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是如何一步一步夺权的 曹魏帝国的灭亡:司马懿为什么能夺取曹魏大权?
曹魏帝国的灭亡:司马懿为什么能夺取曹魏大权?
一、曹爽与司马懿共同辅政
魏明帝曹币残砻挥邢氲阶约夯嵩谌十多岁时就死掉,所以他在后事的安排上本身就是缺乏周密性。他在当皇帝的时间内没有积极培养皇族子弟,没有帮助皇族子弟逐步剥夺军政大佬们的权力。直到快死之时,却妄想通过一纸诏书,用所谓的辅政名单让皇族成员控制帝国主要军政大权,他也把他那一纸诏书想得太了不起了。于是魏明帝最初拟定的辅政名单,自然而然的遭到了被否定的命运。
对于这种结果,许多人充满了遗憾之情。因为在他们看来,假如这个辅政名单能变成现实,那司马家族就无法篡夺曹魏政权了。但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大约忘了一个事实,在皇族势力衰弱、豪门势力巨大的背景下,这份辅政名单如果变成现实,恐怕只是使皇族与豪门之间的矛盾提前激化罢了。在这种背景下,魏明帝自然就得重新拟定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辅政名单。这个辅政名单,必须得体现着皇族的利益,也得体现着各大豪门的利益。于是皇族只派出一个代表当辅政大臣,但因为他是代表着皇族的利益,所以他必须得当帝国首席执政官。在这种背景下,曹爽做为一个皇族的幸运儿遂一步登天了。
一方面出于政治的平衡术,所以皇帝需要再选一个辅政大臣牵制曹爽。另一方面因为曹爽并没有过人的才能、威望、资历,所以皇帝需要选一个辅政大臣协助曹爽工作。这个辅政大臣应该选谁呢?显然不能再从皇族中选取了;既然如此,那这个辅政大臣自然就只能是司马懿了;因为帝国内再也没有一个人的资历、威望能与司马懿相提并论了;因为司马懿在13年前,就曾给魏明帝当过辅政大臣。但魏明帝对司马懿显然怀有一种无可去除的戒心。这绝不是因为司马懿的所作所为值得他怀疑。事实上,司马懿此前的所有行为,都也符合人臣的典范,换而言之他是帝国的栋梁,做事又完全循规蹈矩。
一切仅仅是因为,司马懿所代表的力量实在太大了。司马懿的兄弟子侄人数众多、影响巨大;仅从司马家族的影响来说,就足以让皇帝不敢放心任用。司马懿历任务军政要职,其人脉之深恐怕足可以深入到帝国任何一个角落。这种势力与影响,加上其家族的影响,更让皇帝一百个不放心了。
问题是,既然清一色的皇族成员辅政方案无法实施,那选一个军政元老辅政,不选择司马懿又能选谁呢?因为帝国现在实在没有一个人能与司马懿相提并论了。已知生命无多的魏明帝,显然已无力做更多的选择了。于是他只有接受了曹爽与司马懿辅政的名单。
二、魏明帝对刘备的模仿
面对这种难以更改的事实,魏明帝只有在临死前再演一场感人的大戏了。当司马懿来到他面前之时,病卧在床魏明帝对司马懿说:“我一直忍着这口气,就是想等你回来,现在你回来了,我终于可以放心了。”说完后魏明帝让自己儿子搂着司马懿的脖子说:“我把我儿子托付给你了。”
真是一场感人至深的大戏,但他显然只是一场感人至深的戏罢了。因为魏明帝最初根本没有打算把自己儿子托付给司马懿,更主要的是,后来魏明帝也是让才能、威望都很一般的曹爽位居司马懿之上了。
不过这一切,我们实在并不应该去太计较;因为在政治场上,从古到今都是由各种或真或假的表演构成。一个皇帝能这样对一个臣子,即使是在做戏,对臣子来说也是一种了不起的荣誉。所以司马懿说了:“您小的时候,先皇也曾把您托负给了我;我从没有辜负过先皇的嘱托;现在您把自己儿子托付给我,我也绝不会让辜负您的嘱托。”
那一年是公元239年。
司马懿能成为诸葛亮吗?也许能!问题是:魏明帝显然不是刘备;先皇不是刘备,而奢求臣子象诸葛亮,那实在是一种奢求了。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刘备在临死前,也是对诸葛亮玩了一大堆虚伪的信任;最后却让一个草包皇亲凌驾于诸葛亮之上,而这个草包皇亲还一个劲的排挤诸葛亮。那诸葛亮又该怎样办呢?如果诸葛亮不变成司马懿,那就只能从政治舞台上渐渐消失影响了。
三、魏明帝为什么不能成为刘备
刘备在托孤之时,对诸葛亮也是玩了一大堆虚伪的信任。但不管怎么说,刘备最终显然是让诸葛亮成为帝国第一执政官,全权代表后主刘禅管理帝国事务。魏明帝对司马懿玩了一大堆虚伪的信任之后,却是让一个草包皇亲凌驾于了司马懿之上,而这个草包皇亲更把司马懿排挤得一退再退。单从这件事的结果去看,我们的确可以说魏明帝缺乏刘备的胸怀。问题是历史显然不能这样简单的去看。
魏明帝的确不是刘备,问题是司马懿也不是诸葛亮。这绝不是说司马懿的人格、品德不如诸葛亮。一切仅仅是因为诸葛亮只是一个普通的官员,所以刘备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诸葛亮没有当乱臣贼子的实力。而司马懿不但是一个普通的官员,更是一个豪门的代表人物,也是一个潜在的军政集团首脑人物;这样一个人物自然有着足够的实力威胁皇权。

我们先从家族的背景分析司马懿与诸葛亮之间的区别。司马懿兄弟八人。除大哥司马朗早死外,其余七兄弟都也在帝国担任着各种职务,而司马懿与三弟司马孚更都是帝国举足轻重的实权人物。魏明帝死时,司马懿已59岁了,司马懿有九个儿子,这些儿子都已长大成人,并逐步走上政治舞台了。单看司马懿的兄弟、儿子,就足够称得上人多势众,如果加上司马懿的侄子们,再加上司马懿的其余亲戚,其家族的影响实在足以称得上声势浩大了。
诸葛亮与此相比,实在可以称得上是单门独户、人丁稀少了。换而言之,司马懿在挑战皇权之时可以从家族内吸取到足够的力量,而诸葛亮显然缺乏这种背景。
我们再从履历上分析诸葛亮与司马懿的的差别。
诸葛亮从未独当一面的担任过军政要职;在刘备死前诸葛亮主要是刘备的助手身份存在。从这层意义上诸葛亮从没有机会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军政集团,而司马懿在魏明帝之时,征孟达、公孙渊、对抗诸葛亮,都是以独当一面的统帅身份存在着。虽然司马懿并不敢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军政集团,但这种履历加上他的资历,使司马懿想实现这种野心时自然有着太多的便利条件。
魏明帝自然不是刘备;而司马懿也绝不是诸葛亮。这绝不是源于他们的道德、能力,一切仅仅是源于他们所处于的背景不同罢了。
相关文章
- 司马懿是如何一步一步夺权的 如若他不死,司马懿就不敢夺权
- 司马懿是如何一步一步夺权的 司马家族夺权的时候,曹操的老部下,就没人站出来打抱不平吗
- 司马懿为什么能夺权成功 司马家族夺权之后曹氏爵位依旧存在 他们两次见证了司马氏的两次亡国
- 司马懿是如何一步一步夺权的 司馬懿奪權之後,連殺曹氏三族七千餘人,曹操的老部下都去哪了
- 司马懿篡夺曹魏 司马懿是如何一步步夺取曹魏江山的?
- 曹魏是怎么被司马夺权的 揭秘:司马家族是怎么一步一步夺权的?
- 司马懿是如何一步一步夺权的 司马懿夺权的原因是因为他活得久吗 真相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 新三国司马懿夺权哪一集 司马懿为了夺权隐忍,无奈被儿媳看出,只能将其杀害
- 司马懿篡夺曹魏 曹魏怎么灭亡的?司马懿如何夺取曹魏帝王宝座
- 曹魏全部武将 同样是篡位,为何曹魏代汉获得后世肯定,司马代魏却饱受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