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国特工24小时盯防,钱学森是如何将求救信寄回中国的?
被美国特工24小时盯防,钱学森是如何将求救信寄回中国的?
被美国特工24小时盯防,钱学森是如何将求救信寄回中国的?
钱学森,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当年md曾经评价他一个人超过五个师的兵力。这话怎么来的呢?
那是1950年,钱学森开始想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因为他曾经与他的导师冯·卡门参与了美国原子弹的研究工作,所以美国人深知他的重要价值。当时美国海军部次长金布尔就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
于是,美国政府先是决定取消钱学森参加机密研究的资格,接着突然收到了移民局的通知――不准全家离开美国。与此同时,美国海关还强行扣留了钱学森的全部行李。这样,钱学森被迫又回到了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此后,美国联邦调查局更是派员对他的全家和他的所有行动进行密切监视。
到了1950年9月6日 ,钱学森突然遭到了联邦调查局的非法拘留,被送到移民局看守所关押起来。在看守所里,钱学森像罪犯一样受到各种折磨。钱学森后来曾回忆那段日子说:“在被拘禁的15天内,体重就减轻30磅 。晚上特务每隔1小时就来喊醒我一次,完全得不到休息,精神上陷入极度紧张的状态。”
钱学森被无辜拘留后,在他的同学和老师以及一些美国友好人士帮助下终于获得保释。但此后,钱学森还是继续受到美国移民局的迫害,行动也处处受到移民局的限制和联邦调查局特务的监视,不许他离开他的居住地洛杉矶,还定期查问他。五年间,钱学森基本就处于这种没有自由和尊严的生活状态。
然而,就在美国这样密切的监视下,钱学森依然巧妙地通过信件通知了国内,从而在我国政府的帮助下回国。过程是这样的:
1955年5月的一天,倍受监视中的钱学森无意之中翻阅一本中文画报,他看到了一则md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主持庆祝五一劳动节典礼的报道。在长长的报道参加观礼者的名单中,他赫然发现了一个自己熟悉的名字——陈叔通!
陈叔通是钱学森的杭州同乡,中过举人和进士,还曾被授翰林。他是钱学森父亲钱均夫的好友,两家算是世交。于是他心生一计,想通过陈叔通把自己在美国目前的状况告诉国内高层,争取利用国家层面的力量帮他回国。
6月15日,他让妻子蒋英趁看守不注意的时候,给旅居比利时的四妹蒋华写了一封家书。他让蒋英用左手在一小块香烟纸上模仿儿童笔迹,在信封上写明是寄给在比利时的四妹蒋华的信件,但在这封家书里夹带了一封给陈叔通的信。信中写道:
叔通太老师先生:
自1947年9月拜别后未通信,然自报章期刊上见到老先生为人民服务及努力的精神,使我们感动佩服!学森数年前认识错误,以致被美政府拘留,今已五年。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然而世界情势上有更重要、更迫急的问题等待解决,学森等个人们的处境是不能用来诉苦的。学森这几年中唯以在可能范围内努力思考学问,以备他日归国之用。但是现在报纸上说中美交换被拘留人之可能,而美方又说谎谓中国学生愿意回国者皆已放回,我们不免焦急。我政府千万不可信他们的话,除去学森外,尚有多少同胞,欲归不得者。从学森所知者,即有郭永怀一家,其他尚不知道确实姓名。这些人要回来,美国人是不能释放的。当然我政府是明白的,美政府的说谎是骗不了的。然我们在长期等待解放,心急如火,唯恐错过机会,请老先生原谅,请政府原谅!附上纽约时报旧闻一节,为学森五年来在美之处境。
在无限期望中祝您康健钱学森谨上
在信中,细心的钱学森还附了一份像豆腐干大小的1953年3月6日《纽约时报》特别报道的剪报。
信是写好了,但如何发出去呢?毕竟他们是处在联邦调查局严密的监视之中。钱学森忽然想起,在一家大商场的咖啡馆里有一个邮筒。于是,钱学森和蒋英来到那家商场,他们故意分开活动,由钱学森负责门口吸引联邦特工并望风,由夫人蒋英进入商场投寄信件。果然,美国联邦特工光顾跟踪钱学森了。钱学森站在商场门口,特工也就等在商场之外。蒋英顺利地走进商场,环顾四周确定无人注意到她,就悄悄而又敏捷地把信投进了商场里的邮筒里。这封信就这样躲过了联邦调查局的审查和监视,安全到达比利时。他的亲戚蒋华一接到信,心里立刻就明白了,马上就把这封信寄回祖国。
这封信就这样辗转寄回国内,并由陈叔通老先生转交中央。中央极为重视,并利用各种手段和力量进行斡旋,最后迫使美国不得不放人。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带着妻子蒋英和一双幼小的儿女,终于踏上了回国的旅途。
(图文来自网络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