,一直奋斗在与太平军战斗的最前线上,从1853年组建成军到1864年天京被攻破,湘军经历了11年的时间,这支出自湖南的队伍完成大业后,也受到了慈禧的裁撤。

天京被攻破四年后,慈禧终于准备动曾国藩了,在她自身的顾虑和朝中个别官员的附和下,慈禧认为曾国藩在江南一日,湘军就会一直衷心于曾国藩,必须把他调离江南才能疏离他和湘军的关系。之所以会有这番想法,除了历史上一贯有帝王担心臣子功高盖主的先例外,也是因为湘军对于曾国藩特别衷心,军队中忠于将领的情结胜过于忠于国家。于是慈禧任曾国藩为直隶总督,调到了天津,转而派马新贻担任两江总督。

马新贻担任两江总督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安置那些被迁回原籍的淮军。慈禧认为此人精明能干,只有他这样的官员才能代替曾国藩的职务。到任后马新贻兴建水利又懂得与民休息,非常受百姓的爱戴,但是他就职的第二年就被人刺杀于总督府门前,一下震惊朝野。

当时马新贻刚从练兵场回来,身边还有亲兵护卫,一行人步行到了总督府门口忽然蹿出个人挥舞着宝剑刺向了马新贻的肋骨。第二天,马新贻就伤重身亡,而当时的刺客也被绳之以法。据此人交代他是与马新贻有旧仇,而且他还曾经参加过太平军和海盗,这次刺杀马新贻是筹谋了两年只为报仇,此人最终被凌迟处死。

不过他的供词中疑点重重,而且刺杀之顺利也不得不让人怀疑。堂堂的两江总督居然在有护卫的情况下被人刺杀于总督府前,这简直是对晚清朝廷的打脸。更多人的相信,这是湘军集团内策划的刺杀,目的就是为曾国藩夺回在江南的势力,慈禧也因此看清两江总督之职,还得是曾国藩才能担任。

没多久,慈禧又安排曾国藩重新担任两江总督之职。她之所以不理会刺客的供词,是因为她觉得因个人恩怨就能刺杀总督且一举成功的概率实在太小,且这个人的背景十分复杂,身后有多股势力盘根错节,要想查明真实原因实属困难。既然曾国藩能坐的了两江总督的位置,为什么不让他继续担任呢,毕竟此时也没有更好的人选。

要知道两江总督这个官职虽然比直隶总督要低,但是却握有实权,大清每年的收入有一大半都是出自两江总督的辖区。

在慈禧看来,湘军已经瓦解,国藩的威胁已经不存在了。让他为大清管理好江南这个“聚宝盆”更划算。看来在折损了一名两江总督后,慈禧的想法算是转过来了。

太平军和湘军实力 湘军挫败太平军后,慈禧要过河拆桥,一个官员的死却让她认清事实

参考丨《清稗类抄》《清史稿》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