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司马懿是如何一步一步夺权的 司馬懿奪權之後,連殺曹氏三族七千餘人,曹操的老部下都去哪了

火烧 2021-04-24 06:14:53 1055
司馬懿奪權之後,連殺曹氏三族七千餘人,曹操的老部下都去哪了 小說《三國演義》裏面,曾描寫曹操夢到過“三馬同食於槽”的場景,並讓他感到強烈的不安。不過當時他以爲三馬指的是馬騰父子,後來馬騰被他殺掉,馬超

司馬懿奪權之後,連殺曹氏三族七千餘人,曹操的老部下都去哪了  

小說《三國演義》裏面,曾描寫曹操夢到過“三馬同食於槽”的場景,並讓他感到強烈的不安。不過當時他以爲三馬指的是馬騰父子,後來馬騰被他殺掉,馬超被他打敗,這個夢給他帶來的擔憂自然也就不復存在了。

然而實際上,三馬另有所指,那就是司馬懿父子三人,正是這父子三人的接力,才讓曹氏政權一步步落入司馬氏的囊中,並最終奪取曹氏江山,正如同當年曹氏父子奪取劉氏江山一樣。

司馬氏能夠在曹魏專權,與一件突發事件大有聯繫,那就是高平陵之變。

這場事變,司馬懿成功地擊敗曹爽,從而奪取曹魏一切大權,成爲事實上的權臣,開啓了司馬氏在曹魏的專權之路。不僅如此,爲了鞏固家族地位,消除可能存在的隱患,司馬懿還在事變發生後,對曹魏宗室大加屠殺,前後牽扯共計七千餘人,可以說是非常慘烈的。

想當年曹操何等英雄,如今子孫後代卻落得這般下場,實在讓人唏噓不己。

不過也有人會發出疑問,那就是曹操當年有那麼多的忠心部下,怎麼這次事變發生後,就沒有一個老部下站出來爲曹氏效力呢?乍一看,這確實是個問題,畢竟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曹操可是很能拉攏人心的,對他忠心耿耿的部下,簡直不要太多,甚至主動爲他送命的都有不少。可爲什麼這些人在高平陵事變之時都噤聲了呢?

原因很簡單,因爲此時離曹操去世已經有近三十年時間了,曹操的那些老部下,也大多作古,如何還能夠站出來爲曹氏效力呢?

雖然沒有老部下爲曹氏效力,但司馬懿發動事變後,還是有許多曹魏大臣站出來反對的,典型的就是“淮南三叛”。

這三場叛亂,皆因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而引發,也可以看成是曹魏大臣試圖爲曹氏效力的佐證。只不過很可惜,三場叛皆被司馬氏平定,故而沒能阻止司馬氏篡奪曹魏江山之舉。

這三場叛亂的主角,其中有的就可以勉強算是曹操的老部下,比如王凌,早在曹操活着的時候,就在曹魏做官,但是當時的他,還沒資格接近權力中心,所以通常不會被大家認爲屬於曹操的老部下。不過從他的反叛行爲還是可以看出,曹氏並沒有完全失去民心,至少像王凌這樣的曹魏舊臣,還是願意爲曹氏赴湯蹈火的。

另一位叛亂主角文欽則是曹操當年的老部下文稷之子,他曾與毌丘儉一同起兵對抗司馬氏,可惜沒能成功。但是文欽的反叛行爲,也算是對曹操老部下坐視不管高平陵之變的另類駁斥,雖然老部下們都已作古,可是他們的後代,還是有人站了出來,後人代替出頭,與曹操的老部下親自出手也是沒有什麼分別的。

至於淮南三叛中的最後一位主角諸葛誕,那就真與曹操老部下扯不上聯繫了,此人史書中出場很晚,可能與曹操完全沒有過接觸。

可即便如此,因高平陵之變而引發的三場叛亂,至少有兩場,是與曹操當年的老部下有關的。比如王凌可以勉強算是曹操當年的老部下,而文欽則是當年的一位老部下文稷的兒子。只不過,這三場叛亂皆以失敗告終,以至於沒能在歷史上留下多重的筆墨。

不然的話,倘若王凌或者文欽成功擊敗司馬氏,幫助曹氏重新奪回政權,那情況肯定就不一樣了,後世之人,肯定也就不會去指責曹操的老部下如何絕情了。

參考資料:

《三國演義》等

司马懿是如何一步一步夺权的 司馬懿奪權之後,連殺曹氏三族七千餘人,曹操的老部下都去哪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