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最初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的
一国两制最初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的
一国两制最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方针。
“一国两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任领导人dp为了实现中国统一的目标而创造的方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主要方针,也是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所采用的制度。
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扩展资料:
“一国两制”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
这个构想的提出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1979年1月底至2月初,dp在应邀访美期间强调,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
如果两岸能够实现统一,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1981年8月,dp在会见台湾、香港知名人士时指出:“我们要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但是也不能排除在某种情况下被迫使用武力。
即使使用武力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台湾的现状也可以不变。
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一个区,还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dp思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00页。
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yj发表谈话,就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问题提出九条方针。
此后不久,dp首次用“一国两制”的概念对上述方针加以确认。
他指出,九条方针“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两种制度是可以允许的”。
“国家的统一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愿望。
这不仅有利于子孙后代,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也是一件大事。”
1983年6月,dp同志指出,我们不赞成台湾“完全自治”的提法。
“完全自治”就是“两个中国”,而不是一个中国。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
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
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
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
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
中央政府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
1984年7月又指出:“我很有信心,‘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能够行得通的。
这件事情会在国际上引起很好的反应,而且为世界各国提供国家间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一个范例。
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也考虑到解决国际争端应该采取什么办法。”
“一国两制”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
这个构想的提出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1979年1月底至2月初,dp在应邀访美期间强调,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
如果两岸能够实现统一,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1981年8月,dp在会见台湾、香港知名人士时指出:“我们要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但是也不能排除在某种情况下被迫使用武力。
即使使用武力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台湾的现状也可以不变。
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一个区,还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
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yj发表谈话,就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问题提出九条方针。
此后不久,dp首次用“一国两制”的概念对上述方针加以确认。
他指出,九条方针“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两种制度是可以允许的”。
“国家的统一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愿望。
这不仅有利于子孙后代,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也是一件大事。”
1983年6月,dp同志指出,我们不赞成台湾“完全自治”的提法。
“完全自治”就是“两个中国”,而不是一个中国。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dp同志首先提出这个伟大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