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周被灭 后周,后周是被谁所灭?

火烧 2021-08-13 17:37:04 1084
后周,后周是被谁所灭? 后周是被谁所灭?后周被赵匡胤领兵到陈桥驿发动陈桥兵变灭亡的。显德六年(959年)六月三十日,周世宗柴荣驾崩,继位的周恭帝柴宗训年仅七岁。赵匡胤此时任殿前都点检,禁卫军的最高长)

后周,后周是被谁所灭?  

后周是被谁所灭?

后周被赵匡胤领兵到陈桥驿发动陈桥兵变灭亡的。

显德六年(959年)六月三十日,周世宗柴荣驾崩,继位的周恭帝柴宗训年仅七岁。赵匡胤此时任殿前都点检,禁卫军的最高长)、兼宋州归德军节度使。

后周显德七年正月(960年)春正月初二日,镇州(今河北正定)和定州(今河北定县)报称北汉和辽国的军队联合南下,攻打后周,声势浩大,请求派兵援助。后周符太后和宰相范质、王溥等执政大臣不查之下,慌忙令澶州节度使慕容延钊率兵抵御。

又命赵匡胤率兵北上御敌,赐于他金带、银器、鞍马、铠甲、器仗数十万。初三日(2月03日),赵匡胤领军出汴梁爱景门,宣徽南院使昝居润安排筵席,朝廷众大臣饯送于郊外。

傍晚时,军队行至陈桥驿(今封丘东南陈桥镇),赵匡胤在其弟赵光义,以及赵普、石守信、王审琦等策划下,鼓动士兵发动兵变,授意为他黄袍加身,拥其为皇帝。

赵匡胤即位后,初五日改国号为宋,改显德七年为建隆元年,定都开封,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琦、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史称“陈桥兵变”。

扩展资料:

后周(951年—960年)是五代的最后一个中原王朝,从951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建国,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至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共计历经三帝,享国10年。

周太祖郭威是后汉的开国功臣,受汉高祖刘知远重任。郭威是刘知远临死时指定的顾命大臣之一,他奉汉隐帝刘承祐命,多次平定藩镇叛乱。郭威登基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减轻和免除了许多徭役,同时整顿军纪和管理机构内部的腐败。

柴荣御极不久抵御北汉的进攻。在高平之战中他亲临战场,在出师不利、己方右翼溃退的情况下扭转战势,击败北汉军队,并乘胜追击,兵峰直指北汉京都太原。从955年到958年他三次南伐南唐,迫使南唐取消皇帝之号,称江南国主,几乎将所有长江以北地区割给周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后周

后周的皇帝表以及后代表

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是后汉的开国功臣。

刘承祐诛杀重臣,郭威当时领兵在外,闻讯后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不久攻陷开封。

刘承祐死于非命,郭威于951年正月登基,是为后周太祖。

954年,郭威去世,由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后周世宗。

960年,大将赵匡胤慌报北汉、辽国联合入侵,赵匡胤率领禁军北上抵御。

禁军到达开封东北部的陈桥驿后,突然发动兵变,拥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

赵匡胤回师开封,建立宋朝,废黜柴宗训,后周灭亡。

资料拓展:

后周(951年—960年)是五代十国之一,是五代的最后一个朝代,从951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开国,至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宋,定都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历经三帝,享国10年。

后周开国皇帝郭威是后汉的开国功臣,受后汉高祖刘知远重任。郭威是刘知远临死时指定的顾命大臣之一,他奉后汉隐帝刘承祐命,多次平定藩镇叛乱。郭威登基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减轻和免除了许多徭役,同时整顿军纪和管理机构内部的腐败。

柴荣继位后不久亲自领兵抵抗北汉的进攻。在高平之战中他亲临战场,在出师不利、己方右翼溃退的情况下扭转战势,击败北汉军队。随后乘胜追击,一直攻到太原。从955年到958年他三次亲征南唐,迫使南唐取消皇帝称号、几乎将所有长江以北地区割给后周。

959年柴荣再次北上攻辽,军队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攻到幽州。不久柴荣病逝,其幼子柴宗训登基。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结镇、定二州将谎报说辽国和北汉联合进犯,领兵到陈桥驿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

后周首都是开封,统治范围包括今河南、山东、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陕西中部、甘肃东部、湖北北部以及长江以北的江苏、安徽地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后周

后周最后一位皇帝是﹖

柴宗训。

柴宗训(953年9月14日―973年4月6日),即后周恭帝(959年—960年在位),后周世宗柴荣第四子,五代时期后周最后一位皇帝。籍贯邢州尧山(今邢台市),广顺三年八月初四日(953年9月14日)出生于澶州府第。

显德六年(959年)六月癸未日,制授特进左卫上将军,封梁王,食邑三千户,实封五百户。周世宗于同年六月病死,他于同月甲午日继位,沿用周太祖年号“显德”。柴宗训即位时,年仅七岁,由符太后垂帘听政,范质、王溥等主持军国大事。柴宗训在位期间,特别重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

显德七年(960年),柴宗训被迫禅位给赵匡胤,后周灭亡。赵匡胤登基后,降封柴宗训为郑王,迁往房州。赵匡胤颁布圣旨优待帝母子,赐柴氏“丹书铁券”(免死金牌),保证柴氏子孙永享富贵,即使犯罪也不得加刑。

扩展资料

后周显德七年正月(960年)春正月初二日,镇州(今河北正定)和定州(今河北定县)报称北汉和辽国的军队联合南下,攻打后周,声势浩大,请求派兵援助。后周符太后和宰相范质、王溥等执政大臣不查之下,慌忙令澶州节度使慕容延钊率兵抵御。

又命赵匡胤率兵北上御敌,赐于他金带、银器、鞍马、铠甲、器仗数十万。初三日(2月03日),赵匡胤领军出汴梁爱景门,宣徽南院使昝居润安排筵席,朝廷众大臣饯送于郊外。

傍晚时,军队行至陈桥驿(今封丘东南陈桥镇),赵匡胤在其弟赵光义,以及赵普、石守信、王审琦等策划下,鼓动士兵发动兵变,授意为他黄袍加身,拥其为皇帝。

而后,赵匡胤率兵回师开封,约束将士,严禁烧杀抢掠,“宋太祖陈桥之变,与众誓约不得惊动都人;入城之日,市不改肆”。赵匡胤陈桥兵变还京,只有京城巡检使韩通仓皇抵抗,但随即就被王彦升所杀。

宰相范质率王溥、魏仁浦等人责问赵匡胤,帐前罗彦瓌拔剑厉声:“三军无主,众将议立检点为天子,再有异言者斩”。王溥面如土色,降阶下拜,范质亦拜,赵匡胤亲自扶起,以优礼待之。

几乎没有任何抵抗,正月初四日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帝位,“宋太祖将受禅,未有禅文,翰林学士承旨陶榖在旁,出诸怀中而进之,曰:‘已成矣。’”。

赵匡胤即位后,初五日改国号为宋,改显德七年为建隆元年,定都开封,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琦、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史称“陈桥兵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柴宗训

东周 西周 北周 武周 后周,这些王朝的开国皇帝分别是谁?

东周(姬宜臼)、西周(姬发)、北周(宇文觉)、武周(武则天)、后周(郭威)。

1、姬宜臼

周平王姬宜臼(?―公元前720年),姬姓,名宜臼(一作宜咎),周幽王姬宫湦之子,母王后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东周第一任君主,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20年在位。

西周末年,周幽王无道,于后宫得褒姒以后,生子伯服。不久,竟废申后及姬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

于是姬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进攻周幽王,周幽王与郑桓公均被犬戎所杀。随后,申、鲁、许等诸侯国拥立姬宜臼继位。

姬宜臼为避犬戎之难,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是为周平王,史称东周。周平王在内外交困中度过五十年,于公元前720年去世。

2、姬发

周武王姬发(前1087年―前1043年),姬姓,名发(西周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珷),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岐周(今陕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在位19年。

约前1050年文王崩逝,姬发继位,号为武王,沿用“受命”年号。武王继位后,继承父志,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治理国家,周国日益强盛。

受命十一年(约前1046年),武王联合庸、蜀、羌、髳卢、彭、濮等部族,进攻商纣行在朝歌,讨伐暴君纣王统治下的商朝,是为牧野之战。殷商大败,纣王自焚于鹿台,殷商灭亡。周王朝建立,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

武王克殷三年后(约前1043年),周武王驾崩,时年四十五岁(一作五十四岁),葬于周陵,为后世尊崇为古代明君。

3、宇文觉

宇文觉(542年―557年),即北周孝闵帝(557年在位),字陀罗尼,代郡武川(今属内蒙古)人,周文帝宇文泰第三子,母为元皇后(北魏孝武帝元修之妹冯翊公主),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一位君主(当时称天王),但实际上是权臣宇文护拥立的傀儡。

宇文觉七岁(一说九岁)时,被封为略阳郡公。西魏恭帝三年(556年)三月,拓跋廓命宇文觉为安定公世子;四月,拜为大司马。十月,宇文泰过世,由宇文觉继承太师、安定公等官爵。十二月,拓跋廓又下诏以岐阳之地封宇文觉为周公。

周孝闵帝元年(557年),拓跋廓派济北公元迪将皇帝的玉玺和绶带送给宇文觉,二月十五日,在其堂兄宇文护的扶持下,宇文觉正式即位称天王,国号大周,史称北周。

宇文觉称帝后为了亲自执政,与大冢宰宇文护发生冲突。宇文护于是与尉迟纲合谋废立之事,先设计诛杀乙弗凤,并使宇文觉身边没有侍卫;接着派贺兰祥逼迫宇文觉逊位,将他贬为略阳公并幽禁。

不久宇文觉被宇文护杀害,年仅十六岁。天和七年(572年),周武帝宇文邕诛杀宇文护,派遣蜀国公尉迟迥在南郊上谥宇文觉为孝闵皇帝,称其陵墓为静陵。

4、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自名武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武则天在位前后,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

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所以使得贤才辈出。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

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5、郭威

后周太祖郭威(904-954年),字文仲,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王朝建立者(951—954年在位)。

身材魁梧,勇力过人。出仕后汉,累有大功,拜邺都留守、枢密使。后汉隐帝刘承祐厌为大臣所制,派人前往邺都处死郭威。

乾祐三年(950年)冬,郭威发动兵变,向南攻破开封,推翻后汉。次年,郭威建立后周,年号广顺。在位期间,崇尚节俭、虚心纳谏、改革弊政,促进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趋向好转。

显德元年(954年),因病驾崩,时年五十一,谥号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庙号太祖,葬于嵩陵。遗诏令养子柴荣即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姬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姬宜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则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宇文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郭威

历史上为什么那么多周朝,后周、北周等为什么都以周为国号?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国号?国号是一个国家的正式称呼,即给国家一个定义,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国家叫什么;而起国号是一件意义非凡的大事,国号起的好,为人们所称赞,国家也拿的出手,很有面子,若是起得不好,就会为人所嘲笑,丧失国家威严,让整个国家都会抬不起头来。所以说,起国号要非常非常非常的慎重!!!而以“周”为国号的国家,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之后的周朝是夏商周时期周朝的后代,他们认为他们的祖上是周时期的统治者,所以在后期建国时,以周为国号;我们都知道,在我国的历史上,周期是一个统治时期非常久的国家,周朝一共统治了七百九十一年,历经三十二代出了三十七个君王;周朝分为西周与东周,西周是周武王姬发所建立的,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又早在公元770年,平王东迁,定都成都,史称东周。

二是之后的人们对于周朝是非常崇拜的,所以他们效仿周,以周为国号;在唐朝时期,武则天改唐为周,建立五周在五代十国时期,有郭威建立后周。

三是以自身官职爵位来定国号,南北朝时期,宇文觉自称周公,并以周为国号,建立北周。

四是以周本身的意寓来定国号,周可以解释为周密、周详、周全、周到,后来的人们也希望他们的国家像周这个字一样,周全周密,周而复始。

大家还有哪些看法,一起来交流交流。

武则天的后周,是怎么灭亡的?

灭亡原因:晚年相对昏聩,对朝政掌控已大不如前。并且由于其已确定立儿子(李氏)为太子,将来的大势已定,所以李氏的实力迅速膨胀。致使后来政变发生,还政李氏。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卧床不起,只有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侍侧。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大臣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交结禁军统领李多祚,佯称二张谋反。

于是发动兵变,率禁军五百余人,冲入宫中,杀死二张,随即包围武则天寝宫,要求武则天退位。武则天被迫禅让帝位与太子李显,随后徙居上阳宫(洛阳禁苑之东)。

李显上武则天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武周一朝结束。二月,唐朝复辟,百官、旗帜、服色、文字等皆复旧制,复称神都为东都。

扩展资料: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武则天在位前后,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

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所以使得贤才辈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

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则天

什么是后周世宗改革?

周世宗在位期间,全面推行改革,大力整顿吏治,调整了当时统治阶级内部,统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尖锐矛盾,废除天下佛寺,安定了社会秩序,恢复发展了社会生产,国内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周世宗还加强了军事力量,为后周取秦陇,平淮右,复三关提供了保证,也日后的统一建立了重要基础?他被史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

954年,北周太祖驾崩,柴荣按遗命在柩前即皇帝位,是为周世宗?年富力强的周世宗,建立禁军?南征北战,改革政治,富国安民,营建帝都,畅通水路,建立了不朽功绩?

周世宗即位时,正值黑暗?动荡的时期,北周国贫民弱,外敌四起?即位还不到10天,便有北汉勾结契丹大举入侵?他力排众议亲自出征,招募勇士入编禁军,简选良将四面出击,沉着应战,危局中竟以少胜多,将汉军击溃?

战后,周世宗赏有功,罚怯懦,惩处贪生怕死的将领,严厉整治骄兵悍将?他下令各地将战斗力最强的士兵输送到京城,建立了精锐的禁军?并将精锐者升为上军,羸弱者裁汰,武艺特别出众的选为“殿前诸班”?

从此,中央禁军有足够的武力控制地方藩镇,成为服务于统一集权政治的武装工具?在此后的征战中,禁军起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作用?后来的北宋延续了禁军制度,禁军始终是北宋王朝实力最强的军事力量?

五代政治黑暗,官吏极端贪暴?周世宗大力整顿吏治,破格任用贤才,改革了科举制度存在的弊病,使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受到朝廷重用?

他力肃贪污之风,严厉惩处贪官污吏毫不手软,就连自己的亲生父亲的故友犯法也不徇私情?他严格考核官吏,有几个官员借奉命出使之机游山玩水,也被他贬了官,这在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事例?

周世宗奉行人道,注重法治,废除了随意处死条款和凌迟之类的酷刑?他以多种人道措施对待犯人,打扫监狱,洗刷枷拷,给犯人充足的饭食,允许探视有病的犯人,无主的病人由官府负责治疗,严禁使犯人无故死亡,私自杀死犯人的官员被斩首?

他命人彻底修改法律,制订了较为完善的《大周刑统》,对北宋的《宋刑统》有着直接的影响?

周世宗关心民间疾苦,下令罢黜正税之外的一切税收,禁止地方官吏和豪绅将自己的赋税转嫁到百姓身上?他鼓励开垦荒田,把中原无主荒田分配给逃亡人户耕种,并对逃户庄田颁布处理办法,优待从辽朝返回的逃户?

他还注重减轻租税?

958年颁发《均田图》,派官吏均定河南等地60个州租赋,废除曲阜孔氏的免税特权?又下令免收以前人民所欠两税,取消两税以外的苛捐杂税和一些徭役?

周世宗抑制寺院经济?周世宗采取抑制佛教?打击寺院经济的措施,禁止私自剃度出家,拆毁寺庙数千所,勒令僧人还俗数十万人,促进了商业发展?

周世宗针对日益发展的寺院势力,于955年下令废除没有敕赐寺额的寺院3万多所,迫使大批僧侣还俗,并禁止私度僧尼?下令收购民间铜器佛像铸钱?

周世宗延聘文学之士,实行考试制度,纠正科举弊端?重视国家的藏书和文化建设?他曾多次亲临史馆视察藏书情况,见藏书太少,便下诏采取激励政策,钦定凡献书之人,均给以优赐?聚而又校,选常参官30人,对所藏图书进行校雠?刊正?抄写,并令在书卷末署校书名衔?为后周国家藏书奠定了基础?

周世宗曾极为诚恳地专门下诏要求群臣尽量上书言事,还点名让20多名翰林学士都写两篇文章《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平边策》?这种以命题向众多朝臣征求治国之策的做法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而且他也绝不是哗众取宠,只做做样子?在认真审读大臣的建议后,他欣然采纳了大臣王朴《平边策》中“先易后难”的主张,以此制订统一大计,付诸实践?

在开封城市的建设史上,周世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曾命大将赵匡胤骑马飞奔,直至马力倾尽跑出2.5万米?于是周世宗下令以马跑的范围扩建城池,修建了气势宏伟的东京外城?这就是“跑马圈城”的故事?

唐朝后期曾经大规模的扩建开封城池,奠定了开封城的基础?

由于经济复苏,商业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内房屋过于密集,民宅侵入官道,致使车马无法通行?周世宗着眼于帝王之都的长远发展,下令将城内违章建筑全部拆毁,将城内的坟墓全部迁往城外重新安葬?

周世宗命人治理运河?黄河和汴河,堵塞黄河决口,修固黄河河堤,还在汴河口立斗门控制黄河水势,确保京城的安全?

为恢复以开封为中心的水路交通网,周世宗命人兴修水利,疏通漕运,先后疏浚了胡卢河?汴河?五丈河等?

后周世宗

后周世宗柴荣的死因

病死的。

显德六年(959年)四月,柴荣亲率诸军北伐契丹。至宁州,刺史王洪以城降。之后,领兵水陆俱下,至益津关,契丹守将终廷晖以城降。至瓦桥关,守将姚内斌以城降。

鄚州刺史刘楚信以州降。五月,瀛州刺史高彦晖以本城归顺。这次出师,仅四十二天,兵不血刃,连收三关三州,共十七县。柴荣正准备乘胜夺取幽州,遇疾而返。

显德六年(959年)六月,柴荣因病班师回到汴京,解除张永德殿前都点检职务,升赵匡胤为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立魏王符彦卿女为皇后(即小符后)。

以皇长子柴宗训为特进左卫上将军,封梁王;以第二子柴宗让为左骁卫上将军,封燕国公。六月十九日,柴荣驾崩,终年三十九岁。上谥曰睿武孝文皇帝,庙号世宗。

扩展资料:

柴荣原本出身富家,因家道中贫投奔姑父郭威,成为其养子。为了补贴家用,他年轻时曾随商人颉跌氏在江陵贩茶。公元947年,刘知远称帝,建立后汉,随后攻下开封,以此为都城。

郭威因助刘知远称帝有功,升迁为枢密副使、检校司徒,成为统帅大军的将领,位至宰相。当郭威在后汉春风得意时,养子柴荣也得以步步升迁,由左监门卫大将军升为天雄牙内指挥使、领贵州刺史、检校右仆射。

后来,继位的刘知远之子刘承祐怀疑拥兵在外的郭威怀有异心,将留在京城的郭威、柴荣的家人杀得一干二净。郭威被逼造反,自立为帝,建立周王朝(史称“后周”)。

郭威委托柴荣治理澶州,柴荣大大地显出了自己的政治才华,其境“为政清肃,盗不犯境,吏民赖之”。显德元年(954年),周太祖郭威驾崩,晋王柴荣依遗命在灵柩前即皇帝位。

柴荣志存高远,他曾问左谏议大夫王朴:“朕当得几年?”王朴答曰:“臣固陋,辄以所学推之,三十年后非所知也。”

柴荣听了十分高兴:“若如卿所言,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

柴荣是非分明,精明能干。即位不到十天,北汉勾结契丹南犯,柴荣力排众议御驾亲征,他招募勇士编入禁军,选拔良将统领部队。

战斗即将展开之际,指挥樊爱能等人率先逃跑,后周军十分危急,此时执掌禁军的赵匡胤指挥同伴骑马突入敌军前锋,自己则乘胜进攻河东城,将北汉军打得落花流水。

班师回营,柴荣立即严行赏罚,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虞侯、严州刺史,将贪生怕死的70位将领全部处死。

某次,柴荣率军从水路进攻南唐。有段河道无法疏通,随行的将领说:河道一旦被疏通,河水肯定会倒灌,到时人员安全会成问题。

柴荣没有作声,比比划划地勘测了一番,几天后传下手谕,上面居然附了详细的施工方法。照此操作,果然安全地疏通了河道,大军得以按时进发。

柴荣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他先是改革科举存在的一些弊端,大胆破格选拔贤才。接着他又严惩贪官污吏。生父的故友犯法,也按规定处理。有几个官员借出使为名趁机游山玩水,被他贬了官。

柴荣即位后还命人修改法律,制定了《大周刑统》,废除了随意处死民众的条款与凌迟等酷刑。

他派人打扫监狱,洗刷枷拷,足量供应犯人饭食,允许亲友探视有病的犯人,无亲可靠的囚犯生了病由政府负责治疗,还规定私自杀害犯人的官员必须斩首。这种人权意识在那个时代极为难得。

柴荣善待谏臣。他曾专门下诏要求群臣上书言事,点名让20多位翰林学士做两篇文章,一篇是《为君难为臣不易论》,一篇是《平边策》,一旦发现有可取之主张马上采纳,其中,他对“平边”的一些重大决策就是听了王朴的意见。

在位期间,柴荣从未因言论的尖锐杀害过一个大臣。

作为一个出身社会底层,有过商业经历的皇帝,柴荣制订的经济政策也顺应民心。五代时战乱频仍,许多人死亡或逃离,众多土地荒芜无主。

柴荣规定:不管是谁,在这些无主之地上耕种,收成全部归自己。田主三年内回来了,归还一部分土地;五年内回来,归还三分之一的土地;五年后回来,则田契无效,土地归耕种者所有。

周被灭 后周,后周是被谁所灭?

如果是因躲避契丹而荒废的土地,田主五年内回来,归还三分之二的土地;十年内回来,归还一半土地;十年后回来,田契无效,全部土地属于耕种者。

这种政策充分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既养活了大量人口,又增加了国家赋税。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五代第一明君柴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柴荣

后周(19)是被谁(2)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