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盗食什么什么成语 成語: 開門延盜
成語: 開門延盜 成語簡解 編號: 2739成語: 開門延盜注音: ㄎㄞ ㄇㄣˊ |ㄢˊ ㄉㄠˋ漢語拼音: kāi mé yá dào參考詞語: 開門揖盜釋義: 義參「開門揖盜」。見「開門揖盜」條。E
成語: 開門延盜
成語簡解 編號: 2739成語: 開門延盜注音: ㄎㄞ ㄇㄣˊ |ㄢˊ ㄉㄠˋ漢語拼音: kāi mén yán dào參考詞語: 開門揖盜釋義: 義參「開門揖盜」。見「開門揖盜」條。Emoji符號: 延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開門延盜”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此處所列為「開門揖盜」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載,三國之時,孫策率軍渡江,平定了江東之地,後來在一次戰役中,不慎中箭,傷重不治,臨死之前,他將軍國大事全部交付其弟孫權。孫權因為兄長死去之事,非常地難過,忙於治喪之事,而忽略了軍國大事。長史張昭看到了這種情形,就勸他說︰「當今世間戰亂頻仍,像豺狼般的亂賊滿道,雖然你為了去世的兄長治喪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在這樣的非常時刻,你仍只顧遵守禮制,不管國家大事,就好像把門打開,請盜賊進到家中,必然會招來禍患,實在不是明智之舉啊!」孫權聽從了張昭的建議,便脫掉喪服,換上軍裝,前往巡視軍隊。後來「開門揖盜」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引進壞人,自招禍患。典源: 此處所列為「開門揖盜」之典源,提供參考。《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五年,策薨1>,以事授權2>,權哭未及息。策長史3>張昭謂權曰:「孝廉4>,此寧哭時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師5>,非欲違父,時不得行也。況今姦宄6>競逐,豺狼滿道,乃欲哀親戚,顧禮制,是猶開門而揖盜,未可以為仁也。」乃改易權服,扶令上馬,使出巡軍7>。 〔注解〕 (1)策薨:策,指孫策(西元175∼200),字伯符,吳郡富春人。三國時吳主孫權之兄。父堅戰死,策整軍渡江,所向皆破,遂定江東之地,後中箭傷重而卒。權稱帝後,追諡長沙桓王。薨,音ㄏㄨㄥ,古代諸侯或大官死亡稱為「薨」。 (2)權:孫權(西元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人。繼兄策之後,據有江東,與漢、魏對峙,成三分之業,後稱帝建業,國號吳,在位三十一年。卒諡大皇帝,簡稱為「大皇」。世稱吳大帝。 (3)長史:職官名。漢代丞相和將軍皆設有長史官,相當於現在的祕書長或幕僚長。 (4)孝廉:指孫權。漢時有薦舉「善事父母,為人清潔有廉隅者」為官的制度,稱為「舉孝廉」,「孝廉」的地位相當於明清時代的「舉人」,孫權十五歲時,曾獲薦舉,因此張昭稱他為孝廉。 (5)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師:周公(?∼西元前1105)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輔佐武王伐紂,封於魯。武王崩,又佐成王攝政,東征平定三監之亂,滅五十國,奠定東南,歸而制禮作樂,天下大治。伯禽,西周魯國國君,生卒年不詳,周公長子。成王以商奄之地及殷民六族封伯禽,國號魯,都曲阜,在位時曾輔成王,率軍征淮夷、徐戎。傳說周公制禮作樂,禮制中規定凡有親人亡故,必須立即放下工作服喪,周公死時,適逢戎人作亂,伯禽家中雖有喪事,卻仍立即出征與戎人作戰,並未遵守喪制。 (6)姦宄:犯法作亂的人。宄,音ㄍㄨㄟˇ。 (7)巡軍:巡視軍隊。書證: 01.明.王濟《君子堂日詢手鏡》:「檳榔善墜,惟瘴氣者可服,否則能病真氣,有開門延盜之患。」 02.清.魏源《魏源集.補錄.籌海篇一.議守上》:「所謂誘賊入內河者,謂兵、砲、地雷,水陸埋伏,如設阱以待虎,設罾以待魚,必能制其死命而後縱其入險,非開門延盜之謂也。」 成語接龍“盜”字開頭的成語
盜名欺世盜鐘掩耳“開”字結尾的成語
茅塞頓開異想天開笑逐顏開喜逐顏開喜笑顏開心花怒開奇想天開生面獨開愁眉不開喜動顏開目睜口開“開”字開頭的成語
開門見山開誠布公開門揖盜開卷有益開源節流開宗明義開卷有得開門延盜開門納寇開門納狼開門納賊開布誠信開茅塞“盜”字結尾的成語

開門揖盜雞鳴狗盜開門延盜 參考鏈接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開門延盜”分成的單字詳解:
開, 門, 延, 盜。
很赞哦!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