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涠洲岛费用大概多少? 涠洲岛的历史
涠洲岛的历史
涠洲岛的历史发展如下:
涠洲岛汉时属合浦郡,唐初属雷州椹川巡检司,宋、元两代因沿未变
元朝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建涠洲巡检司,在遂溪县“第八都博里村海岛中”,即涠洲岛。
明初仍属协州府,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巡司迁往雷州遂溪的蚕村,司海防和监守珠池之责。
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从雷州移民于岛上垦耕。

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游击署移驻廉州合浦县永安所。
此后,涠洲处于雷、廉两府的军事行政双重管辖之下。
清康熙元年至嘉庆十一年(公元1692--1806年),涠洲居民三度被迫内迁,驻岛行政机构裁撤,但仍有少数“寮民”居留,军事管制由雷州徐闻县的海安营游击和廉州合浦县的龙门协分管,每年分上下二班轮流巡防。
咸丰末年(公元1860年),有内地人400名因避战乱,不顾艰险和官府之禁,来岛定居。
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官府鉴于岛上民居已成事实,便重开岛禁,移雷廉二州船户客民于岛上。
至此,荒置百数十年的海岛,田庐重兴。
是时法国天主教势力乘机染指该岛设教堂于盛塘村,后又在城仔及斜阳岛各建一座,广纳教徒,是为钦谦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基地。
光绪二十余年,涠洲由雷州正式划归合浦县管辖,置涠洲巡检司,军事建制隶属于龙门协的永安营。
宣统初,归属合浦县的靖海团,设“公局”民政机构于岛上。
民国初至1931年,先后属合浦靖海团和合浦第二自治区辖镇。
1936年至1949年,先后属合浦县第二行政区、第五行政区和第三行政区辖镇。
1938年9月13日起,涠洲岛沦于日寇野蛮统治七年之久。
在这期间,本岛成为日寇威胁侵扰我华南大后方的海空军基地。
1945年6月18日,涠洲岛人民奋起歼灭残寇,涠洲光复,归县领的乡建制。
1950年3月6日,人民解放军渡海解放涠洲,初设乡人民政府,直隶于合浦县。
同年8月起,归北海镇人民政府管辖。
1953年改设第三区,分设涠东、涠西、涠北、南湾四个乡。
1959年改为涠洲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