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西中考语文试卷解析 2017广东中考历史试题
2017广东中考历史试题
1.初中历史中考考点总结
历史作为非热门考试科目,却也在中考中占据一定比重,近年来的历史中考中,开放性题目的比重在不断增高。
因为开放性试题最能体现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人文素养的要求。昂立新课程小编为大家带来中考历史19大必考知识点,让这万能的模板助你得高分。
一、大国崛起1. 常考设问:对大国发展/崛起的认识2. 答案模板(1)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发展经济的基础和前提;(2)不断改革,大胆创新;制度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关键;(3)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和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大力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等。二、中日关系1. 常考设问:中日双方妥善处理两国关系、为中日关系良性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2. 答案模板 (1)总体做法(建议、启示、看法)① 正视历史,以史为鉴,面对未来;② 加强交流,增进互信;③ 睦邻友好,合作共赢。
(2)日本方面:应正视历史问题,积极、主动、妥善解决战争遗留问题,不要做伤害中国人民情感的事,努力发展中日两国互惠互利、友好合作的睦邻关系。(3)中国方面: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加强和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努力促进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
三、中美关系1. 常考设问:发展中美两国新型大国关系的看法、建议2. 答案模板(1)求同存异、增强政治互信;(2)促进经济合作与共赢、加强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事务合作;(3)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珍惜和平发展机遇期。四、三次科技革命1. 常考设问: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和认识2. 答案模板(1)积极影响: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2)消极影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高科技犯罪,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要正确利用科技,减少消极影响。
五、对外交往1. 常考设问:对外交往的发展对我们的启示2. 答案模板(1)开放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2)独立自主、平等互利是外交的保障;(3)国家利益是外交的出发点;(4)维护国家安定和统一是外交发展的保障;(5)外交政策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六、民族复兴1. 常考设问: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 答案模板(1)坚持gcdzg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3)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世界观,为发展贡献力量。
七、战争与和平1. 常考设问:怎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战争2. 答案模板(1)反对战争,珍爱和平;(2)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打击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3)防止军国主义和极右势力抬头;(4)力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5)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八、民族团结1. 常考设问:如何维护民族统一2. 答案模板(1)增强民族团结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2)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同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3)实行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4)加大对民族分裂势力的打击力度,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都注定失败。
九、两岸关系与祖国统一1. 常考设问:如何推进两岸关系进一步(和平稳定)发展,实现祖国统一2. 答案模板(1)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九二共识;坚决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2)互相尊重、互补互利,加强经济、科技、文艺、旅游等方面的交流;(3)加强领导人对话和两岸人员往来;(4)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坚决反对“一中一台”等各类台独言行,坚决维护国家统一;(5)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聪明才智,积极参与海峡两岸的交流活动等。十、改革与制度创新1. 常考设问:从中外的改革中,获得了什么启示2. 答案模板(1)改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改革必须立足国情,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3)改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4)改革是强国之路,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十一、侵略与反抗1. 常考设问:对中国近代遭受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抗争的认识2. 答案模板(1)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2)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对外开放,只有提升综合国力,才能在国际上立足;(3)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等。十二、思想解放1. 常考设问:思想解放的作用及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2. 答案模板(1)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社会进步;(2)思想解放为社会进步奠定思想基础,社会进步推动思想解放。
十三、党的发展历程1. 常考设问:对党的发展历程的启示2. 答案模板(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只有gcdzg才能救中国;(3)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4)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抓住机遇,发展壮大自己,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等。十四、改革开放1. 常。
2.初中历史中考总复习提纲、(人教版全六册)
初三历史复习资料(中国历史填空部分)1.元谋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大约距今约70-20万年之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居住的早期人类,被称做北京人。北京人能直立行走,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但头部还保留着猿类的一些特征,他们会制造工具,使用工具,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还有了简单的语言,北京人依靠集体的力量生存和发展。
会保存火种。3.彭头山遗址:洞庭湖畔的彭头山遗址,距今8200-7800年。
4.河姆渡人:长江下游的河姆渡遗址是6000多年前的文化遗存。河姆渡人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他们用弓箭射猎鸟兽 ,用鱼叉鱼钩捕鱼,他们饲养家畜,会建造木结构房屋,过定居的生活5.半坡人:黄河中游的半坡遗址,距今5000多年,他们已能纺织麻布,种植粟和蔬菜,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屋,有绘画,雕刻,装饰等活动。
能制造彩陶。6.夏朝的建立:在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都城在阳城,启继位,王位世袭制开始。
是我国第一个王朝。中国进入奴隶社会。
7.汤灭夏:大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首领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以亳为都城。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8.武王伐纣: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两军在牧野决战,武王灭商后,建立 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9.西周分封制: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重要的封国有卫,齐,鲁,晋,燕,宋。10.春秋争霸: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公元前476,齐国是第一个称霸的诸侯国,任用管仲为相,使国力大增强,于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会盟,确立了霸主的地位,越王勾践是春秋最后一个霸主。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被称为春秋五霸。11.战国七雄:公元前475-前221年,主要的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
12.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商鞅变法的内容有:a.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b.奖励军功。
c.奖励耕织d.建立县制。商鞅变法使秦国废除旧制度,发展了经济,增强了国力,为后来秦灭六国奠定了基础。
13.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修建,在成都西北,李冰主持。14.甲骨文:商朝时,刻有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以象形为主。
小篆是秦朝时期全国规范的文字。15.金文:商周时期,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16.西周时期开成了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战国时期钟鼓之乐盛行,全套编钟是当时最珍贵的乐器。17.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主张“无为”18.孔子:名丘,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大思想家,主张人们相互爱护,反对暴政,是伟大的教育家,主张因材施教,要求学生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育学生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 不知。
重视道德教育。编订了《春秋》19.孙武与《孙子兵法》:孙武是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他著有《孙子兵法》。

20.孙膑与《孙膑兵法》: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21.百家争鸣:战国时期形成。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主张仁政。
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庄子,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和老子合称为老庄。22.秦灭六国:秦王嬴政灭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定都咸阳23.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三公,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中央和郡县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下令统一文字,规定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大修驰道统一车轨,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发布焚书令,焚书坑儒。
派蒙恬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巩固边防。24.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在陈建立了张楚政权25.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是汉高祖26.汉武帝:汉武帝在位期间,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了王国权力,加强了中央对王国的控制,后来他又陆续夺去了大批王侯的爵位和封地,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推行察举等新的选用官吏的制度,注意选拔人才,把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对经济的控制,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思想统治的工具,在长安建立太学,主要培养官吏。汉武帝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促成了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这时,西汉空前强盛。27、光武中兴 公元25年,西汉皇室后裔刘秀称帝。
沿用汉的国号,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
为了巩固统治,稳定社会秩序,光武帝下令减轻赋税,精简地方机构,惩办贪赃枉法的官吏,还多次颁行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法令。其在位时间,政局渐近稳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国力日益强盛。
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光武中兴。28、东汉经济的发展 东汉时,农业生产水平有了进步,铁农具与牛耕进一步普及,出现了新型灌溉工具翻车。
汉明帝时,王景主持治理黄河。手工业上突出的成就就是冶铁工业的发展。
杜诗发明的水排。
3.初三历史中考速查怎么
学好历史,并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真正融入进去。
没事就看历史书,不用使劲记,就当看课外书那样解闷,有些零碎的知识潜移默化的就被你吸收了,你看了之后就会留下印象,留下印象的话做选择题就简单多了。当然,背也是必要的,但要理解的背,把这个历史事件放入整个大的社会环境,自觉思考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也就是背景),发生时产生了什么效果,发生后有什么影响,并结合你自己的感慨,对你的启发总结,历史就拿下了。
另外,建议你多了解一些电影、电视剧。类似于《我的1919》、《台湾1895》,这样会让你对一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份和影响更深刻,你对它的理解更强了。
复习的话,先背老师画的,再把历史书从头到尾看一遍,理解一遍,就没问题了。
4.哪里有中考历史模拟卷
初中历史模拟题(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和谐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主流。
假如你要研习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因素,你会研习下列哪些人物的思想主张?①孔子 ②孟子 ③韩非子 ④秦始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4. 电影《赤壁》正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而电影反映的这场古代战争之后奠定的基础是A.南北对峙 B.一统天下 C.四分五裂 D.三国鼎立6.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有一个辽宁人出差到官渡,他想顺便到离官渡最近的一个三国时期的都城旅游。这个都城应该是(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7.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
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中法战争 D.甲午战争8.从2008年起,传统节日中秋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可1901年的中秋佳节,中国人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因为报纸上出现了这样的词汇( )A.八国联军、公车上书、废除八股文 B.八国联军、辛丑条约、赔款C.洋务运动、北洋水师、实业救国 D.洋务运动、北洋水师、夺洋利9.《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
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
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文中所说的四人认识正确的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都直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C.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D.四人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10.“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这是md对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的预言,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却是最早提出开发三峡水利设想的人,这主要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 )A.国共合作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11.下列有关中国近代教育和科学技术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洋务派派遣留学生,培养了一批爱国科学家B.维新派改革科举制度,开中国高等教育的先河C.1917年,历时1 300多年的科举制度退出历史舞台D.中国化学家侯德榜在制碱领域赢得了国际声誉12.右图为《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发表在1946年的《东北画报》上,“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指的是 (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重庆谈判13.2010年是我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五十七周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它不包括( )A.互不侵犯 B.平等互利 C.和平共处 D.求同存异14.某同学在探究中国崛起与强大时,发现“20世纪以来的中国发生了三次巨变”,你认为以下人物中不应该出现的是A. B. C. D.117.如果你要亲历一下1492年哥伦布的那一段航海活动,应该走的航线是( )A.由欧洲出发,南下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B.由欧洲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到达好望角C.由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D.由欧洲出发,经大西洋绕过美洲最南端,经太平洋到达菲律宾19.1872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发表了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
凡尔纳创作该小说的时候,尚未出现的交通工具有( )①三轮汽车 ②内燃机轮船 ③蒸汽机车 ④螺旋桨飞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0.这是一首流行于美国的歌曲:“我希望站在满是棉花的土地上,古老的时光难以忘怀,看吧看吧尽情地看吧,迪克西的土地是我出生的地方……”南方种植园主挑起的一场战争曾使这块土地硝烟弥漫,这场战争是( )A.美国独立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C.美国南北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21. 历史探究学习方法灵活多样,实地考察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假如你要研究巴黎和会的相关历史,你首选考察地点应当是 A.白宫 B.凡尔赛宫 C.日内瓦万国宫 D.冬宫 22.当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李琳整理出了以下知识点,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了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B.大战中出现了一些新式的武器 C.战火燃遍了亚非拉三大洲D.大战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其中凡尔登战役伤亡人数最多23.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提出到2020年,初步把海南建成开放、绿色、文明、和谐的国际旅游岛,由此引发了“天涯论坛”网友们的热议。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的趋势是 A.多极化 B.全球化 C.一体化 D.区域化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25题12分,26题16分,27题11分,28题13分,共52分。
25.中国近代化和现代化是指中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革,它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思想上的科学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经历的三个阶段。
请把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分别填入相应的空格内。(3分)材料二 建国初期,面对我国十分落后的工业;md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三 1992年1月。
5.人教历史中考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复习提纲文艺复兴(九上P58-59-60) 1、时间:14世纪—17世纪上半叶 2、最先兴起的国家:意大利 3、中心思潮:人文主义 4、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 5、早期代表: 代表人物 国别 主要作品及其成就 但丁 意大利 创作长诗《神曲》,率先批评教会 达?芬奇 意大利 创作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莎士比亚 英国 创作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6、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四、新航路的开辟(九上P61-62) 1、主要原因:欧洲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和扩大;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的强烈渴望;奥斯曼帝国对东亚商路的控制。 2、客观条件:指南针的应用;地圆学说的深入人心;航海技术的发展。
3、开辟的过程 航 海 家 哥伦布 迪亚士 达?伽马 麦哲伦 开辟新航路 发现美洲新大陆 进入印度洋 到达印度 环球航行 4、影响: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欧洲人殖民扩张活动的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 5、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提示学生从规模、目的、性质、影响等方面分析比较) 航海家 规模 目的 性质 影响 郑和 船多 人多 宣扬国威加强联系 友好交往义举 促进国家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 哥伦布等 船少 人少 开拓市场掠夺财富 殖民扩张活动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造成殖民灾祸 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九上P67-68-69) 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克伦威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人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队打败了国王军队,取得了最后胜利。
1649 年,在英国建立了共和国,1653年就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军事独裁统治。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
3、1688年宫廷政变:(P69)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国王。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4、《权利法案》(P69)①时间:1689 ②目的:限制王权 ③作用: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使国王不能滥用权利,为所欲为。 ④意义:标志着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P69) 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六、美国的诞生或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九上72-76) 1、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来克星顿枪声:1775年4月,标志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3、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出生在弗吉尼亚一个种植园主家庭,一直反对英国的殖民侵略。独立战争爆发后,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是司令,并领导美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直至胜利。
1787年宪法制定后,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并连任第二届,退休后回到自己的农庄,1799年12月14日去世。 4、《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宣告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标志美国诞生。
5、萨拉托加大捷:1777年,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6、《1787年宪法》:1787年美国制定,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实行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大权。
华盛顿当选为第一届总统。 7、性质: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的性质 8、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 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推动了欧洲和拉美革命的开展。
七、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九上P78-81) 1、根本原因:封建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人权宣言》:制宪会议发表。它宣称人们生来是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思想。
打击了法国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3、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①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 ②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③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4、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拿破仑建立,又称拿破仑帝国。 5、《法典》: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后,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拿破仑颁布了《法典》(包括《民法典》、《商法典》、和《刑法典》) 6、拿破仑战争: ①拿破仑的早期战争是为了打退欧洲的反法同盟对法国的干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后期乘胜扩大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则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②拿破仑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带到了法军所到之处,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拿破仑战争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③拿破仑的失败表明,在当时的欧洲大陆,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