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我的答案 与刘言洁书阅读答案附翻译,与刘言洁书阅读答案附翻译

火烧 2022-01-21 03:54:04 1043
与刘言洁书阅读答案附翻译,与刘言洁书阅读答案附翻译   与刘言洁书  清·戴名世  言洁足下。仆平居读书,考文章之旨,稍稍识其大端。窃以为文章之为道,虽变化不同,而其旨非有他也,在率其自然而行其所无事

与刘言洁书阅读答案附翻译,与刘言洁书阅读答案附翻译  

  与刘言洁书

  清·戴名世

  言洁足下。仆平居读书,考文章之旨,稍稍识其大端。窃以为文章之为道,虽变化不同,而其旨非有他也,在率其自然而行其所无事,即至篇终语止而混茫相接,不得其端,此自左、庄、马、班以来,诸家之旨,未之有异也。

  盖文之为道,难矣。今夫文之为道,未有不读书而能工者也,然而吾所读之书而吾举而弃之,而吾之书固已读,而吾之文固已工矣。夫是一心注其思,万虑屏其杂,置其身于埃之表①,用其想于空旷之间,游其神于文字之外,如是而后,能不为世人之言,不为世人之文,斯无以取世人之好。故文章者,莫贵于独知。

  今有人于此焉,众人好之,则众人而已矣;君子好之,则君子而已矣,是故君子耻为众人之所好者。以此也,彼众人者,耳剽目窃,徒以雕饰为工,观其菁华烂熳之章,与夫考据排纂之文,出其有惟恐不尽焉,此其所以枵然②无有者也。君子之文,淡焉泊焉,略其盯畦③,去其铅华,无所有,乃其所以无所不有者也。仆尝入乎深林丛簿④之中,荆榛碍吾之足,土石封吾之目,虽咫尺莫能尽焉。余且悄揣焉惧跬步之或有失也。及登览乎高山之颠,举目千里,云烟在下,苍然茫然,与大无穷。顷者游于渤海之滨,见夫天水浑沦,波涛汹涌,惝恍四顾不复有人间。呜呼!此文之自然者也。文之为道如是,岂不难哉?

  仆自行年二十,即有志于文章之事,而是时积忧多愁,神气荒惑,又治生不给,无以托一日之命。自以年齿尚少,可以待之异日,蹉跎荏苒,已逾三十,其为愧悔惭惧,何可胜言。数年以来,客游四方,所见士多矣,而亦未见有以此事为志者,独足下好学甚勤,深有得于古人之旨,见不以仆为不才,而谓可与于斯文也者,仆何敢当焉?偶料检箧中文字,自丙辰至于丙寅,十年间所著,有《芦中集》、《问天集》、《围学集》、《岩居川观集》,为删其十之二三,汇为一集,而以请正于足下。足下以为可存,则存之;不然,即当削去。行且入穷山之中,躬耕读书,以庶几稍酬曩昔之志。然而未敢必也。

  【注】①埃之表:尘世之外。 ②枵然:空虚、空洞 ③盯畦:原意是田界,此处引申为程式法则的限制束缚。 ④丛簿:草木丛生之处。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未有不读书而能工者也 工:精美、精巧

  B.是故君子耻为众人之所好者 耻:把……当作可耻

  C.而谓可与于斯文也者 与:参与,从事

  D.以庶几稍酬曩昔之志 酬:实现(志愿)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不得其端 则或咎其欲出者

  B.徒以雕饰为工 斧斤以时入山林

  C.而是时积忧多愁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我的答案 与刘言洁书阅读答案附翻译,与刘言洁书阅读答案附翻译

  D.行且入穷山之中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0.把第一卷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仆尝入乎深林丛簿之中,荆榛碍吾之足,土石封吾之目,虽咫尺莫能尽焉。(4分)

  (2)自以年齿尚少,可以待之异日,蹉跎荏苒,已逾三十,其为愧悔惭惧,何可胜言。(4分)

  11.第一卷文言文《与刘言洁书》的第一段提出了怎样的观点?第二、三段分别是从哪个方面来强调这一观点的?(5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