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卢梭的主要思想主张 荀悦的思想主张 如何评价荀悦

火烧 2022-10-31 17:05:04 1065
荀悦的思想主张 如何评价荀悦 荀悦性情沉着好静,长相漂亮,从小就好读书,曾为班固《汉书》作《汉纪》,著有《汉纪》30篇申鉴》、《崇德》等作品,他在法律、政治、哲学方面都有自己的主张。荀悦的思想主张法律

荀悦的思想主张 如何评价荀悦  

卢梭的主要思想主张 荀悦的思想主张 如何评价荀悦
荀悦性情沉着好静,长相漂亮,从小就好读书,曾为班固《汉书》作《汉纪》,著有《汉纪》30篇申鉴》、《崇德》等作品,他在法律、政治、哲学方面都有自己的主张。荀悦的思想主张法律思想>(一)法与教都是“政之大经”他认为制定法制、实行教化是治国治民的基本手段,“政之大经,法、教而已”。主张教与刑,都要先简后繁,“教初必简”,“然后责备”;“刑始必略”,“然后求密”。如果开始就规定出繁杂的礼仪,人民难以实行,反而招人厌恶,这叫做“设必违之教”的“虚教”。如果开始就制定出繁密的法令,人民难以遵守,等于“陷民于罪”,这叫做“设必犯之法”的“峻刑”。>(二)“君子以情用,小人以刑用”。荀悦持儒家“性三品”说,将人分为君子、中人、小人。认为君子不会触犯刑律,因而只需施以“礼教荣辱”,“化其情”即可。小人“不忌刑”,对他们进行教化不起作用,必须使用“桎梏鞭扑”,才能制止其犯罪,这叫做“治其刑”。对于中人,则要刑礼兼用,才可以“引中人而纳于君子之涂”。>(三)“避仇有科”。荀悦认为“复仇”是出于“义”,因此虽不能纵容“复仇”,但也不可绝对禁止“复仇”,主张“依古复仇之科”处理。即杀害父、兄弟、从父、从兄弟的人,如依法规定躲避他处,即不可复仇;如果不躲避,则可复仇;仇人因“公命行止者”,不能算做未依法躲避。>政治思想>(一)“六主”、“六臣”的价值判断>所谓“六主”是王主、治主、存主、哀主、危主、亡主;所谓“六臣”是王臣、良臣、直臣、具臣、嬖臣、佞臣。>荀悦对于君臣的品评,自有其深意在,着意于不同品类的君臣对政事的不同影响,而这种影响是与国之兴亡密切相关的。>(二) “天下国家一体”的观念>1.“君臣互为依存”,荀悦认为理想的君臣关系应该是“上下有交”。在君臣这对互为依存的关系中,君的作用是居于主导的。在进谏与纳谏过程中,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得最为明显。>2.“君”与“道”发生冲突的时候,“从道不从君”,以道义制约君权。>3.君为元首,民为手足,君民关系的处理与社稷存亡紧密相关。荀悦认为,“爱民如子”和“爱民如身”都不能算作“仁之至”,只有与民同乐,与民同忧才是真正的爱民之君。>(三)“正积于上”“事实于下”的政治理想>(四)“立制以防忿争,一统序”——对政治统治秩序的维护>哲学思想>荀悦作为东汉末年的政论家和史学家,其人性思想在吸收、综合前人的人性学说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政治实践有所创新和发展。他提出了性以辅命、性情相应、法教成性等人性思想。荀悦的人性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荀悦的人性思想最终是为其政治思想做铺垫,是其政治见解的哲学基础。荀悦认为政治行为又可以影响人性的存在变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统一关系。>如何评价荀悦>《后汉书》:性沉静,美姿容,尤好著述。>李世民:论议深博,极为政之体,尽君臣之义。>时人称:辞约事详,论辨多美。>袁宏:荀悦才智经论,足为嘉史,所述当世大得,治功已矣。>何孟春:其论政体,无贾谊之经制而近于醇,无刘向之愤激而长于讽。”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