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入口 国家博物馆的历史
国家博物馆的历史

中国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China)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相对称布局,是一座系统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国博藏品数量为100余万件,集收藏、研究、展览于一身。
2011年3月1日国家博物馆新馆竣工。
命名
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前身为1912年7月9日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
194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同日,更名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1959年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前身为1950年3月成立的国立革命博物馆筹备处。
1960年正式命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
1959年8月,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两馆大楼竣工,为建国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
同年10月1日,在国庆十周年之际,开始对外开放。
发展理念
中国国家博物馆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发展理念,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原则。
坚持“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地位相称,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相称,与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相称,与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称”的建馆方向。
以“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为建馆目标。
职能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将会在保护国家文化遗产、展示祖国悠久历史、弘扬中华文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体现中华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为适应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将成为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学习历史和文化知识、接受文明熏陶、进行终身学习的文化阵地和课堂。
设备
2007年3月至2010年底,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了改扩建工程,馆舍总建筑面积19.19万平方米,硬件设施和功能为世界一流。
藏品数量为100余万件,展厅数量为48个,设有“古代中国”、“复兴之路”两个基本陈列,设有十余个各艺术门类的专题展览及国际交流展览。
特色
与我国现有的博物馆相比较,国家博物馆还会带给观众不一样的变化,即能够得到非常高质量的,文化精神上的一种享受。
在历史含量方面,文化底蕴方面也是如此。
在风格上,国家博物馆将保持庄严、宏伟的建筑风格,高度概括、浓缩我们的发展历程。
展览手段上,将不局限于故有的陈列方式,而是综合运用多种现代化展示方法,如大视屏,大屏幕,超薄电视等多媒体手段,尽量为观众还原历史氛围并增加展览的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