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国还能收复哪些领土 我国古代地图里的领土变化——驳斥沙俄的黑龙江流域土地无主说

火烧 2022-07-05 23:22:24 1063
我国古代地图里的领土变化——驳斥沙俄的黑龙江流域土地无主说 1.晋代以前我国地图绘制发展 我国有着悠久的地图绘制历史和丰富的地图绘制经验。有学者认为我国最早的地图是「 ”九鼎”,也就是说大禹利用九州进
中国还能收复哪些领土 我国古代地图里的领土变化——驳斥沙俄的黑龙江流域土地无主说

我国古代地图里的领土变化——驳斥沙俄的黑龙江流域土地无主说  

1.晋代以前我国地图绘制发展 我国有着悠久的地图绘制历史和丰富的地图绘制经验。有学者认为我国最早的地图是「 ”九鼎”,也就是说大禹利用九州进贡的金属制作了标记有中华九州地形位置的信息雕刻在「 ”九鼎”上。在先秦时代「 ”九鼎”逐渐演化成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地位相当于后世的传国玉玺,但是在秦灭东周之后这些鼎就神秘的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古代的鼎 我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所著的各类典籍中关于地图的记载更是数不胜数,后世荆轲以献出燕国地图为由刺杀秦王、萧何在占领咸阳后积极收集舆图的记载,充分说明了中华文明早期历史中,地图始终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史记》在关于秦始皇陵墓的描述中写到「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也就是在秦陵中塑造出了秦朝山川河流的地形,使用水银模拟河水,并制作出使之流动的装置。虽然对于这张地形图和实际情况的是否吻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它应该是我国现存的最早地形图了。长沙马王堆汉墓曾经出土了《地形图》、《驻军图》等古地图,应用了图例、比例等方法使得地图更加形象生动,说明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制图水平。 秦始皇陵地宫模型图 2.晋代到明代我国地图绘制水平的发展 西晋时期的裴秀被李约瑟称为「 ”中国科学制图之父”,他创造性的提出了「 ”制图六体”,即比例尺、方位关系、距离长短、地势高低、地形及变化等绘制地图的基本要求,完成了跨时代的作品《禹贡地域图》,结束了此前地图太大的弊端。唐代宰相贾耽用不同颜色区分古今地名,绘制成了包括中国及周边国家的地图《海内华夷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幅大型地图。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提高了地图绘制精度,耗时12年,完成了《天下州县图》,还按照山川河流地形绘制了地形图。在我国陕西西安的碑林中还有一幅石刻的《禹迹图》,大约完成在宋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地图。元代道士朱思本采用了了「 ”计里画方”的方法,即通过按照比例绘制网格使得图形缩小,结合实地考察情况绘制了《舆地图》。 裴秀画像 《禹迹图》 明代经历了元朝的扩张、郑和下西洋和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地理知识,地图绘制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明人罗洪先在朱思本的基础上创立地图符号图例,大约在1541年绘制完成了地图集《广舆图》,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图集。许多人认为罗洪先的历史地位不亚于同时代西方的墨卡托。《广舆图》包括「 ”两直隶、十三布政司图十六、九边图十一、洮河、松潘虔镇、麻阳诸边图五、黄河图三、漕河图三、海运图二、朝鲜、朔漠、安南、西域图四”,形象展现了明代中期的中国版图。1561年,胡松增补了琉球图和日本图两个部分。这份地图对后世影响深远,有学者认为它「 ”支配了中国地图二百多年”,一直到清代嘉庆年间仍有重印版问世。 明代《北直隶舆图》 明代《广舆图》(约1555年版)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缺乏测绘工作支撑,明代地图依然以「 ”天圆地方”为基础,未能显示纬度的变化。另外,对于中国周边国家的地图形状变形比较严重并不是因为对当地地形了解不足,而是为了显示「 ”中央王朝”的正中位置和「 ”华夷秩序”,只能标示一下相邻国家的位置。 大明混一图(约1389年) 3.清代达到我国古代地图绘制的最高水平 清代的康熙皇帝一方面对于西方科学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迫切需要全面了解当时的中国版图,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更是增加了康熙皇帝对于地图绘制工作的重视。从1707年开始,他运用传教士带来的方法,组建了测绘队,组织了对全国土地进行大规模测绘的工作,测绘队走遍包括台湾在内的当时全国各省绘制了《康熙皇舆全览图》。该地图有若干版本,包括全国地图和分省地图。对于我国东北地区还绘有专门的《黑龙江口图》和《乌苏里江图》等部分。这幅地图北至贝加尔湖,西至新疆阿克苏以西(当时尚未平定西北准噶尔汗国),南至海南岛,东至朝鲜,东北至库页岛,东南至台湾岛,并注有经纬线。此地图将我国境内的珠穆朗玛峰明确标示出来,比西方「 ”发现”珠峰早一百多年。进行如此大范围的实地测绘地图,向全世界第一次明确了清代版图范围,是世界测绘史中的一大壮举,代表了中国古代测绘工作的最高水平。 《康熙皇舆全览图》全貌(实线为中国地图) 《康熙皇舆全览图》中的山东省全图 雍正年间将《康熙皇舆全览图》由南北八排增加为十排,完成了《雍正十排图》。首都北京成为经纬线的起始点(有点类似于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位置)。乾隆年间增加了新疆部分的测绘结果,完成了《乾隆十三排图》,是我国实测地图完成全国覆蓋的重要标志。李约瑟认为中国《乾隆十三排图》的制作水平已经超过了当时的欧洲各国。 《雍正十排图》渤海湾部分 进入19世纪以后,西方测绘学依然不断发展,相关技术门槛逐渐提高。清政府由于缺乏专门人才培养机制,且国力逐渐衰落,未再次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测绘工作,也就无法绘制更为准确的地图。道光年间绘制的《皇朝舆地总图》也是以康熙、雍正和乾隆年间的三图为基础完成,这张地图北至萨彦岭,西至帕米尔高原,南至海南岛,东至朝鲜,东北至库页岛,东南至台湾岛,完整体现了清代版图的全貌,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疆域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清末的《大清帝国全图》则吸收近代以来西方测绘学发展成果,非常接近于现代地图,准确描述了列强侵略后中国版图的变化。 道光年间绘制的《皇朝舆地总图》 清末《大清帝国全图》 其实《康熙皇舆全览图》的绘制完全是康熙皇帝凭借一己之力结合中西方技术的产物,而不能代表我国绘图技术的进步。一旦失去开明的皇帝作为靠山,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储备和科学绘图方法,清代的地图绘制水平迅速回到了过去相对落后的水平。 我国古代地图绘制不仅记录了我国封建社会从不断发展到繁荣昌盛,也见证了近代以来我国国力由强变弱的过程。沙俄宣称我国黑龙江流域地区和西伯利亚一样属于无主土地,沙俄是先占先得,而我国古地图的记录有力驳斥了沙俄这种无理的说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