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雪映不出山河 山河之撞,撞出个山西
山河之撞,撞出个山西 滚滚黄河,一路向东,奔腾而来, 撞上吕梁山后转头南下, 出军渡,过壶口,下龙门, 在地图上清晰地刻画出山西的西部轮廓。 山河之撞,石破天惊, 不只为山西划界, 更撞出了表里山河的
山河之撞,撞出个山西

滚滚黄河,一路向东,奔腾而来, 撞上吕梁山后转头南下, 出军渡,过壶口,下龙门, 在地图上清晰地刻画出山西的西部轮廓。 山河之撞,石破天惊, 不只为山西划界, 更撞出了表里山河的灵气, 撞出了三晋大地的性格。 也许正是这种灵气, 创造了这片土地上的无数奇迹, 从黄河岸边点燃中华文明的第一把圣火, 到佐证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陶寺遗址, 再到明清晋商曾经「 ”汇通天下”的辉煌, 无不令人仰止。 也许性格决定命运, 新中国成立70年来, 山西爬坡过坎, 一路前行, 回头看时,猛然发现, 这不正是那种特有性格所造就的吗? 1 老牛湾是黄河入晋的起点。 此时,这条桀骜不驯的大河显得平静温顺,然而内心深处却激流滚滚,块垒迭出。 如同改革开放之初,当那份《关于把山西建成全国煤炭能源基地的报告》出台时,山西为自己绘制了一幅令人心潮澎湃的发展蓝图。 三晋大地没有辜负这份蓝图。 从那个「 ”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时代走来,山西创造了无数辉煌。 山西常以「 ”点亮全国一半的灯,烧热华北一半的炕”为荣。 据统计,70年间,山西累计开采煤炭约190亿吨,外调约130亿吨。 随着时代变迁,多年「 ”重结构”的发展下,山西「 ”累了”。 曾经的好风光,一度变得满目疮痍;从前蓝莹莹的天空,戴上了「 ”黑帽子”;哗啦啦的汾河水,也不再清澈甘甜…… 痛心之余,山西开始反思。 转型,成为不二选择。 2 经过千里跋涉,黄河来到了吕梁山南端。 这里山大谷深、塬岭相连,它似乎知道前方将是一场殊死搏杀…… 面对资源型地区转型这个世界难题,山西能啃下这块硬骨头吗? 从新石器、铁器、煤炭等最早使用,到战国时期率先变法图强,再到改革开放诞生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这块农耕文明最早兴起土地上一直有着革旧鼎新的优秀传统。 这份基因决定了转型面前,山西不会退缩。 从经济结构调整一路走来,山西经历了无数风雨和考验,有人说经济结构越调越重,有人说陷入了「 ”资源诅咒”的怪圈,但是转型信念从未动摇,决心一直坚定。 这是一份「 ”山西特产”。 2018年9月16日,太原,一个大型露天煤矿开采设备的沙盘供人参观。 70年来,右玉的历届县委县政府带着全县党员干部群众,把一个风沙肆虐的「 ”不毛之地”变成了「 ”塞上绿洲”,铸就了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 ”右玉精神”。 正是这种执着,山西转型迎来机遇。 在经历了数次「 ”转型之痛”后,山西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转型之路。 这一次山西没有再让机会从指尖溜走,明确了「 ”能源革命排头兵”「 ”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 ”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三大目标定位,走上了一条壮大新产业,汇聚新能源,打造新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大道。 3 天下黄河九曲十八湾,仔细看黄河曲连环,湾套湾,百折不回,永远向前。 山西的新转型之路,走起来很艰难,却很扎实。 无论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还是能源革命排头兵,没有创新一切都玩不转。 一部科幻作品《三体》,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高度,习惯于从历史中寻找信心与智慧的山西人,终于有了现实「 ”偶像”。 人们再不必怀疑这片土地上拥有的想象力。 山西太原,太钢不锈钢精密带材生产基地 当太钢研发出「 ”笔尖钢”、生产出全球最宽最薄「 ”手撕钢”时;当百度在阳泉市建成亚洲最大的大数据中心、无人驾驶基地时;当潞安集团从按吨卖煤到论克卖油,由「 ”卖炭翁”变身「 ”卖油郎”时…… 山西放声高呼「 ”我们不只有历史的辉煌”。 不当煤老大,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山西煤炭产业走上「 ”减、优、绿”之路,3年累计退出煤炭过剩产能近9000万吨,煤矿数量首次降到1000座以内,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超过57%;新能源发电装机占全省电力装机比重突破30%,光伏发电基地规模全国第一。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服务业已然成为山西经济第一大产业,连续4年占据经济总量半壁江山,一煤独大的格局已经改变。 新转型给山西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 2018年,山西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速均高于全国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经济增长幅度。 4 听着传唱百年的「 ”走西口”那凄婉的声腔,飘荡在九曲连环的河面上,弥漫着一种离别的苍凉,感受到一份创业求存的决心。 山西人的骨子里从来就有走出大山阻隔的冲动,回首500年晋商发展史,可以说,既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商帮创业史,更是一部恢宏壮阔的山西开放史。 如果说,示范区建设和能源革命是山西新转型的重头戏,那么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就是这部戏的「 ”高潮”。 能否走出去、能否引进来,成为检验山西新转型成败的关键。 这一次山西交出的答卷足够惊艳。 山西率先启动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变「 ”企业办”为「 ”政府办”,用一纸承诺代替一筐材料,企业自行办理的审批事项压减80%。 来自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的一组数据显示,承诺制改革前一年,当地出走企业近1000户;改革以来,新增入驻企业4000余户。 2018年,全省进出口增长17.8%,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4倍,已有30余家世界500强外资企业来山西投资。 一年里,山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翻番,对「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长10倍。 同时,山西品牌产品正不断走出国门,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平遥国际电影节影响越来越大。内陆的山西,已经走向开放的前沿。 汹涌的黄河水,奔流不息, 撞击着群峰耸立的吕梁山, 这水与石的较量, 成就了美丽雄奇的千里黄河画廊, 塑造了这一方人的性格, 并见证着这里 昨天、今天、明天发生的一切。 ( 2019年07月23日 06版) 图片:视觉中国 责编:王子墨 编辑:邢妍妍 孙小婷
很赞哦! (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