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回望过去,什么现在,展望未来 回顾中日历史展望未来

火烧 2021-10-10 23:26:35 1064
回顾中日历史展望未来 1.回顾历史、立足当下,谈谈你对未来中日关系将走向何方的看法中日彼此都是历史悠久的邻邦,自秦汉朝以来经济文化交流甚密,日本自明治维新后逐渐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近代以来中日多次爆

回顾中日历史展望未来  

1.回顾历史、立足当下,谈谈你对未来中日关系将走向何方的看法

中日彼此都是历史悠久的邻邦,自秦汉朝以来经济文化交流甚密,日本自明治维新后逐渐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近代以来中日多次爆发战争,特别是1931-1945年中日战争为两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历史教训告诫我们,只有和平发展才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地区之间经济关系日益紧密,任何一个有害他国的经济举动,到头来都会对危害到自身利益,因此着眼未来,尽管两国在对待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主权争议等问题上存在争议,但和平仍是中日关系的主流,因为任何一个国家在制定对外国策的时候并不会遵循民族情感,而是以国家利益为主要参考,而战争所带来利益损害是其他损害所不可比的。

2.自古以来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

中国与日本的渊源是非常深的,早在唐朝时期,日本就派使者来华学习,中国也有僧人去往日本,日本的文字,茶道等,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但日本大和民族是个非常有野心的民族,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就是一次典型的日侵华战争.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殖民化的程度,刺激了其他国家侵华的野心.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也有参与,并从中获取巨大利益.31年后,也就是1931年,日本又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东北,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1937年,卢沟桥事变,中国正式开始了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发动细菌战争,还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1945年,日本投降.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结束.此后,中日关系日趋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这是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外交成就之一.21世纪初,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在中国国内激起了强烈反响,中日关系有所恶化.但2006年,日本一位7旬僧人来中谢罪.这一举动虽令人感动,但并为对中日关系的缓和起到太大作用.现在的日本首相菅直人对中态度强硬,中日的钓鱼岛争端,使中日关系几乎陷入冰点.但是,中国依旧很宽容.在近日日本的9.0级大地震中,不仅捐了很多钱帮助日本同胞,还派去了救援队.但无论如何,中日的关系还是有望进一步向好的方面发展的,在此,也衷心希望日本受灾民众早日重建家园.。

3.中日两国的历史与未来(怎么发展而来,未来会怎样)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一直敬畏中国,既羡慕又嫉妒,因为中国是大国。日本不断向中国学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等。从唐朝开始,中日之间就有交流互动,著名的鉴真东渡和日僧阿倍仲麻吕,是两国友好交流的证明。日本也不断派留学生访问中国,日本现在的和服就是继承中国唐朝服装的样式。

到了明朝,丰臣秀吉时期,日本开始对外侵略,目标指向朝鲜,中国派遣军队帮助朝鲜打退了日军。而这一时期,日本当局放任怂恿海盗即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造成很大影响,后来戚继光抗倭,使日本由于嫉妒想挑战中国的想法破灭。

到了清末,由于中日都受到了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所以在一开始双方都是受害者。但是日本的动作显然更快一些,日本一直是小国,没有包袱,而且日本人特有的勤劳和团结的精神,使得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向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当日本一跃成为亚洲领先的强国后,日本就禁不住要彻底挑战中国的大国地位,于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了,战争之后,日本携胜利之威迫使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走了台湾,又把势力伸进东北,终于与同在中国东北的沙俄之间爆发了日俄战争,日本取得胜利后,进一步控制中国东北。

后来就是众所周知的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战争了。

所以从历史角度看,中日两国从友好邦交到关系恶化再到爆发战争。

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日关系正常化,中日才开始了两个国家正常交往的历史。

日本对中国投资很大,对中国经济援助也很大,但是双方也有一些摩擦,包括靖国神社、历史教科书、东海气田和钓鱼岛等问题。

未来双方一定会有一个新的关系,随着日本想摆脱美国的控制以及想以一个领导者的身份加入到亚洲行列的趋向,中日关系一定会有一个新的发展。中国的崛起不可避免,而日本一定会重视与中国的关系。

4.1列举日本历史发展的简要回顾;2中日关系发展的五个重要历史时期

阶段特征: (1)明治维新--------中日甲午战争(19世纪6、70年代-------19世纪末) 成为侵华主凶、大大加深半殖民地程度 (2)中日甲午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 与美国争夺,逐渐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 (3) 九一八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31---1945) 从局部侵华到全面灭亡中国的侵略。

阴谋破产。 (4) 二战后------中日建交(1945---1972) 追随美国,呈敌对状态,但民间往来不断 (5) 中日建交至今 友好交往是主流,但对待历史问题和边界问题摩擦不断。

回望过去,什么现在,展望未来 回顾中日历史展望未来

·两汉:西汉时,日本30多个小国和汉朝来往。 东汉初,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赐“汉倭奴国王”金印。

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在汉代传入日本。 ·隋唐 日本派“遣唐使”13次,留学生很多。

阿倍仲麻吕(汉名晃衡)和李白、王维建立了深厚友谊。鉴真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传播了唐朝文化。

唐文化在政治制度、城市建筑、文学、日常生活方面对日本影响很大。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传入日本。

·明朝 戚继光、俞大猷抗击倭寇。 启示 1、中日两国有过长期友好交往。

早在汉朝、唐朝直到近代的留学生学习日本的强国之道。 2、从中日甲午战争到“二战”,日本逐渐成为侵略中国的主凶。

旅顺大屠杀到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细菌战、毒气战……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是罄竹难书。“前世不忘,后世之师”中国和亚洲人民应该牢记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一切,和种种掩盖历史、美化侵略的丑恶行为展开坚决的斗争。

3、弱国无外交。 一个国家的命运和国际地位如何,依靠的是本国人民的自立自强,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的提高壮大在此基础上,才会促使美国、日本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