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辞官必曰 大臣想要辞官回家种地,皇帝大哭:朕不准你辞职,要与你共享荣华
大臣想要辞官回家种地,皇帝大哭:朕不准你辞职,要与你共享荣华
古代的朝廷重臣,都深谙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不管与皇帝的关系有多好,必须认清君臣有别的事实,否则下场将会很惨。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把部下视作兄弟,几乎是无话不说,但当他坐上皇位后,就对冯胜、傅友德等功臣下手,能善终者屈指可数。
但也有一些皇帝,与个别大臣的关系很好,从没有想过功高震主的问题,比如清朝的乾隆与和珅,几乎就是一对好基友。自从受到乾隆的宠信后,和珅就没有失宠过,官至首席军机大臣,乾隆死后被嘉庆赐死。然而,要说到历史上关系最铁的一对君臣,并不是乾隆与和珅,而是李渊和裴寂,为何这么说呢?
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母亲与隋文帝的正妻独孤皇后是姐妹,也就是说,他与隋炀帝杨广是表兄弟,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七岁的时候,李渊就被封为唐国公,后来又做过陇、岐等州的刺史,公元615年被任命为太原留守,其势力不容小觑。
而裴寂出身与河东裴氏家族,很早就与李渊相识,并结下深厚的友谊。隋朝末年,裴寂任晋阳宫副监,李渊是他的顶头上司。当时天下大乱,裴寂就劝说李渊起兵,进而逐鹿天下,李渊听从了他的建议。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李渊就带兵攻破长安城,建立了唐朝,作为开国功臣且挚友的裴寂,则被拜为尚书右仆射,也就是所谓的宰相。

以裴寂的能力,做个谋臣还可以,却没有带兵打仗的能力。当时刘武周派人进攻太原时,裴寂奉命率兵征讨,结果输的很惨,丢掉了很多城池。即使如此,李渊并没问罪于他,只是简单了说了他几句,此后对裴寂更加的宠信,曾因裴寂的一句话,就把功臣刘文静给处死了。
公元621年,一位刺史告发裴寂有谋反之心,李渊压根就不相信,只是让裴寂走一个审讯的过场。即使如此,唐高祖李渊仍感到心中有愧,为了安慰裴寂,就让三个貌美如花的妃子到裴寂家里慰问,陪他喝酒解闷,直到第二天才回去,此等做法简直是世之罕见。
李渊对裴寂的宠信超过所有大臣,这让裴寂深感不安,在一次喝酒的时候,裴寂猛喝了一大口酒,借着酒意对李渊说:“当初起兵太原,臣曾与陛下约好,天下平定之后准臣辞职归田。如今四海太平,请陛下准臣退休。”听说裴寂要辞官回家种地,李渊放声大哭,并且说道:“朕不准你辞官,要与你共享荣华。”另外,李渊又拜裴寂为司空,而且还派专人到他门口站岗。你认为,为何李渊对裴寂这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