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秩序
-
程兆奇:中国社会对东京审判的认知(1946—1948)
文章探讨1946-1948年中国社会对东京审判的认知演变,从期待到疑虑与失望,分析其对战后国际秩序及日本政治转型的影响,聚焦审判意义与民众反应。
日本侵略 中国社会 东京审判 战犯审判 认知变化 战后秩序 -
圣地踏出英招山 圣人踏英招山是什么意思啊?
圣人踏英招山是什么意思啊? 圣帝踏出英招山:圣帝就是指md,英招山一说是韶山,因为英招山即音召山即韶山,一说是井冈山。圣帝踏出英招山出自《黑山老妖》,《黑山老妖》是梦入神机著网络,主要讲述了小说王钟是
安倍政权政策 战后右翼政治 战后秩序 -
捍卫《波茨坦公告》的现实意义
《波茨坦公告》作为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文件,对日本军国主义进行彻底清算,限制其战争权利,维护东亚及全球和平稳定。捍卫该公告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确保历史教训不被遗忘。
波茨坦公告 日本军国主义 现实意义 战争罪犯 战后秩序 战后和平 -
安倍再露马脚 曾称赞东条英机舍身取义
安倍晋三以自民党总裁名义向靖国神社战犯致悼文,称赞其为舍身取义的国家柱础,引发争议。此举挑战战后秩序,为军国主义翻案,凸显其右倾倾向。
军国主义 靖国神社 安倍晋三 战后秩序 赞扬战犯 东条英机 -
中国驻德大使发表署名文章《日本严重损害和平》
中国驻德大使在德国媒体发表文章,批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损害和平与战后秩序,强调日本应正视历史责任,与德国形成鲜明对比。
侵略历史 战争责任 日本靖国神社 战后秩序 中国驻德大使 战争索赔 -
《开罗宣言》规范战后秩序
1943年美英中三国在开罗召开会议,讨论战后日本处置及亚洲民族问题,奠定战后秩序基础,涉及日本赔偿、领土归还及中美合作等关键议题。
波茨坦公告 日本投降 开罗宣言 战后秩序 美英中三国会议 亚洲民族解放