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九都在哪里 清末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全境九都行政地理圖《揭陽縣全圖》
清末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全境九都行政地理圖《揭陽縣全圖》 《揭陽縣全圖》地圖描繪了清末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全境九都的行政地理,以不同顏色區分境內各都的行政區劃;縣城繪於漁湖都。方位坐標北在上方,本圖以經緯

清末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全境九都行政地理圖《揭陽縣全圖》
《揭陽縣全圖》地圖描繪了清末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全境九都的行政地理,以不同顏色區分境內各都的行政區劃;縣城繪於漁湖都。方位坐標北在上方,本圖以經緯網繪製覆蓋範圍為東經115° 45′E - 116° 40′E,北緯23° 15′E - 23° 45′N;從其經緯度線看,製圖者採用了格林威治零度的經線演演算法。以下為部分截圖
《揭陽縣全圖》圖左邊框上標註有「英國教士烈偉廉君測繪」。西方教會傳入廣東揭陽地區,大概始於乾隆時期。潮、揭地區真正開放通商,而有外國人大規模的進入則自咸豐八年(1858)的「天津條約」之後。圖右上書「紀闡經十五歲」,即中文文獻上所說的「西儒闡經」,判斷所指為西方教士在此傳教的年代記錄。咸豐十年(1860),揭陽地區首座教堂建立。對照光緒十六年(1890)《揭陽縣續志》卷一〈都圖〉、〈津梁〉等若干建置與建設都未出現在圖中,判斷本圖或繪於光緒十六年(1890)之前。
揭陽縣,是宋元潮州三陽之一和明清潮州八邑之一,隋代至民國初為廣東潮州府境,今為廣東揭陽市境。揭陽縣是粵東古邑,得名於古五嶺之一的揭陽嶺。
很赞哦! (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