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匈奴来请和亲 漢朝與匈奴的和親制度始末
漢朝與匈奴的和親制度始末 匈奴:強大的草原帝國在劉邦於公元前206年建立大漢王朝的三年前,匈奴的冒頓單于建立起了新型的草原帝國。匈奴帝國迅速擴張:在東方,冒頓單于擊潰了生活在東部蒙古和西部滿洲的東胡;

漢朝與匈奴的和親制度始末
匈奴:強大的草原帝國在劉邦於公元前206年建立大漢王朝的三年前,匈奴的冒頓單于建立起了新型的草原帝國。
匈奴帝國迅速擴張:在東方,冒頓單于擊潰了生活在東部蒙古和西部滿洲的東胡;在西方,冒頓單于發動了對於河西走廊的月氏人的戰役;在北方,他征服了游牧民族,包括西伯利亞的丁零部落;在南方,他收復了在秦時被蒙恬奪取的河套地區。
霎時,這個草原帝國在強硬的冒頓單于帶領下成為橫掃亞歐大陸東北部的強大聯合體。冒頓單于並非一介武夫僅僅滿足於以武力大殺四方,他還建立了一種成熟的政治組織形式。
《史記》載匈奴「置左右賢王、左右大將、左右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史書提到這個時期的匈奴多有「左」、「右」之說,其左右是在地域位置上劃分的,左方管理帝國的東部,右方則管理帝國的西方,單于直接統治中部領土——這就是與漢朝對壘時的匈奴帝國。
平城之戰與和親協定
剛剛建立漢朝的高祖劉邦決定將匈奴趕出中國之外,並且準備加強對於北方的統治。劉邦的這個想法並非對於權力的吹毛求疵,而是匈奴的擴張已到邊境地區,並且導致韓王劉信、燕王盧綰、代郡太守陳豨都變節投降匈奴,若坐視不管,勢必威脅到中原地區。
公元前200年,劉邦抓住韓王投降匈奴的機會發兵三十萬攻打匈奴。但高祖劉邦後來被冒頓單于的40萬騎兵包圍七天之久,險些被俘。經過這件事,劉邦認識到以武力解決匈奴問題是行不通的,至少在他的那個時代行不通。
兩年後,劉邦採納了臣子劉敬的建議,前去與匈奴議和,議和的結果就是和親協定,其中包括四項條款:一、將一位漢朝公主嫁給單于;二、漢朝需每年向匈奴送「禮物」,包括絲綢、稻米;三、規定漢朝和匈奴為兄弟之國,地位平等;四、雙方以長城為界。這份協定在該年的冬天,即公元前198年生效,當年就有一位公主嫁給匈奴單于。
漢朝與匈奴的和親制度就是從此形成定製。每當匈奴有一位新的單于登基,漢朝就會有一位公主嫁入匈奴,惠帝、文帝、景帝皆曾經送公主嫁給單于。
和親協定的重要標誌是漢朝公主嫁入匈奴,但漢朝還需要每年送財物給匈奴,財物的數量曾經過多次商議變更,每次財物數量都是在增加,而不是減少。
匈奴變本加厲,進攻中國
匈奴帝國實力不斷增強時,對於漢朝越來越傲慢。前192年,不可一世的冒頓單于甚至要求與呂后結婚,《漢書》卷九十四中有這封信:
孤僨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數量至邊境,願游中國。筆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娛。願以所有,易其所無。
呂后怒不可遏,但並未對於匈奴有強硬表示,在給匈奴回信中說:
年老色衰,發齒墮落,行步失度,單于過聽,不足以自污。敝邑無罪,宜在見赦。
呂后說話很委婉,甚至可以說是在企求。
這位不可一世的單于死於公元前174年,在死前還為匈奴帝國把大月氏人趕出了河西走廊。冒頓單于的繼承者老上單于對漢朝更強硬,有一次他的偵查騎兵甚至到了長安附近。
匈奴從與漢朝訂立的和平協定中得到豐厚的利益,但匈奴單于並未履行自己的和平承諾。前166年,老上單于率領14萬名騎兵入侵安定(甘肅);前158年,老上單于的繼承人軍臣又襲擊上郡與雲中郡。
漢朝在和親制度中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既有政治的,又有經濟的;在匈奴的嗜利心越來越重的時候,就想將漢朝納入版圖。但當漢朝發現送給匈奴的財物足以武裝一支能夠抗衡匈奴的軍隊時,漢朝與匈奴的戰爭才真正開始。
(完)
很赞哦! (1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