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可杀不可辱的反例 士可杀不可辱的名人例子
士可杀不可辱的名人例子
1、李广
汉军出塞后,卫青命令李广和右将军队伍合并,李广多次请求做前锋与单于决战,卫青不允,李广独自带兵,军队没有向导时而迷路,落在卫青之后,导致卫青单独对战单于未能俘获。
后卫青派长史急令李广幕府人员前去受审对质。
李广说:“我从少年起与匈奴作战七十多次,如今有幸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偏迷路,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六十多岁,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污辱。”于是就拔刀自刎了。
2、张巡
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率军南侵江淮屏障睢阳,张巡与许远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死守睢阳,前后交战四百馀次,使叛军损失惨重。
有效阻遏了叛军南犯之势,遮蔽江淮地区,保障了唐朝东南的安全。
最终因粮草耗尽、士卒死伤殆尽而被俘遇害。
后获赠扬州大都督、邓国公。
3、朱自清
1946年10月,经过漫长曲折的道路,在黑暗现实的教育和爱国民主运动的推动下,他成为革命民主主义战士。
他身患重病,签名《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和情操。
4、文天祥
咸淳十年(1274年),文天祥被委任为赣州(今江西赣州)知州。
德祐元年(1275年),长江上游告急,宋廷诏令天下兵马勤王。
文天祥捧着诏书流涕哭泣,派陈继周率领郡里的志士,同时联络溪峒蛮,派方兴召集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的士兵,各英雄豪杰群起响应,聚集兵众万人。
此事报到朝廷,命令他以江南西路提刑安抚使的名义率军入卫京师。
他的朋友制止他说:“现在元军分三路南下进攻,攻破京城市郊,进迫内地,你以乌合之众万余人赴京入卫,这与驱赶群羊同猛虎相斗没有什么差别。”
文天祥答道:“我也知道是这么回事。
但是,国家抚养培育臣民百姓三百多年,一旦有危急,征集天下的兵丁,没有一人一骑入卫京师,我为此感到深深地遗憾。
所以不自量力,而以身殉国,希望天下忠臣义士将会有听说此事后而奋起的。
依靠仁义取胜就可以自立,依靠人多就可以促成事业成功,如果按此而行,那么国家就有保障了。”

5、陶渊明
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
这年冬天,他的上司派来一名官员来视察,这位官员是一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县的地界,就派人叫县令来拜见他。
陶渊明得到消息,虽然心里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只得马上动身。
不料他的秘书拦住陶渊明说:“参见这位官员要十分注意小节,衣服要穿得整齐,态度要谦恭,不然的话,他会在上司面前说你的坏话。”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渊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长叹一声说:“我宁肯饿死,也不能因为五斗米的官饷,向这样差劲的人折腰。”
他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离开了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县令职位,从此再也没有做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