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战俘 对越反击战,中越交换战俘,越军战俘释放前,做了一反常举动
对越反击战,中越交换战俘,越军战俘释放前,做了一反常举动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从2月17日解放军入越参战到3月16日全部撤回国内,这场自卫反击战仅仅持续一个月,战期较短,但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
这前后一个月的战役,解放军先后有22.5万正规军参战,加上后勤、民兵等,总参战兵力突破50万。从战后伤亡来看,我军伤亡约2.7万人,越军总伤亡在10万人以上。
那么,除了伤亡人数外,双方所俘虏的对方战俘又分别是多少呢?
越军被俘2173人,其中广西方向被俘1325人,云南方向被俘848人,实际收容1636名;解放军被俘239人,其中有202人来自50军150师448团。可见,我军的被俘人员是很少的,除了448团比较复杂外,其余37人都是在重伤昏迷,丧失行动能力下被俘的。
我军战俘少的原因,主要有2点:一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中,一直有“誓死不做俘虏”的英雄血性在,做俘虏被认为是可耻的行为。二是越军对待俘虏比较残忍、非人道,会使用各种手段折磨俘虏,因此我军战士会自发携带“光荣弹”,就是为了被俘时,能做到与敌同归于尽。
越军为何被俘的多呢?也有几点原因:一是解放军历来传统是优待俘虏,对待俘虏往往比我们自己人吃的用的更好,让部分越军宁可被俘,也不想被击毙。其次越军也没有我们文化中“士可杀不可辱”的传统在,打不过就跑,跑不了被抓也不会有什么愧疚感。当然了,他们中也有是重伤被俘的。
对越反击战结束后,中越双方开始着手交换战俘,时间发生在1979年5月21日,由于越方俘虏较多,换俘进行多次。换俘现场,聚集了众多媒体记者,从一个现象可以看出当时各方阵营对这次战役的态度。
越南一方媒体主要是来自苏联、东欧等国,而我方一侧主要是欧美等国。另外从双方战俘营出来的士兵形象也能看出,哪方对待战俘更好了。
当时,我军给越军战俘,每人都换上了解放军的新军装,梳洗干干净净,还赠送了茶杯、毛巾等礼物,越军俘虏各个精神焕发,红光满面,可见在战俘营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反观我军被俘战士,各个蓬头垢面,有的甚至连衣服都破的不能再破了,身上还有伤,他们在越军战俘营遭受的屈辱都写在脸上。交换战俘后,我军很多战士都是激动的相拥而泣,不敢相信真的回到了祖国,有些人就地脱掉了越南人的衣服,跑回了国内。相比我军回国战士的激动,越军即将被释放的很多战俘就显得很失落了。

虽然他们此时穿的光鲜,又有礼物,但对即将回到越南,反而表现不出一点喜悦之情。当着国际媒体的面,越军军官看着越南战俘大包小包的往回拿东西,觉得很没面子,命令他们把东西全丢了,可越军战俘没一个听得,有的人东西被扔了,又捡了回来。
当然了,还有些越南战俘的举动更加反常,蹲下来嚎啕大哭,不愿回到越南,希望能继续留在中国,这在当时的情况,也是不可能的。从对越反击战交换战俘来说,大国与小国一目了然,这也是为啥咱们能成为大国,打下这么大的领土,因为懂得包容,收复人心比动用武力更靠谱,也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